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20多天!多地发布提示

2023-10-28 12:45:01 字數 4596 閱讀 5022

一年一度的“双11”预售。

正在进行时!

整个**活动的“战线”仍然长达20多天

大家都想好买什么了吗?

“双11”热情不减,

电商纷纷“参战”

20日,淘天集团宣布,天猫“双11”预售于10月24日晚8点开启。今年“双11”在跨店满300减50的基础之上,首次大规模推出官方直降、立减,不用凑单,一件就打折,预计将有超过8000万商品降至全年最低价。

京东19日表示,“双11”大促在10月23日20点开启,没有预售,现货开卖,超8亿商品(sku)整个“双11”期间全程价保,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品数量将达到“618”时的2倍。

拼多多的活动时间表与去年变化不大,是从10月20日至11月13日。

快手称,10月18日至10月30日为预售期,10月31日至11月3日为尾款期,10月31日至11月11日为正式周期,在保证低价的同时,针对所有大牌商品,同步上线**险。

唯品会“双11”特卖自10月20日晚8点开启提前购,活动将延续至11月14日10点。

小红书表示,在玩法上,为用户提供跨店满减+直降、主会场领券和直播间红包等三大玩法。其中主会场领券最高可得1111元无门槛购物红包。

这届“双11”真卷

2023年,“双11”步入了第15年。相比往年各种眼花缭乱的套路,今年“去套路”的趋势愈发明显,各大电商平台将重点锁定在了“真低价”上。京东把“真便宜”列为核心卖点,不仅对超8亿商品全程价保,还加码京东百亿补贴;天猫在跨店满减的基础上,首次大规模推出官方直降。此外,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内容平台也动作不断。这届“双11”真的“卷起来”了!

随着新的渠道不断涌出,“双11”早已从天猫、京东的两强相争,变成多个平台“百花齐放”,用户和商家都不再只有一个选择。当“低价”成为了今年“双11”零售巨头们的共同主题,参与者们拿出了对消费者颇具诚意和吸引力的低价策略,随着消费者低价心智的争夺成为行业共识,各大平台还需要找到折扣之外的新竞争力。

“双11”购物,

盯上你钱包的不只有商家,

还有“虎视眈眈”的诈骗分子。

近日

各地纷纷针对“双11”消费发布提示

提醒消费者擦亮眼睛

近日,仪征**发布了“双11购物避坑指南”,提醒市民捂紧钱袋子,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首先是“**短信”诈骗。此类诈骗多发生于购物节的预热期。预热期间,不少商家都会给消费者发送广告。诈骗分子则会利用这个机会假扮商家,打着“领取优惠券”“支付预售定金发红包”的名义发送含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消费者一旦点击,很有可能会遭遇损失。因此,市民们在购物节期间应谨慎鉴别商家短信,慎点不明链接。同时,在手机上安装杀毒软件。

市民还要当心“消费返利”“刷单兼职”诈骗。为了吸引消费者,大促期间,一些商家会在消费者购买商品后给予一定的“返利”。诈骗分子也浑水摸鱼。此类诈骗中,诈骗分子会声称“大促期间商家搞活动”,吸引受害人“做任务得返利”,前期用小利引诱受害者,获取信任后,一步步布置好陷阱,引诱受害者付出更大的成本。**提醒,凡是遇到“转账返利”“刷单兼职”,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理会。

在成功购买商品后,市民也不能放松警惕,此时是“冒充客服”“快递理赔”类诈骗的高发期。此类诈骗中,诈骗分子会假扮店铺客服、快递员等,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物流损坏等理由办理退款实施诈骗。市民接到此类**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按照对方指示进行操作,最好直接与快递点或是电商联系,核实退款事项的真假,以免上当受骗。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信息)

近日,鞍山市市场监管局、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购物、科学消费,谨防购物陷阱。

双11”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优惠活动,消费者容易在优惠诱导下冲动购物。提醒消费者,要科学理性消费,警惕**、定金陷阱。其中包括,有电商在**前先涨价,再在**当天降价,**活动名不副实;有的商家背后操作,或者雇人刷单,诱导消费者跟风抢着下单购买,结果买到普通且无用的商品;有的商家会采取先交定金后**的方式,消费者觉得定金很少,就先交了定金,而在消费者很容易忽视的角落里,有商家提示的“不退定金”字样;有商家打出本店购满额返利的噱头诱导消费,消费者购物后,商家却告知合并付款的不能享受返利活动,或者返还的金额只能用于购买本店商品等。

