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刚进北平,防弹车就“不翼而飞”,周恩来大怒 太不像话了

2023-10-22 22:25:22 字數 7735 閱讀 2925

2023年9月8日,中共“九月会议”召开,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代表最多的一次会议。会议上,**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认为从2023年7月开始,只要五年就能将国民党政权推翻。

在这一时间,沈钧儒等民主人士陆续来到哈尔滨,并在10月份召开了3次会议,此会议为新的政协会议筹备提供了经验。当时**也指示东北局以及民主人士,做好在哈尔滨筹备政协会议的计划。

当时的哈尔滨作为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也是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的聚集地,还是首都的备选之地。毕竟当时哈尔滨离苏联非常近,可快速获得苏联老大哥的帮助,因此**才准备在此建设新中国。

其实早在日军投降后,**就想在哈尔滨驻扎,因内战打响才不了了之。2023年延安被攻破后,东北局曾建议**迁至东北。主席回电称:“*要留在关内才行,我不能离开。”

九月会议”关于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猜测还是很保守的,2个月后,**就断定,只要一年时间就可彻底打倒国民反动政权。

2023年11月,东野发动了对天津的层层包围,从而让北平成为了孤城,不过因考虑北平有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平解放是最好的方式。

对于北平这座名城,**对其并不陌生,在他的青年时代,为了寻求救助中国的道路,先后两次来到北平,一次是2023年8月,一次是2023年12月。

2023年“九月会议”期间,主席就有了“和平解放北平”的构想。当时他和山西战场的***进行交流,听闻阎锡山不愿意放弃太原,说道:“这太原怕是要一定得打了,不过北平最好别打!”

紧接着,主席又说:“北平不打,今后就可以作为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没想一年不到,**的话就实现了。

不过“北平打不打”并不是解放军说的算的,和平解放与否,还要看傅作义的态度。

**回忆称:“当时我和***讨论了解放北平的方式,我们认为,北平是历史名城、文化古都,不能让其遭受战火,最好和平解放北平。如果**定都北平,打出了一片废墟,到时大家也居住地方都没有。”

之后,**发布了一封电报,希望能和平解放北平,得到了**的同意和认可,这之后我党为了劝说傅作义,做了很多的努力。

地下党员从多方面渗透,做通傅作义的思想工作,甚至还拉出了傅作义女儿傅冬菊,让其做通父亲的思想工作。

此时的傅作义已经骑虎难下,东野大军虎视眈眈,自己的军队也被困在一方,他知道正面抗击已不是解放军对手。听闻女儿傅冬菊的劝告后,他点了点头,称:“可以考虑解放北平。”

只是,傅作义依旧心存侥幸心理,还想要和我党讨价还价,不想过早投入人民的怀抱。为此,我党为了断掉傅作义的幻想,于2023年12月22日解放张家口,又用了二十九个小时解放天津。

消息一个又一个传来,傅作义的心彻底寒了,每天忧心忡忡,难以入睡,看着解放军节节高歌,再看看自己身边没有多少筹码,他不知该不该起义投诚。

当时,傅身边的幕僚们也在劝他早日和谈,而徐悲鸿、马衡等知名学者也好言相劝,希望他考虑北平二百万百姓的人身安全,也要保护古都文物,别背负千古罪人的骂名。

在各方的劝导下,傅作义终于选择和中共和谈。2023年1月6日,傅作义主力军35军遭全歼,平津战役结果已定。傅见状,连忙派出周北峰等人和我党代表和谈,双方签订了《会谈纪要》。

2023年1月14日,解放军发起了对天津的总攻,傅作义见状彻底死心,再次派出代表和谈并于16日签订了“初步协议”。1月21日,傅作义正式宣布“北平和平解放”,国民党军队愿意接受改编。

2023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接防具体事务,就此北平和平解放。中午12点半,解放军从西门进入城区,百姓们夹道相逢,他们拿着彩旗兴高采烈,欢呼:“庆祝北平解放!”

主席也十分高兴,他指出:“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全国打出来的!”

