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与美国的拉锯战 因石油引发的战争

2023-10-22 13:05:06 字數 3139 閱讀 2100

人们都说,**有石油**有美国,美国也为此发动许多战争以满足自身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几乎所有运输工具和大型**装备都离不开石油。现代化大型**装备消耗石油的速度十分惊人,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每小时耗油量为123桶 (国际上计算石油产量时一般以桶为单位,一桶约为160升),

b-52轰炸机每小时耗油量为88桶,普通**每小时耗油量为50桶,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每小时耗油量为7桶。

2023年,石油占美**用燃料消耗量的72%,2023年这一数宇降低到了65%,但石油依1日是美国最主要的军用燃料。在战争状态下,军队的石油消耗和平时相比会大幅提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消耗的石油占全美国石油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正因为如此,一方面,石油成为战手双方都必须花大力气保护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石油生产设施和石油运输设备也成为对方打击和破坏的重点目标。不仅如此,战争双方都会在战争中直接极力争夺石油。三战后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地区冲突中,大多都与石油有关。

2023年10月6日,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问的第四次中东战爭爆发。阿拉伯国家将石油作为**,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的震动。

为何开战?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阿拉伯国家在历年的战手中丧失了大片士地,尤其是埃及,大量领土被以色列曼占。一肚子火的埃及非常想收复失地,与以色列之间不断爆发摩擦。此时,苏联和美国也进来插了一脚,表面上看来,埃及从苏联购置了大批防空导弹、飞机、坦克等**装备,美国则极力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但实际上,美苏的目标都是谋求各自在中东的利益。

在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都逐渐意识到美苏的真正目的,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埃及**提出,如果以色列日还他们侵占的阿拉伯领土,埃及愿意同以色列握手言和。另一方面,埃及也在积极备战,打算通过战手收复失地,并要求苏联提供重多的新式**。然而不久之后,苏联决定取消向埃及提供**的计划,这引起了埃及的极大愤慨,埃及决定把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发动战手。

震撼全世界的战争

202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经过周密的部署,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向以色列发起了进攻。在战手的第一周,以色列损失惨重。但是,由于叙利亚、埃及两国希望联合国或美苏能够出面调解,通过谈判收复失地,因此在初战告捷后,叙埃两国停止进攻,等待和谈,这给了以色列以喘息之机。以色列依靠美国源源不断的军火**,利用叙埃两国停止进攻的日款,从10月10日起实施了先北后西对叙埃两国各个击破的**,重新控制了战局。

战斗爆发后,阿拉伯产油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盟国,采取了石油减产、禁运等措施,限制了以色列军队获取石油的途径,沉重地打击了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战争结束后,阿拉伯人的石油斗争仍在继续。这是一场世界规模的政治经济战争,阿拉伯产油国把石油作为**来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打击了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使它们在经济上蒙受了巨大损失,还给整个世界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让人腰包见底的策略

10月6日战争爆发当天,叙利亚和黎巴嫩立即关闭了两条通过两国领土的输油管,黎巴嫩还关闭了输送石油的南部港口。授着,伊拉克开始对美困和荷兰实行全面石油禁运。与此同时,全面的战爭设有间断,越来越多的石油生产国通过减少石油产量对美国施加压力,要求美国不给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

10月16日,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目前共有14个成品国,共掌控世界石油总储量的71%)海湾成员国沙特、伊朗、伊拉克、阿布扎比、科威特和卡塔尔一致决定将每桶石油的**从3.11美元提高到5.119美元,同时削减总产量的5%。他们同时提出了“三种油桶战略”,首先避免得罪对阿拉伯世界友好的国家,其次手取那些倾向以色列或持中立态度的国家在这场战手中站到阿拉伯一边,此外要惩罚以色列的同盟国,并决定将禁运和减产措施维持到以色列从其侵占的阿拉伯领士上撒走为止。

第二天,阿拉伯产油国又强化了他们的“石油**”首先,有些参加禁运的国家在第一个月不是减产5%而是减产10%,另外全体参加禁运的国家对美国全面禁运。然而,如此严厉的禁运措施并末能阻止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仅仅2天后,美国就向以色列提供了22亿美元的紧急援助。阿拉伯国家立即反击,当天沙特宣布进一步减产10%,科威特进一步减产25%,阿布扎比宣布禁止所有船只开往美国。为了惩罚荷兰为美国向以色列运送**提供方便,共有7个国家对荷兰实行禁运,并减少了希腊、意大利的石油**。

到了26日,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禁运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石油日产量比当年9月大约减少了400万桶,降幅达20%,世界石油总**量减少了12%。11月,阿拉伯产油国全面减产25%,并对以前那些被认为是保持中立的国家也禁运。

美国曾试图对阿拉伯国家进行反击,实行粮食禁运和诉诸武力,迫使他们放奔“石油**”然而,沙特阿拉伯的态度是,如果受到军事行动的威胁,将炸毁石油设施,使欧洲和日本在几年之内得不到石油。沙特阿拉伯还表示,如果美国、欧洲或日本进行报复,就要好石油产量削减80%。2023年12月23日,距离战争爆发过去了两个多月,阿拉伯国家决定将油价再次调高,从每桶5.119美元提高到11.651美元,直接涨了一倍多,世界名国一片哗然。这是海湾产油国破天荒第一次拋开西方国家石油公司,独立大幅度提高石油**,也标志着延续几十年的廉价石油时代的结束。

美国终于改变了态度,开始督促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实现停火,并着手帮助解决以色列侵占阿拉伯领士的问题。2023年1月25日,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协议,以色列军队开始撤离苏伊士运河区,埃及终于收复了在“十月战手”中失去的西奈半岛部分领士,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东岸16km的领土。

本文的介绍就到这里,下期降为大家带来英国的日落——马岛海战

还请各位看管麻烦多多点赞+关注哦

石油的崛起与三次石油危机 中东战局引发的全球经济震荡

近日,全球油价急剧 引发了人们对中东地区战局与石油 之间的关系再次关注。从石油的历史与发展,到石油垄断的时代,再到三次石油危机,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 石油在全球经济中的关键地位。石油的历史与发展。石油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开钻了第一口商业性石油井。当时,石油因其高效的燃烧和便捷的运输性...

“中国的抗战胜利 蒋介石与毛泽东的不同选择”

摘要 年月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中国抗日战争画上了胜利的句号。然而,中国国内的两位重要领袖,蒋介石和 对待这一历史性时刻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决策。本文将 他们各自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影响。年月日,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一场英勇坚持了八年之久的斗争的胜利。然而,...

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挑战 历史与未来

近代以来,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从侵略到挑衅,中国一直在面对着美国的挑战。这一过程充满了复杂性和连贯性,但也展示出中国坚定的自强精神和发展动力。在本文中,我们将回顾历史,分析六次挑战,以及中国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同时 中国在未来的道路。第一次挑战 侵略朝鲜,威胁中国。年至年,美国发动侵略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