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中医治验

2023-10-28 19:05:06 字數 4600 閱讀 3344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以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障碍为主的胃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是一种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在发病人群分布上,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

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多见于les功能障碍致使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同时食管的清除作用降低、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而发病。烧心、反酸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典型症状,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也可在夜间入睡时发生,常伴有上腹胀痛、胃胀、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当反流物持续刺激食管甚至肺部时,常引起胸背部疼痛、咽喉不适、吞咽困难、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喉炎、牙侵蚀症等食管外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常伴有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巴雷特(barrett)食管等合并症。

西医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在于控制症状,予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比利、依托比利)、抗酸药(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等**。患者病情易出现反复。

中医**病机

胃食管反流病可归结于“吐酸”“呕苦”“吞酸”“嘈杂”“食管瘅”等中医疾病范畴,与肝、肺密切相关。其**主要责之饮食、情志、禀赋等因素,风寒之邪通常会作为诱因加重症状,正如张介宾所言“造酒”之比喻,即造酒所以酸不一定因热而成,水浆冷积既久,亦可成酸。风寒内袭,胃阳不足以暖土,则其运化必迟,食物运化既迟,则停积不行而为酸为腐,产生痰湿、湿热、逆气、瘀血等病理因素,渐致中满、痞隔、泄泻等证。脾胃日衰,母病及子,累及肺金,肺气失于宣降,渐成肺脾两虚之候。总而言之,本病病机分虚实两端,多见由实致虚

笔者认为,胃食管反流病是脾胃功能异常的表现,初期实证居多,病久则渐露虚证,病机的关键在于中焦气机的紊乱。脾胃为仓廪之官,刚柔相济,燥湿相合,阴阳互制,共司受纳腐熟、运化水谷之职。脾体阴而用阳,以升为健,胃体阳而用阴,以降为顺,脾胃升降相依,为全身的气机调节的重要枢纽。饮食不节,食积于胃,脾胃受损,胃气上逆,见嗳气、呃逆、胃脘胀满等症状。情志不畅,肝气内郁也是导致脾胃气机受损的重要病机。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云∶“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肝胆属木,脾胃属土,在五行生克关系中,肝木克制脾土。脾胃虚弱则见土虚木乘之象,肝木亢盛则发为木郁土壅之候。若气郁少阳日久,木气恣横无制,易化火生酸,火性炎上,肝火夹胃气上逆,则出现口苦、烧心、反酸等症状。

肝火旺盛除了乘其所胜之脾土之外,同样可以反侮其所不胜之肺金,肺金原本克肝木,如今肝木旺盛,肺力有不逮,不能制约,反被克伐,烧灼津液,炼津成痰,致肺阴亏虚。有形之痰胶于胸膈之内,无形之痰随气机升降,上至咽喉,而见咽喉不适,如有痰梗,胸膺不适,剧者咳嗽咳痰。

病情迁延日久不愈,则发为噎膈难治之证。是以《证治汇补》谆谆而教之曰:“吞酸,小疾,然可暂不可久,久而不愈,为膈噎反胃之渐也。”为人医者,不可不慎;治此病者,不可不知。

