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3个让你马上有谈资的小学问

2023-10-21 23:55:26 字數 3623 閱讀 4271

你曾经读书读到弃书吗?

可能是一本书的页数超多、文字难嚼、道理难懂,读了一个下午不知道自己读了什么,比如我曾听说过很多人中途弃读《穷查理的普通常识》和《反脆弱》。

而我在刚接触阅读时就弃了不少书,原因是那时懂的东西不够多,常常读不懂作者在书中要表达的。

然而神奇的是,每过完「一阵子」我再回头捡起这些书来读的时候,竟然已经可以读懂书中的内容了!

比如我小学的时候读了《动物农庄》,当时读完只觉得雾煞煞;直到我大学时再重读一遍后,竟能了解作者其实是在讽刺政治。

后来我体会到,要读懂一本书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等自己长大,另一个是读别人简化后的版本。

现在的我偏向后者,因为可以替自己省下不少时间与力气,而《小学问: 告别焦虑时代的聪明思考》就是你省时省力的好帮手。

小学问》是一本集合了各本大部头知识的书籍,书中谈及了赚钱、自律、思考、爱情、影响力、与焦虑相处等领域。

更棒的是,作者们把每个知识点叙述得简单、好懂,且这些知识可以应用在各种领域上,书里不会出现那种很狭隘、很冷门、很不实用的知识。

小学问》作者有五个,分别是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邱晨、胡渐彪,他们全都是知名辩手,且都曾在辩论节目《奇葩说》获得冠军。

既然五位作者都是辩手,可想而知《小学问》的内容肯定是偏理性且有逻辑,确实,但我认为还有一点他们做得很好,就是同时兼顾了「趣味」。

接下来我将与你分享,我在书中学到的3个知识点。

1.男生为什么不爱逛街?

2.如何自律?

3.smart目标管理。

1. 男生为什么不爱逛街?

男生不爱逛街,女生却能乐在其中,为什么?这与农业文明前的两性分工有关。

同样是出门购物,男生重在「买」,女生重在「逛」。男生的目的性较强,而女生只是单纯享受逛街的乐趣。

为了解释这样的男女差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斯提出了「狩猎与采集理论」,也就是农业文明前长达一万年的两性分工,男生狩猎,女生采集。

男生在农业文明前因为要与具有攻击性的猛兽战斗,所以会在狩猎前做足准备,身体和精神都处在高度紧绷状态;狩猎时要全神贯注,速战速决;狩猎后筋疲力尽,只想回家。归纳起来就三个字: 快、狠、准。所以现代男生出门购物只想赶快把「目标」买回家。

女生在农业文明前负责采集,需要在各种植物中不断来回寻找,分辨哪种能吃、哪种不能吃,尽可能采集到更多种类、更高品质的果实。采集的关键技术在于「挑选」: 一方面扩大范围,一方面提升选择技巧。所以现代女性出门购物较注重去各区域逛逛。

你看,厉害的学者只用了这么一个「狩猎与采集理论」,就把「男女逛街差异」这道千古难题给解决了。

2. 如何自律?

有两点。第一,正向驱动;第二,增加回馈的强度和频率。

正向驱动指的是,用正面鼓励的方式来促使自己保持自律。比如**时对自己说: 加油,你能做到!

有正向驱动当然就有负向驱动,负向驱动则是以恐吓自己的方式。比如**时对自己说: 要嘛瘦,要嘛死。

负向驱动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压力,长期下来会导致无法自律,功亏一篑。面对压力时,基于生物的自保本性,大脑会指挥我们产生情绪性进食的需求,让你更无法保持自律**。

除此之外,因为大脑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会导致脑中负责空间和情节记忆的海马回萎缩,导致新生的神经元数量降低、脑源性神经滋养因子bdnf减少等等。

所以,用正向驱动的方式让自己保持自律,才是长久之计。

再来是增加回馈的强度和频率,回馈不吸引人或太少次,就容易导致放弃自律。

这时可以先问自己,为什么**这么难,而玩手机游戏却会让人上瘾?