当时**在西柏坡办公,从2023年2月份时就筹备着进入北平,并成立了**转移委员会,由***任弼时、杨尚昆负责。

2023年3月,各战区的首长纷纷抵达西柏坡,他们先是乘坐火车到达石家庄下车,再乘坐汽车到达西柏坡,此次相会,大家都十分兴奋。毕竟战乱多年,各大军区首长很难有机会碰上几面,更难得这么多人聚在一起。

同时,此时国内的战争形势基本已定,三大战役歼灭了**一百五十万主力军,半个中国解放,要不了多久必然可以解放全国,因此这次见面大家的心情也不一样了。

很快,第7届二中全会召开,此次会议中,**心情也十分愉悦,穿上了崭新的棉衣,在大家的注视下,微笑走上会场。

在会议中,主席在党的对外工作方面进行了多个规划,并指出今后工作将转移到城市建设上。最后,他提出在北平定都的建议,并和各位代表进行了广泛讨论。

**称:“我们希望4月或5月能够拿下南京,到时候在北平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并组建联合**,在北平定都。”

其实早在2023年1月,主席就和王稼祥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他说:“共产党应该在**定都?历朝历代不就选在开封或西安,南京或北平,我们应选择在什么地方定都?”

王稼祥听了后,很是谨慎地说道:“就我来看,南京作为国民党的首都,尽管虎踞龙盘,地理位置险要,但只要熟知历史就明白,在南京建都的都是短命王朝。

当然,作为共产党人,说起历史宿命论不是太恰当,我们不能信这一套。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南京距离东南沿海比较近,从国际局势俩看,这并不是好事,因此最好别在南京定都。”

再看看西安,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它太靠西了,如今中国疆域大大扩张,长城都是我国的腹地,因此西安在地理上已不再是中心,如此来看,选择在西安也不是太恰当。”

黄河经济区的洛阳、开封等古都,尽管历史文化烙印浓重,但经济落后的局面一时半会很难改变,再加上黄河水患以及交通问题,这也是一大缺陷,无法作为京都对待。”

**听了后,点点头,笑问:“你认为在**定都最合适呢?”

王稼祥说:“北平是最合适的,这里是扼守关内以及东北的纽带,其战略位置比较突出,也是中国命脉之地。同时,它又毗邻苏联以及蒙古,不会有战争忧患。更何况,北平还是明清首都,老百姓从心理上的认同度更高。”

**笑着说:“你的分析确实有道理,正合我意。老蒋将国都定在南京,靠的是江浙资本家,我们将国都放在北平,我们要靠广大劳动人民和工人阶级。”

而在7届二中全会上,主席说:“*进入北平是一件大事,其政治意义非常重大,这也是党和人民军队在历史上有意义的事情,务必要策划周到。”

*进入北平的行动由***负责,杨尚昆、任弼时协助,在一致研究下,**决定在3月23日从西柏坡出发。

早在2月份时,**于坚等领导干部就进入北平,对那些敌特进行抓捕,并清理了那些土匪和恶霸。当时北平的金融市场混乱一堂,北平军管会也加大了对扰乱金融的贩子和敌特进行抓捕。

当时北平的垃圾也到处都是,就连天安门广场也已杂草丛生,顺城街的垃圾比城墙还高。自日本占领北平后,北平的垃圾就在一直积累中,到了2023年时,城内的垃圾已高达六十万吨以上。

2月12日,各界人士在天安门旁集会,这一天刚好是元宵节,本应该是欢乐的气息,不过天安门城楼味道很大,脚底下的鸽子粪更是积存了厚厚一层。

城楼上方,**喊道:“消灭一切混乱!”在他的指示下,整个北平开始了垃圾清理战,此次清理工作一直持续到2023年3月,六十多万吨垃圾被彻底清空。

垃圾清理的同时,**的搬家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出发前,主席来到警卫班,说:“马上我们就要搬新家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大家纷纷点头,表示早已准备就绪。

主席对其进行了称赞鼓励,并嘱咐道:“我们进城并非是享福的,主要是为了革命事业,一定要努力奋斗,要能为人民服务才好。”

除了进行思想工作,其他方面也要提前准备好,很多战士们不会使用**,不会用抽水马桶、自来水,也不晓得看红绿灯。为了让他们适应,**专门进行常识性教育。

不过当时北平卧虎藏龙,很多**敌特潜伏在百姓人群中,一切都要万分小心。在一致讨论下,**认为直接驻扎在城内有风险,决定将香山作为进京的第一站。

2023年3月22日,这一晚主席很兴奋,一直到凌晨3-4点才熟睡。在这前,他一直在窗前沉思。**见状,让警卫员别及早喊主席起来,让他多睡上几个钟头。

23日早上,机关大院里围满了人,每个人都异常激动,但一直没看到主席身影。秘书叶子龙以为主席还在熟睡,到了房间才知道他正躺在椅子上看书。

快到了出发时间了,叶子龙才打搅主席,说:“主席,大家都做好准备了,要出发了!”主席起来,将书拿给了叶子龙,让其带在身上。

那这是什么书呢?能让主席如此重视?叶子龙后来说道:“这是郭沫若写的书,名为《甲申三百年祭》,主席曾多次提起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开始安逸享乐、生活腐化,以至于被清军赶出的故事。主席此时翻看这本书,就是要告诫自己,革命尚未成功,进京后不能骄傲自大,不能学李闯王。”