同时,消费者网购要到正规**购物,购物时了解商家信用情况和免责条款。在选购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所购买的商品信息、质量、送货、安装范围等内容,仔细查看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评价,选择信誉较好的商家购买。千万不要线上协商、线下私自交易,以免上当受骗。要谨慎支付,提高财产安全意识,通过正规第三方平台支付,不要轻易相信对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转账到私人账户,或通过发送付款链接或扫码微信等方式付款。要保护好个人隐私,收到快递后,对于包裹上的个人相关信息要进行遮盖、涂抹等处理后再行丢弃,以防个人信息泄露。不得随意扫描包裹里面的不明***不轻信**、中奖信息,不轻易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更不要泄露手机动态验证码。

此外,无论线上线下,消费者购物时应及时保留好相关原始记录,应先行了解退换货规定、售后渠道等,并妥善保管购物凭证,例如**承诺、直播页面、聊天记录、购买记录等截图,主动向商家索要发票或收据,以备发生消费纠纷时使用。在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或与宣传不相符等问题时,消费者应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发生消费纠纷,可及时拨打 12345或3150315进行投诉,以便维护合法权益。

为避免网民朋友们落入**,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盘点 拆解近期出现的新型诈骗套路,帮您明辨真相守好钱袋子。

“0元领礼”**

假冒“电商**”实施诈骗

套路拆解 :

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散发刮奖卡片,再以“0元领取礼品”“免费配送到家”等为诱饵,引导受害者扫描陌生***非法获取受害者手机号、验证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提醒 :

0元领礼”是诈骗!大家切勿因小失大,被“免费”礼品冲昏头脑!不要扫描不明***卡片,也不要点开陌生链接填写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天降蟹卡”**

冒充“熟人送礼”实施诈骗

套路拆解:

诈骗分子利用人们“秋季吃蟹”的风俗,以冒充熟人送礼的形式,大范围投递所谓“大闸蟹兑换卡”。一旦受害人轻信并联系“客服”进行提货,就会被对方要求**陌生app,开始刷单返利等任务,落入诈骗圈套。

提醒 :

天降蟹卡”是诈骗!大家在收到不明快递时,一定要核验快递员身份和包裹内物品。如果在提货时被“客服”索要手机验证码或要求**陌生app,请务必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百万保障”**

谎称“客服提醒”实施诈骗

套路拆解:

诈骗分子谎称是金融平台客服人员,来电提醒受害人支付功能中的“百万保障”权益将自动扣款,询问是否需要取消。由于很多人并不了解该项功能,在接到**后的本能反应是立即取消这项业务,因此就会跟着对方操作。殊不知一旦受害人按要求填写所谓的“退保**”并扫脸“验证”后,就会让**得逞,造成财产损失。

提醒 :

凡是以不关闭“百万保障”业务会影响个人征信、按月扣费、影响理赔等为由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如果大家接到金融平台客服**,一定不要轻信,有任何疑问立即向官方平台核实,尤其涉及账号密码、转账操作的时候,请务必提高警惕。

新型诈骗套路多,小心防范免上当。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朋友们,在接到陌生**或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尤其涉及账号密码、转账操作时务必谨慎,可咨询反诈专线96110辨别真假。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同时,希望大家将这些防骗知识传播给身边的亲友们,让更多的人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再次提醒

大家在购物的同时

需要提高警惕

谨防被骗!

*: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江西网警、海报新闻、**中国经济网、紫金财经、封面新闻、鞍山**、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等。

新农合涨价传闻 多地发布2023年缴费标准,真相揭晓

新农合涨价传闻 多地发布年缴费标准,真相揭晓。新农合的支付标准是近几年来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起初,每个农民支付元,但在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元。因此,不少村民对缴纳农业税持反对态度。新农合 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首先,医保费用 使医保支出有所提高。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他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

惊!21号惊天大暴雨,多地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以上是一篇关于天气预报和农业收成的文章。在寒潮和台风的影响下,许多地区将迎来新一轮的降雨和降雪。农民们正在忙于丰收和秋播,他们期待着今年的收获季节能够带来丰收的果实。然而,天气的变化可能会对他们的努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关注天气预报,以便做好适应和准备。本文将介绍即将到来的降雨和降...

多款新型商业航天固体发动机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西安月日电 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主办的商业航天固体发动机产品推介会今日举办,款高可靠性 经济性 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其型谱现场发布。四院旗下的商业航天发动机研发制造商 西安航天商业火箭动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同日揭牌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