原因就在于手机游戏的回馈强度和频率都很高。比如打完一局比赛,服务器公告你登上排行榜前10,这让你感觉自己像战神一样,这是高强度回馈;再比如你只要登进游戏,系统就送你登录奖励,打完一个关卡,系统再送你一次奖励,这是高频率回馈。

所以我们在自律的路上,是不是能参照一下手机游戏的设计,让自己对自律「上瘾」呢?

3. smart目标管理

smart目标管理法是由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在2023年时提出,该方法提供了五项工具(五个英文字母),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对准目标,且把目标设定得更具体、好执行。

smart五个英文字母个别代表的意义分别为。

specific 具体的;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attainable 可实现的;

relevant 相关的;

time-bound 有时间限制的。

其中我又对s和r有深刻印象。

s代表着设立具体的目标。假如我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博学多闻的人」,这个目标就有点空泛,并不具体。不具体就代表你找不到施力方向,不知道要朝**努力。

既然要成为一个博学多闻的人,那可以先从阅读开始,所以目标可以改成「我要疯狂阅读」。但这还是不具体,可以再精修成「这个月内我要读10本书」,你看,这是不是比之前的目标具体多了。

r代表着设立相关的目标。意思是问自己多次为什么当初要设立这个目标,得到最后答案再检查与原始目标有没有关联,有的话就是好目标。

比如我的原始目标是「想成为亿万富翁」,那我可以问自己「为什么想成为亿万富翁?」

答案可能是「想过美好生活」,再问一次自己「为什么想过美好生活?」

答案可能是「想住好房、开好车」,而这个答案与原始目标「想成为亿万富翁」有高度相关,都跟「赚大钱」有关系,所以是个好目标。

但如果问完自己一连串问题,最后得到的答案是「想隐居乡野享受宁静」,这答案就与原始目标「想成为亿万富翁」没有相关,因此需要修正目标。

老实说,我读完《小学问》后的心情有点复杂,原因是书中内容较无创新或颠覆性的观点,但作者却又很精准地把有价值的知识投递给你。

这些有价知识其实就是成甲在《精准学习》中提到的「临界知识」——底层的规律与定律(最有影响力的知识)。

虽然本书较无创新的论点,但作者群在叙事方面可以说是一流,毕竟他们几个都是辩手,能做到把道理讲得简单好懂、生动有趣。除此之外,他们也在该给数据的时候给数据,该说故事的时候说故事,火侯掌控的相当精确。

这本书算是集合了各本大部头里的知识。读完这本书,你应该可以省去翻那些大部头的时间和力气。

这本书谈及的领域相当多,横跨了赚钱、自律、思考、爱情、影响力、与焦虑相处等,其中我最喜欢自律的部分,爱情的部分我则是略读扫过。

推荐《小学问》给正在寻找高知识浓度书籍的朋友们,你们会读到恨不得把每页折起来做记号、写笔记。

如果你平时有阅读习惯,已阅读了各种大头部书籍的话,那这本就不推荐给你,因为里头提到的知识你应该都读过了,会稍嫌无聊。

三种哲学思维,让你对哲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哲学作为一门 人类思想的学科,涉及广泛且复杂,对它的理解常常会让人感到困惑。然而,通过对不同哲学思维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哲学的本质和意义。本文将介绍三种哲学思维,帮助读者对哲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思考方式的影响。分析思维 analytical thinking...

一个男人,让你有了3种感觉,那是老天爷在提醒你远离他

有人曾说 爱情最大的幻觉,就是以为爱情只存在于对方,而不是自己。或许,那些沉醉于爱情中的男男 会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被对方所吸引,还是仅仅享受恋爱的感觉。就像一对已经相爱多年的情侣,虽然他们并没有比当初发生太大的变化,但他们对爱的感受却可能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爱或者不爱,很多时候不需要说出口,只需要感...

这3个小技巧,有效帮你缓解压力

你是否常常感到压力山大,觉得生活无处不在的压力困扰着你?别担心,下面分享的个小技巧有助于缓解你的压力。放松心情,舒缓压力。压力常常使我们心情紧绷,导致身心疲惫。要放松心情,舒缓压力,有几个小技巧可以帮到你。第一,通过深呼吸。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地呼气,数到四再慢慢地吸气,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