朱元璋的一字之巧 明朝皇帝和老百姓如何共存

2023-10-25 12:40:02 字數 2888 閱讀 8574

前言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其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经过多年的起义战争,终于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建立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他也是一个极为重视礼法和避讳的君主,他规定了明朝的国姓为“朱”,并且禁止百姓和**在言语和文字中触犯他和他的祖先的姓名和庙讳。这样一来,就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尤其是那些从事杀猪卖肉这一行业的人。

因为“猪”这个字与“朱”这个姓氏谐音,如果不小心说出或写出“杀猪”这两个字,就可能触怒皇帝,招致杀身之祸。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要杀猪咋办呢?朱元璋又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中寻找答案,并**其中的历史意义。

正文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明朝时期,杀猪卖肉是不是一种普遍的行业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明实录》等史料记载,明朝时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也不高,大多数老百姓很少吃肉,更别提吃猪肉了。

而且,在明朝初期,由于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一系列严厉的法令和政策,限制了商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物价**,民生困顿。在这样的环境下,杀猪卖肉更是难以为继。

所以,在明朝时期,杀猪卖肉并不是一种普遍的行业,而是一种边缘化和低下的行业。那些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在社会上也没有什么地位和尊严。

其次,我们要知道,在明朝时期,“猪”这个字并不是唯一的称呼方式。在古代汉语中,“猪”有很多别称,比如“豕”、“彘”、“豚”、“豨”等等。这些别称在官方文书中比较常见,在民间也有使用。

而且,在某些地区或者某些时期,“猪”还有一些特殊的称呼方式。比如,在江南地区,“猪”又叫“黑面郎”,在明代中后期,“猪”又被称为“万三蹄膀”。这些特殊的称呼方式都与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有关。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

黑面郎”这个称呼,是源于明朝初期的一位名叫李善长的大臣。李善长是朱元璋的幕僚,也是他的老师。他曾经给朱元璋出过很多好主意,帮助他平定天下。他还是一个文人雅士,喜欢写诗作文。

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一句:“黑面郎君白面妇,夫妻相对两无言。”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他和他的妻子都很忙碌,没有时间说话,就像一对黑白相间的猪一样。这首诗被人传唱开来,就成了“黑面郎”的代名词。后来,江南地区的人就用“黑面郎”来称呼猪,以示对李善长的敬重和避讳。

万三蹄膀”这个称呼,是源于明朝初期的一位名叫沈万三的富商。沈万三是明朝初期最富有的人之一,他曾经资助过朱元璋的起义军,也曾经修建过南京城墙。他还是一个好客之人,喜欢请客吃饭。有一次,他请朱元璋到他家做客,给他准备了一道猪蹄膀的菜肴。

朱元璋看到这道菜,心里不高兴,因为他觉得沈万三太招摇了,而且这道菜也不符合礼法。于是他故意问沈万三这道菜叫什么名字。沈万三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就灵机一动,说这道菜叫“万三蹄膀”。这样既避开了“猪”字,又显示了自己的谦虚。

朱元璋听了也没话说了,就吃了起来。后来,““万三蹄膀”这个称呼就传开了,成了明朝初期的一个风俗。每逢朱元璋的生日或者节日,沈万三都会给他送上一只猪蹄膀,以示尊敬和感谢。

朱元璋也不再生气,反而觉得沈万三是一个聪明而忠诚的人,就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信。沈万三也因此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成为了明朝最有权势的商人之一。

这个故事虽然有趣,但是也反映了明朝初期的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皇帝和老百姓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咋办?按照古代的礼法,杀猪是一件大事,要先祭祀祖先,然后才能动刀。

但是如果皇帝和老百姓都姓朱,那么杀猪就相当于伤害了皇帝的祖先,这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如果被皇帝知道了,可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那么老百姓怎么办呢?难道就不能吃猪肉了吗?

其实,明朝初期的老百姓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而放弃吃猪肉。他们有自己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种办法是改变猪的名字,不再叫“猪”,而叫“豕”或者“豚”。这样就避开了“猪”字,也就不会触犯皇帝的忌讳了。另一种办法是改变自己的姓氏,不再叫“朱”,而叫“竹”或者“祝”。这样就与皇帝区分开了,也就不会被认为是皇帝的亲戚了。

但是这些办法都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只是暂时的应对措施。真正的解决办法是由朱元璋自己提出来的。他在建立明朝之后,为了统一全国的姓氏制度,下令规定所有人都要按照《百家姓》中的规范来写自己的姓氏。

百家姓》是一本收录了中国历史上常见姓氏的书籍,其中有一条规定是:“凡以木为姓者,其字必从竹。”这意味着所有以木为姓氏的人,比如李、林、柯等等,在写自己名字时,都要用竹字旁来表示。

而朱元璋就把自己的姓氏也纳入了这个范围,他说:“我也以木为姓。”于是他就把自己名字中的“朱”字改成了“竹”字旁,并且要求所有跟他同姓的人都要跟着改。这样一来,他就把自己和老百姓区分开了,并且也给老百姓留下了一个可以杀猪吃肉的空间。

这就是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咋办?朱元璋仅改了一字巧妙解决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的智慧和气度,也可以了解到明朝初期的社会风俗和礼法。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一些有趣的历史知识。谢谢你的阅读。

明朝皇帝朱元璋,残暴传说之谜解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其草根出身和严酷治国手段而备受争议。近日,有关他与宫女之间的荒谬故事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在考虑这些传说的可信度时,我们必须以历史为镜,传说背后的真相。首先,提到朱元璋对待太监的严厉态度,这并非空穴来风。他的严格禁止太监干政的规定在当时极为严苛,然而后世对他残暴态度的描绘可能过于片面...

朱元璋的铁腕统治 明朝开国皇帝的残忍之道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被历史视为伟大的君主,但他的统治方式却有着残酷的一面。在明朝初建之际,朱元璋的个性残暴和铁腕手段展现无疑,甚至对自己昔日的兄弟 开国功臣也绝不心软。其中,蓝玉案成为了一段充满血腥和政治权谋的历史篇章。蓝玉,是明朝开国名将,英勇善战,多次立下战功。他是太子朱标的太子妃舅父,因此一直...

朱元璋召开明朝皇帝“家庭会议” 不孝子孙争相认错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不同寻常的场景,但也有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瞬间。今天,我们带您回到明朝时代,目睹了一场罕见的家庭聚会,由明太祖朱元璋主持。这次会议可不是一般的家庭聚会,而是朱元璋召集了明朝历代皇帝,而且不是为了庆生,而是因为 不孝子孙 们闯了祸,他们争相认错,一时气氛紧张又滑稽。一脉皇帝齐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