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挂满“幸福果” 村民走上“致富路”

2023-10-26 14:45:03 字數 3348 閱讀 3106

走进行唐县南桥镇东安太庄村,一眼望去,满山苹果树硕果累累,红色的、黄色的、黄红相间的苹果挂满枝头,随风“摇头晃脑”,让人垂涎欲滴。果农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有的在路边售卖苹果,有的忙着接待前去采摘的游客,一派忙碌、丰收、欢喜的景象。如今,东安太庄村的苹果已经成为村民的“幸福果”。

前去采摘苹果的游客络绎不绝

昨天,东安太庄村的苹果园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望着红彤彤的苹果,游客称赞其鲜艳的色泽;掂着足有半斤重的苹果,大家惊叹其个头;摘下来,咬一口,汁多脆甜,人们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树上红红的苹果分外诱人 “我们是从新乐过来的。”见到李丹时,她正在跟闺蜜摘苹果。她告诉记者,早就听说东安太庄村的苹果好吃,以前都是托朋友给自己买,这次她决定亲自来摘。于是,昨天10时许,她驾车和闺蜜来到了东安太庄村苹果园。“我们一进村就看到路两旁全是卖苹果的,看着就特别好吃。”李丹说,走进苹果园,闻着扑面而来的果香,立刻觉得特别幸福。“树上的苹果也是惊着我了,不仅个头大,而且有的苹果还印着‘福’字,挺好玩的。”李丹笑着说,自己这次真的没有白来。一个小时后,李丹和闺蜜每人买了两袋自己亲手摘的苹果,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与李丹不同,来自石家庄市区的陈先生可以说是东安太庄村的老顾客了。“加上今年,到这儿摘了四五年苹果了。”陈先生说,自己每次来都要买十多袋苹果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大家都说好吃。”

记者了解到,到东安太庄村采摘苹果的除了周边县(市、区)的游客外,还有来自保定、北京以及山东等地的游客,有的甚至组团去。“前天,无极县的20多人买了我2000多斤苹果。”东安太庄村村民刘立的语气中充满自豪。

预计今年的收入会高于去年

刘立今年47岁,种苹果的历史超过10年。“我今年种了4亩苹果树,有红富士和王林两个品种,刚开始采摘还不到一周呢。”刘立告诉记者,今年的苹果产量不低,每斤**也高了一元多,所以,预计今年的收入会高于去年。“去年,我每亩挣了差不多两万块钱。”刘立笑着说。

与刘立不同,刘国才虽然只种了3亩苹果树,却涵盖了4个品种,“有中秋王、茉莉丝、红富士和王林。”刘国才说,这样一来,他家的苹果有的在农历7月份采摘,有的在中秋节前后成熟,眼下迎来采摘旺季。

以前苹果熟了,我们都要自己走街串巷,或赶集或到镇上卖,**低不说,每天卖的还特别少,挣不了几个钱。”刘立说,自从2023年村里举行首届苹果采摘节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认可、喜欢上了东安太庄村的苹果,纷纷前去采摘。“现在,我们不用出村就能卖出好价钱,真是一举两得。”刘立乐呵呵地说。

随着收入的提高,村民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有滋味。如今,村民家里的家用电器基本都是应有尽有,冰箱、彩电、空调、电磁炉等已经成为“标配”。大多数村民买了汽车,有的甚至买了两辆。“这段时间,我正在县城看房子,准备今年买一套。”刘国才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壮大,东安太庄村产业振兴的效果越来越显现,村民收入一年上一个新台阶。据介绍,2023年,通过发展苹果产业,东安太庄村人均收入7500元,2023年人均收入突破10000元。

如今,苹果树已经成为东安太庄村村民的“摇钱树”“金饭碗”和“绿色银行”。火红的苹果产业,照亮了村民增收路和乡村振兴路。

*儒在电商运营中心整理农产品合作社的苹果口感好不愁卖

东安太庄村大部分是丘陵,20世纪80年代有过大面积栽植苹果的历史,由于管理粗放、效益低下,陆续把苹果树都砍了。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东安太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金国把目光盯在了几千亩的荒坡上,多次邀请省农科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专家对当地土壤进行勘察化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河北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冯建忠所长告诉他们,经过多次勘察化验,东安太庄村的土质富含苹果栽培七项最优环境条件指标中的六项。同时这一带地下水资源丰富,靠近养殖小区,有机肥源充足。“我们计划在实验基地培育苹果新品种,让人们在不同时间都能采摘到新鲜的苹果。”专家当时的一席话,再次坚定了刘金国种植苹果的信心。