笔者**胃食管反流以调节脾、肝、肺三脏功能为**要点,从健中阳、疏(舒)肝气、滋肺阴出**治该病。

健中阳即健运脾胃之阳气,正如李东垣所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笔者认为健运中阳主要在于消食化积、补益脾气两个方面。积食不消,痰湿内生,脾胃阳气不得升发;脾气不足,胃气难降,腐熟水谷之力弱,加重食积,两者互为因果。胃食管反流患者常见食后腹胀,自觉有物堵于胃脘不得下传,甚则有物上逆与喉,乃脾虚食积之典型症状,当以补虚、消食合而治之。夹有食积之脾虚,补益之药首选补中有通之品。白术补运皆可,即可补脾又可运脾,是脾虚夹有实邪的不二之选。焦六神曲、麦芽、鸡内金等消食药促进脾胃运化,助胃气得降。焦六神曲气味甘温,平胃气,理中焦,除酒面之食积,《本草经疏》指出其“性专消导,行脾胃滞气”。麦芽甘而微温,消食和中下气,现代药理学认为其含消化酶及维生素b,有助消化作用。鸡内金甘平,健运脾胃,善消一切食积。张锡纯言麦芽“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要药分剂》谓鸡内金“鸡肫皮入肝、脾、大肠、膀胱四经。为除热止烦之品”,二药合用以收肝脾同治之效。若是脾虚兼见胃阳不足,患者气短精神少而生热者,当以生黄芪、人参、甘草升阳除热。《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若患者阳虚甚,出现胃脘喜温、恶冷食、四肢发凉等症时,当以干姜温化中焦湿土,促中阳升发;若阳虚进一步发展,累及肾阳,则当补火助土,予肉桂、附子等温补元阳之物。

疏肝气之意即条达肝之郁气,笔者常用药物有柴胡、白芍、佛手、香附等药。肝为风木之脏,有相火内寄,体阴而用阳,胃食管反流病多与肝气内郁、阳气过亢相关。肝木性刚,如升动过度,当降不降,则发为气逆之病。故以柴胡、白芍二药合用,乃疏肝平肝的不二之选。柴胡轻清辛散,能引清阳之气从左上升,以疏调少阳之气,继而还可理肝脾,调中宫,消痞满;白芍酸寒收敛,能敛津液而护营血,收阳气而泄邪热,益养肝阴,平抑肝阳。香附疏肝理气,入血分,对于气滞血瘀之证亦有良效。若见有刺痛、舌暗、舌下静脉曲张等血瘀之象明显者,可配以莪术、丹参、红花行气化瘀。佛手在行肝气的同时善于止痛,常用于肝气不舒引起的胁肋部疼痛,配合延胡索、白芍效果更佳。肝胆气郁,湿热上炎,口苦明显者,可加郁金、焦栀子清利湿热。若湿热犯及脾胃,出现吞酸烧心等肝胃郁热之证,从《丹溪心法》以黄连、吴茱萸合用,清泄肝胃蕴热,同时辅以炒海螵蛸、煅瓦楞子等制酸降逆之品以收全功。若患者口苦反酸,面黄,小便灼热,兼见舌红脉弦,是少阳火郁之象,予虎杖、垂盆草、海金沙、车前草、郁金等药清泄肝火。若肝肾阴亏日久,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兼见饥不欲食、口干、舌红脉细弱或虚弦等阴虚之证时,予麦冬、北沙参等益养肝肾之阴,滋养脾胃之津,而不可贸然使用清泄之品。

滋肺阴之意即滋养肺之阴液,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肝气反克于肺,消烁津液,肺不堪其暴,肺阴受损,失却濡润,宣降失司而为燥咳,肺气亦不平也。是故当先滋其阴,肺阴以复,则调气易也。笔者常用五味子、麦冬、桔梗之品宣降肺气,滋养肺阴。五味子味酸,性温,降也。阴中微阳,最能添益肾水,滋补肺金,尤善润燥,虚则补其母,肾水可生肺金。麦冬味甘,性凉,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有引肺气清肃下行,统调水道以归膀胱之妙用;桔梗能升能降,能散能泄,四性皆具。两药相合,使升降濡润之中,更兼具开通之力。升降相配,以复肺主宣肃之能。

肺主气,气常则顺,气变则滞,滞则一切有形血食痰涎易生。若气机不利痰湿内生,患者常见脘痞纳呆、肢体困重、舌苔厚腻等,笔者常用半夏、苍术、厚朴,三药苦辛,凡味辛之至者,皆禀秋金收降之性,其能降胃安冲,所以能止呕吐,能引肺中、胃中湿痰下行,纳气定喘。若患者咳嗽经久不愈,出现咳声低微、食减便溏、短气乏力,多为肺气久虚,累及脾脏,为土不生金之候,此时可用培土生金之法,投以人参、白术、茯苓、白扁豆健脾益肺,以复肺气,健脾脏。

