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华为,欧洲国家开始不听美国的话了

2023-10-22 10:40:35 字數 1882 閱讀 8097

美国近期在欧洲各地游说,试图拉拢盟友加入其对华为5g技术的**行动。美国国务卿在中东欧访问期间,不断向当地**施压,要求他们拒绝使用华为设备;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也大肆宣扬其所谓的网络安全威胁,呼吁欧洲国家与美国同心协力。

然而,美国的这些举动并没有得到欧洲国家的响应,反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和质疑。有些国家甚至直接宣布不会听从美国的指示,而是会继续使用华为的5g技术。就连美国本土的一些**和电信商,也对华盛顿的做法表示了批评和不满。

奥地利《标准报》就直言不讳地说,“抵制华为是一场荒谬的争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更是直指美国正在搞乱全球5g计划。

cnn报道截图。

德国。德国**正考虑允许华为参与其5g网络建设,这是《华尔街**》2月19日援引多名德国**的消息报道的。

美国《华尔街**》报道的标题截图。

报道称,德国网络安全局在接受美国和其他盟友的协助后,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并没有发现华为存在利用其设备窃取数据的证据。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内政部和***的一些**和专家也都表示,他们没有看到华为有任何不当行为的迹象。

英国。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近日也认为,使用华为5g设备所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

这一表态引起了美国**的关注。cnn在18日发表评论称,“美国对华为的战争可能造成‘五眼联盟’裂痕”。“五眼联盟”是指美澳新英加五个情报共享伙伴。

新西兰。新西兰总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日前也表示,新西兰并没有将华为排除在其5g网络发展之外,并否定了去年11月新西兰通信安全局发布的“反对使用华为5g设备”的声明。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资料**。新华社记者秦朗摄)

据分析,新西兰态度的转变与其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有关。新西兰担心失去中国市场的青睐,这也引起了当地民众的不安。新西兰总理因此不得不采取措施来缓解人们的担忧。

意大利。意大利**也在近日通过其经济发展部副部长迈克·杰拉奇(michele geraci)表示,对美国禁用华为的警告持保留态度,并认为意大利使用华为不会带来特别的忧虑。

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迈克·杰拉奇。

加拿大。加拿大在禁用华为的问题上,一直没有做出明确的决定。但是,从英国和新西兰的态度变化可以看出,“五眼联盟”已经出现了裂痕,美国构建的“围堵之墙”也开始崩塌。正如cnn所说,“美国正在搞乱全球5g计划”。

而就在刚刚,美国**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

我想要5g,甚至6g能尽快进入美国市场…在这个毫无疑问代表着未来的领域,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落后于人。”

他还说:“我希望美国通过竞争获胜,而不是把更先进的技术拒之门外!”

我想要5g,甚至6g能尽快进入美国市场。这比目前的行业标准更强、更快、更灵活。美国公司必须加把劲,不然就会屈居人后。在这个毫无疑问代表着未来的领域,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落后于人。我希望美国能够通过自由竞争取胜,而不是把更先进的技术拒之门外。我们要做各行各业的领头人,尤其是在精彩纷呈的科技世界!”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谁都能看出来,特朗普口中让美国公司“屈居人后”、让美国**“拒之门外”的对象,就是华为。

华为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在18日接受英媒bbc独家采访时表示,“美国不可能摧毁华为。世界需要华为,因为我们更先进。即使他们说服更多的国家暂时不要使用华为,我们也只是把规模缩小一点。”

他还引用了一句“毛选”中的话来回应说,“西方不亮还有东方亮啊。北方不亮还有南方亮。美国不能代表世界。美国只代表世界的一部分。”

华为在欧美再次火爆?果然,美国开始下狠手!

华为作为世界第一手机厂商,近期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这次华为手机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内置的麒麟芯片回归以及卫星通话功能的加入,将华为手机的竞争力推向了新的高度,让其他西方科技巨头相形见绌。然而,华为能够再次崛起并非易事,过去几年美国的无端打压导致华为错失了夺取全球手机市场第一的机会。然而,四年后华为凭借...

欧洲离不开华为 德国与沃丰达的合作

电力作为一个世界上的必需品,是欧洲的生活和工业的关键组成部分,但中国的电力发展已成全球独特 中国式奇迹 虽然电力这一领域的发明是欧美国家的成果,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但要实现电力普及却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的成就。中国国家电网秉持 全民用上电,不落下一人 的理念,不顾艰难险阻,走出了一条被欧美国...

大V指责华为不听美国话,美国禁售4090显卡给华

近日,美国 宣布对华禁售芯片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一些媚外人士却站出来指责华为,声称如果华为好好听美国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美国 对华禁售显卡芯片的局面了。这些言论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愤怒和批评,认为这些人已经到了恨不得去舔美国人的鞋底的地步了。当消息公布后,许多网友开始谴责美国的态度。他们认为美国的做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