上车前,主席对周公说道:“今天是进京赶考的好日子啊!”周公说:“希望我们都能考出好成绩,别被退回来了。”

主席笑道:“退回来可就失败了,我们一定不能学李自成,要考出好成绩。”

说完后,主席就走上了美式吉普车,他全副武装,戴上口罩、眼镜,穿上雨衣,并非是怕被敌人特务发现,也不是怕被老乡识别出来。主要是沿途都是土路,车子所到之处尘土飞扬,主席所乘坐的车子是第2辆。

尽管和第一辆车的距离很长,但吉普车上依旧落满了尘土,因此***才用上那些东西挡住,这样就不会吸着“尘土”。

第一辆车是警卫车,第三辆也是警卫车,以保护主席的人身安全。在这之后还有八辆汽车,均是**级领导人。

而**警卫团步兵排、手枪连则是乘坐在五辆卡车之上,并跟在队伍后面。

车子离开了西柏坡后,沿途是绿意盎然的平原地带,**摘下眼镜,眯起了眼睛,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他转头问身边的警卫员:“你们还记得这是第几次行动吗?”警卫员肯定地点头,说道:“2023年3月18日我们离开延安。去年3月22日,我们东渡黄河。”

**满意地点点头,说道:“确实,3年里,3次大行动都是在三月份,那明年三月份如何?”战士们说:“明年3月,我们一定解放全国了!”

主席听了后笑了,说:“对啊,等全国都解放了,我就不需要再进行搬家了!”说完后,车上的人都笑了起来。

突然间,主席听到后面车子正在按喇叭,连忙让司机师傅停车,这才了解到后面的车子掉队了,没有跟上来。

远处一个战士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主席问:“后面车子怎么了?”战士说:“周副主席说等一下,**的车子翻了!”主席听了后急了,连忙说道:“怎么样啊?人伤到没有?”

因战士说不清,主席让警卫员过去了解情况。很快,警卫战士前来汇报:“主席,吉普车已经被拉上来了,人没受伤,不过孩子受到惊吓,一切还好。”

原来,因**机关多日来忙着搬家,调来了不少汽车,将乡村道路压得都是坑。那些大坑,卡车可以直接过去,但小车就比较困难了。

出发前,周副主席说道:“一定要注意安全,车子别开太快,安全第一。”

不过车子前进时,再次遇到了一次麻烦,任弼时的车子被卡在山坡上,差点翻沟里。车上的人不少,包括保健医生任玉洪也在这里。司机比较专业,连忙熄火,跳下车进行维修,很快就将车轮修理好了。

原计划当天能到达保定,但因2次翻车误了时间,只好在淑闾村住了一晚上。第二天继续前行,中午来到了保定,开向了党委机关大院。

大家看这么多车子,纷纷前来看热闹。省公安厅人员请示:“要不要禁止行人通过?”周副主席听了后,说:“安全工作是关键,一定要布置好,但别净街,别影响商铺营业,也别限制百姓的自由,要把交通秩序搞好。”

一行人休息了会后,再次向前出发,然而到了涿县时,城门紧紧封闭,不管警卫员如何沟通,哨兵一直不让行,说:“没有领导命令,一律不能开门,就算***来了也不行。”

主席听了后反而笑了,说:“不急,咱们再等等!”等了好一会儿,涿县县委同志才赶了过来,让哨兵开了城门。

主席一行人在这里休整了一会儿,北平市长***打来,说:“请主席和**首长今晚坐火车到北平,明天有阅兵仪式,各界人士都会参加。”

天黑了后,**等人乘坐火车来到了涿县,当时***正和同志们讨论怎么接管城市。**到了后,说:“主席,我已为你安排去往北平的行程,我们先坐火车,在清华园火车站下车,再乘坐汽车去颐和园,睡上午觉,下午去往西苑机场进行阅兵。”

凌晨两点,**等人乘坐火车赶往北平。按照约定,**首长在清华园火车站下车,**机关在西直门火车站下车。

为了保护首长的安全,**社会部便衣队负责两个车站的警戒工作,李克农还亲自查看部署如何,确保万无一失。

原本,火车只要2个小时就可到达清华园,因路上出了一些情况,一直到天亮才赶到。当时北平这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很是着急。

李克农说道:“不知道路上出了什么事情,一直联系不上,不如将前门火车站也部署一下,万一情况有变,首长在这里下车呢?”就这样,公安处治安科科长又火速派人来到前门站台部署。

不过好在有惊无险,**和其他首长如约在清华园下车。其实,当时为了避免老蒋派飞机轰炸,李克农他们也讨论了两个方案,在清华园站停放一列车,一旦事情有变,那就启动备用火车送往山区。

等到新华社宣布***平安抵达北平的消息,老蒋听后生出闷气:“我们的情报都干什么吃了,这都不知道!”

