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雅趣,黃楊木抱石,仿奇石擺件

2023-10-18 18:50:09 字數 1242 閱讀 8976

黃楊木抱石 太湖石

尺寸:30×21×46cm

太湖石,因宋徽宗的喜好而名揚四海,其獨特的美感在古代文人雅士中極受歡迎。黃楊木生長緩慢,難以形成粗壯的枝幹,因此多呈現出盤虯狀。盤虯,作為古代文學中常用的意象,暗示著生命力的頑強和神秘。而今,這件作品以黃楊木的彎曲之狀為基礎,結合太湖石的形狀進行雕鏤而成,它的誕生,極富文人雅趣。

黃楊木系常綠灌木,木料色澤優美、質地細密,但難有大材,且生長極其緩慢。唐代張祜《酬凌秀才惠枕》詩云:「八寸黃楊惠不輕,虎頭光照簟文清。」宋人陸佃《埤雅》卷十三「楊」:稱「黃楊木性堅致難長,俗云:歲長一寸,閏年倒長一寸。世重黃楊,以其無火。或曰:以水試之,沉則無火,取此木必於陰晦,夜無一星,則伐之為枕不裂。」又歐陽修有《黃楊樹子賦》。黃楊木材質細膩柔韌,表面光滑,木色淡黃,俗稱「象牙黃」,老黃楊木則呈淺綠色,並有斑紋。黃楊因生長艱難,無大料,明及清前期家俱多用於製造紅木家俱的棖子、牙子、嵌飾等構件,或雕刻成精細的擺件。

此件作品為隨形抱石黃楊木,其質地細膩、色澤黃褐,斑駁不一。取古樸自然的質感,朽中取奇、亂中得巧,幾乎不斫,別有生趣。作品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手法蒼勁有力,注重虛實相生。在匠人手下,採用仿生手法,依據太湖石的制式進行隨形雕刻,經過鏤空、穿雕等技藝,太湖石的造型巧妙地塑造了出來,將太湖石的「透、漏、瘦、皺」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黃楊木通體剔透,線條流暢自如,展現出太湖石獨特的韻味。

作品充分運用了黃楊木的自然形態,將木材的優點發揮到極致。整件作品取材於太湖石的「透、漏、瘦、皺」之意,同時結合木材的自然形態,雕琢成山子的形狀。山子修長偉聳,刀斧痕跡清晰可見,猶如繪畫中的「斧劈皴」,起伏波磔,糾纏交織,玲瓏剔透,頗具神韻。

整件作品簡練而不失雅緻,呈現出自然木根的形態。造型古拙而精巧別緻。通體包漿渾厚,色澤古雅,散發出幽香之氣。整體高雅俊秀,是自然木根形態之文人書齋雅具的佳作。

總的來說,這是一件富有文化內涵和獨特魅力的藝術品。無論是工藝精細的雕工還是木材本身的美感都令人讚嘆不已。這件作品充滿了文人雅趣和自然之美,無疑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百萬創作者計畫#

歡迎關注,每日更新家居空間雅器

往期精彩文章

文人器皿藝術,黃楊木,玉蘭筆筒。

姚黃魏紫,明式家具,圈椅珍藏版。

居有長物,文房雅座,書卷式太師椅。

陳賞珍品,老山檀香木雕,芭蕉羅漢。

石宇奇再度崛起!

2023年中國羽毛球公開賽,國羽男單迎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1 4決賽,這次的比賽真可謂是波瀾壯闊,情勢萬千。兩場對決中,國羽男單選手都先輸了一局,然而,他們在比賽中展現出了堅韌和決心,最終連扳兩局逆轉對手,為中國隊提前鎖定了乙個男單決賽席位。本次賽事在國羽的主場進行,他們派出了最強的陣容,包括石宇奇 ...

陽元石 奇石 天根 生命之根

陽元石 天根 生命之根 渾然天成大自然鬼斧神工。天然奇石獨一無二的存在。此物為瑪瑙質地無任何人為修飾。妙手無斧鑿,別有梓人傳,精益多天工。便使玉人琢,妙手略相同。陽元石 天根 陽元石酷似男性 官的瑪瑙奇石,頸部為七彩瑪瑙材質頂部水晶。頭部位置水晶部分剛剛好組成了陽元石頭部位置,晶瑩剔透仔細觀察內部絲...

翡翠原石 翡翠原石鑑定

翡翠原石鑑定是珠寶鑑定師們的必備技能,也是翡翠愛好者的必修課。下面將介紹一些常用的翡翠原石鑑定方法,幫助大家初步了解和辨別翡翠原石的真偽。首先,可以採用滴酸法來檢測翡翠原石。將酸性的化學製劑滴在翡翠原石的表面上,觀察其反應。真正的翡翠原石對酸性的化學製劑不會有任何反應,而如果是人工處理過的翡翠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