若出现吞咽不畅、胸骨后痞塞不适,则应当考虑从噎膈论治。《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云:“气滞痰聚日壅,清阳莫展,脘管窄隘,不能食物,噎膈渐至矣。”噎膈是以进食梗塞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噎膈属难治之病证,一经发现,应尽快结合西医学检查手段,查明**,争取早期诊断,进行早期对症**。

验案与讨论

张某,女,22岁,反酸1年余。当地医院胃镜提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未服用过西药**。平素学业任务繁重,常感压力大,情绪波动大。近半个月反酸症状加重,遂来门诊就诊。

2023年3月28日初诊。症见:反酸,食后明显,心烦急躁时可加重,伴有食后腹胀,食欲时好时坏,晨起口干,睡眠可,大便时溏,舌淡红苔白稍厚,脉弦细。

西医诊断: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诊断:反酸(肝郁脾虚)。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以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柴 胡9g 白 芍12g 佛 手9g

醋香附9g 党 参20g 炒白术15g

焦六神曲15g 鸡内金15g 炒山楂15g

炒麦芽15g 厚 朴9g 姜半夏9g

木 香9g 炒海螵蛸15g

煎服法:14剂,水煎,分2次服,日1剂。

14天后二诊,诉反酸及食后腹胀程度减轻,仍有心烦、口干,舌脉同前。前方加干姜3g,共14剂。三诊诉心烦急躁情绪明显缓解,反酸频率明显减少、程度不重、持续时间短,食欲稳定,大便成形,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予原方14剂继服。后门诊继续服药2个月,症状未再发作。

讨论:患者从症状到胃镜检查都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患者平素学业压力大,情志抑郁明显,反酸症状与情志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脉弦细,属于典型的肝郁之证。“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气郁结,最易横逆犯脾,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津液不得向上输布,故而食后腹胀、晨起口干,食欲受到影响;胃气当降不降,挟物反流,成反酸之证。患者食欲时好时坏、大便时溏是肝郁克脾常见的临床症状。故而**以疏肝健脾为主,用柴胡、白芍、佛手、醋香附、木香疏肝经之郁气,柴胡还可升脾胃阳气,木香又可调中导滞;党参、炒白术健受损之脾胃;厚朴、半夏合用降上逆之胃气,与柴胡合用,升降相宜,恢复脾胃气机;焦六神曲、鸡内金、炒山楂、炒麦芽促脾胃运化,开胃消食,炒海螵蛸抑酸之力强,厚朴、半夏合用可有效改善反酸的症状。二诊时患者口干无改善,苔白偏厚,考虑脾虚不运,津液输布不畅,并且有化湿之象,故稍加干姜温补脾胃。全方疏肝健脾为本,降逆抑酸为标,连续服用,症状明显呈好转趋势。

健康科普堂 胃食管反流病的防治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酸 消化酶和胆汁等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物质对食管和气道产生刺激和损伤,导致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据统计,我国有高达.亿人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其中约有多万患者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反流性食管炎,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因此,科学地分阶段管理胃食管反流病对于...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生活中应该忌吃什么?

胃食管反流病 gerd 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胸口灼热 酸味上涌 喉咙疼痛等不适症状。饮食习惯在控制和缓解病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哪些食物呢?我们来详细解答。首先,酸性食物是gerd病人应该避免的。柑橘类水果 番茄 酸奶 果汁等酸性食物会刺...

引起胃食管反流的这几大原因,你都了解吗?

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是由于胃内的胃酸 胆汁或胃液等物质反流进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的,会出现反酸 烧心 胸痛 恶心 呕吐 嗳气等症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食道下括约肌失弛缓 食道下括约肌是连接食道和胃的肌肉环,在正常情况下它会保持收缩状态,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回来。但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