到了北平后,公安局秘书长刘进中负责对主席的保卫工作,在主席和**首长的乘车问题上,刘进中在前一天就已派手下袁泽对部队会开车的三十个人进行审查,并选出了八名最靠谱的司机。

给主席开车的司机名为孙长金,今年二十出头,主席见了后问:“你是**人啊?”小孙回道:“报告主席,我家住在大连,之前是李克农部长司机,今天他让我给你当司机。”

之后,主席按照原定计划,来到了西苑机场阅兵,又来到了颐和园就餐。吃完饭后,周副主席又将十多名民主人士接了过来,,一起讨论政协会议的召开问题,讨论到夜里十二点。

然而,会议期间,孙长金突然闹肚子,他连忙找刘进中说明此事,希望能去看看病。刘进中认为,目前已是午夜,**首长应该不会用车了,准许孙长金开车看病。

孙长金才离开没多久,**走了出来,说道:“刘进中,赶紧准备车辆,我们去香山。”

刘进中听了后吓了一跳,因自己擅自让孙长金离开,没有向上请示。他只好说:“现在已是深夜了,还是在野外,一旦车队有什么问题不好解决,今晚就住这吧!”

**听了后,拧了拧眉头,说道:“今天一定要走!”此时***和其他首长也从房间内走出,并准备上车。

刘进中见状,只好让***去周副主席的车上坐着,主席对这些并不关心,让他坐哪辆都没意见。然而,周公却发现了蹊跷,说道:“主席的防弹车怎么不翼而飞了?”

刘进中听了后顿时冷汗全冒,只好将事情经过说了出来。周公听了后,直接上车,贴着主席就坐,眼睛也在盯着四周的情况,生怕有什么意外。

尽管车子平安驶入香山,但事后周公还是将刘进中叫到身边,对其训斥:“你为何擅自做主,将主席的防弹车打发走了?”

刘进中解释:“我以为天晚了,你们一定会住在熙和园,我才会……”

**听了后很是气愤,指着他呵斥道:“这么大的事情,你不提前报备?敢擅自做主?谁给你的胆量?如果出事了咋办?太不像话了!”

刘进中知道周副主席真的生气了,不敢再辩解了。其实国民党本身对我党领导进入北平很有意见,防弹车被支走了,又是夜里,一旦敌人有什么行动,那后果就不敢想象了,因此***生这么大的气也是能理解的。

第二天,**召开了会议,对警卫问题很不满意,并对刘进中、王范等人进行批评,警卫队也进行了检讨。主席考虑他们在战场上时间长了,事情考虑不太细致,也就没有再继续责备。

幸好,**和***首次进入北平,一路上有惊无险,没有什么意外事件发生!

毛主席选择北平为首都的智慧抉择 国运与历史的交汇

年,新中国面临一个至关重要的抉择 选择何地为首都?北平 南京 西安和武汉等城市都是备受考虑的热门选项。在众多难题中,的智慧和王稼祥的远见,共同描绘出了新中国首都选址的壮丽画卷。背景 历史交汇的时刻。平津战役的结束,标志着新中国建国大业的展开。此时,国家政治 经济 文化命运的选择成为当务之急。在多个备...

毛主席北上抗日的智慧 南北之别与历史抉择

南方与北方,在中国近代政治历史中各自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南方的政治革命繁荣景象和优越的工业基础与北方的农民群体和抗日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就在日本侵华后,却选择放弃南方的苏区根据地,毅然北上抗日。这一历史抉择引发了深思 为何坚持北上抗日而不是在南方继续革命?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需要深入审视当时的...

他护送毛主席进京,2023年连降十级,主席知道后 我要亲自过问

年月,决定 进京赶考 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隐患。这时,老蒋的残余势力仍然在北方活跃,对 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非常重视安全问题,并派遣红军元老王范负责安保工作。王范接到任务后,连夜工作,制定了安全路线,并部署了可靠的警卫,确保了安全工作的万无一失。月日,启程从西柏坡前往北平,王范则坐在最前面的汽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