于是,经过耐心做村民思想工作、到外地的苹果基地参观考察等,村民们靠“种苹果致富”的热情被激发。之后,东安太庄村成立了苹果种植合作社,通过大喇叭告诉村民何时修剪、施肥浇水,如何疏花疏果、套袋、防治病虫等。刘金国说,东安太庄村果园使用的肥料全是农家肥,喷的药也是生物制剂,确保苹果全程处于无害化生产。再加上东安太庄村自然条件优越,不仅土壤土层深厚,含钾量高,而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质又是国家一级水,这里的苹果口感必定很好。

村里共有2800亩苹果树,已经成为河北省第二大苹果生产基地,并且注册了‘安太’牌苹果商标。”刘金国兴奋地说,如今,村里的苹果根本不愁卖,除了吸引众多游客前去采摘外,2023年,在中联部帮扶下,成立了安太庄园电商运营中心,入驻“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并注册“安太庄园”微店,通过“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全村苹果不到年根儿就销售一空。

昨天上午,在安太庄园电商运营中心,记者见到了**儒。“我主要负责苹果的线上销售。”*儒说,村民把需要通过快递邮走的苹果按照要求装箱,放到安太庄园电商运营中心,她则把这些苹果运到行唐县城寄走。“一般会从11月初开始,持续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儒告诉记者,以去年为例,一般情况下,每天寄出20多箱苹果,多的时候每天需要运走四五十箱,“发往北京的、天津的、沧州的,最远的是海南。”*儒说,村民把苹果放到安太庄园电商运营中心,不仅省去了自己的时间,也节约了快递费。

力争打造成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我们始终秉持‘党建强村、产业富村’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打造‘两红一金’产业格局。”刘金国介绍说,“两红”指的是苹果和红薯,“一金”则是皇菊。

据了解,2023年,东安太庄村引进河北尚禾顺农业开发***专门聘请河北省农科院和河北农大技术团队提供指导,研发出皇菊花新品种,不仅保留之前皇菊的甘甜口感,并且比之前皇菊品种的直径更大、更具有观赏性。作为菊花茶的新品种,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更加具有优势,现在已种植了300多亩。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园区务工,人均每年可增收10000元左右。

2023年,该村引进薯你好(行唐)农业***建立了安太有机红薯种植基地。经过几年发展,“小红薯”正在逐渐变成“大产业”。“游客来我们村除采摘苹果外,还可以在这里吃农家饭、刨红薯、品皇菊茶。”刘金国说。

我们还将在入村的地方建一个农产品展销大厅。”刘金国说,一层展销村民的农产品,二层进行直播,把村里的产品通过网络推销给更多人。此外,还将建3个阳光大棚,“我们准备在里面种植苹果盆景,这样一来,游客既可以在园里摘苹果,也能到棚里连带着苹果树一起搬走。”刘金国满怀信心地说。

我们村已经是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正在申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刘金国表示,下一步,他们要继续奋斗,努力打造美丽、生态、宜居、富饶的“花果安太”。通过特色农业产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庄的经济活力,力争将苹果产业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文/图 燕赵晚报融**记者 崔虹

红柿枝头挂果鲜,满天星斗落窗前

走天涯,望月华,遥想故乡游子未还家。今夜月如霜,万里明朝故乡山水远,梦牵游子泪沾裳。千里月如霜,思亲泪两行,待到明朝今夜在何方。此刻情牵梦绕故乡魂,可怜今夜明朝陌路人。是谁家,明朝遍地花,故乡千里外,在天涯。故乡三十年,泪潸然,明朝若有月圆人不眠。天涯游子思归路,念故乡,不知何处去,明朝依旧在他方。...

新野 猕猴桃熟挂满枝 助农增收产业兴

瓜果飘香季,喜获丰收时。年月中旬,新野县沙堰镇北村的猕猴桃迎来丰收,目光所及是连绵的果树,一丛丛猕猴桃开枝散叶,相互掩映,片片绿叶下一个个饱满圆润的猕猴桃挂满枝头,团团簇簇,清香怡人,浓郁的果香萦绕心头,让人垂涎欲滴,也为秋日的丰收季节增添了一道特色的时令水果。近年来,沙堰镇北村有了猕猴桃种植基地,...

一城文明风,满目幸福景

社区联合行政执法队正在开展整治。郭银 摄。亮丽整洁的街道 安全畅通的交通 文明有礼的市民 行走在长沙县泉塘街道的街头巷尾,文明细节处处可见,每一处都显现出文明气息和文明底色。找问题抓整改。严实举措 立标杆 店外经营 占道经营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重点问题,不仅影响市容环境卫生,还严重破坏城市形象。为助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