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暴跌后真正恐怖的后果

2023-10-27 12:10:02 字數 2062 閱讀 2580

坐了13个小时的飞机回来,看了一本10年前的书。

作者对于我们,对于美国,对于俄罗斯的预言,都相当的精准。

10年前,我们看到了坑,但我们还是毅然走了进去。

最近很多城市积极“救市”,已经感受到房地产行业的凛冽寒意。

因为有问题,所以需要鼓励。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波诡云谲的当下,怎么穿透迷雾,看清背后的规律,对我们每个普通人都有重大意义。

1.超额的债务。

我们绝大部分普通人的家庭资产都是房地产,房地产承载着我们资产升值,甚至以房养老的期盼。

但房子的背后的左手是净资产,右手是纯负债。

我们绝大部分人能够买房都需要杠杆,而杠杆的背后就是负债。

像最近出事的恒大、碧桂园,归根结底都是背后企业无法掌控的负债暴雷。

10年前,作者预言了这些房企的债务危机,大部分房企为了暴利还是扎了进去。

恒碧两家企业完全绑定了银行、**商、建筑企业、购房者。

这里面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在“负债”:

银行发放的贷款源自储户的存款,**商垫付资金提供周边产品,建筑企业垫付资金发放给建筑工人,购房者给出首付从银行借出剩余贷款。

但当恒大这一类的房企轰然倒下,带来的不仅仅是我们表面看到的冲击。

2.“跑路”的房产大v

夫子关注的很多房产大v,很多已经开始卖房落袋为安。

作为行业从业者的他们,到底在恐惧什么。

这就引申出来一个话题,高房价到底靠什么维持?

是存量财富下的击鼓传花,还是社会不断被创造出来的增量财富。

咱们房地产最脆弱和危险的地方在于,只要人们对房价持续**的预期集体发生动摇,就可能不经意间引爆危机。

春江水暖鸭先知。

作为房地产领域的弄潮儿,他们的预期已然改变。

关于未来走势,我们自行判断。

3.受冲击的保障。

类似房地产崩盘这种事儿,在美国、欧洲都曾上演。

我们耳熟能详的有美国的次贷危机、欧洲的欧洲危机。

但,我们跟欧美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实行的藏富于民,同时搭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而在我们这儿,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公共福利需要普通老百姓自行买单。

所以我们需要有维持应对风险和日常开支的高储蓄。

在房地产大涨风潮之下,相当一部分人为了资产的升值,动用这一部分甚至全部储蓄,享受到资产升值的快感。

在社保相对缺位之下,一旦房地产**,叠加经济形势下滑工作难找,带来的不仅仅是净资产的减少,还有个人债务加杠杆。

房地产**最恐怖的地方,是杠杆无限放大了个人债务,房价上升过程中的净资产变成**过程中的负资产。

同时伴随着房企暴雷、银行坏账、房价腰斩、楼房烂尾。。。

所以,我们会看到从燕郊到青山,因为买在高点,无数免费送房的个案。

当然这些都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丢失信心,信心比金子还珍贵。

一旦信心没了,真就什么都没了。

惊!A股暴跌,券商揭秘背后真相!

a 场日集体 沪指跌破点大关,成交额超过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近亿元。在跌势中,有不少板块逆市 例如锂矿 房地产开发和电力设备等板块。新能源股也有超跌 其中威力传动涨停,吉翔股份 顺发恒业 大金重工和江特电机等 也涨停。盘面上,房地产开发板块逆势 而光刻机板块则全天跌幅居前。圣龙股份则连续个交易日涨停...

房地产正“敲响警钟”!房子“白送”都没人要,竟然会变成现实?

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房子竟然出现 白送 都没人要的局面,这对于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和炒作的房地产行业,无疑是一次触目惊心的警钟。这个现象不仅让人们对目前的房产市场产生了担忧,更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现状的严峻与复杂性。房地产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支撑,对于许多人来说,买...

房地产带来的资产大转移下,县城正在步农村的后尘!

我的老家是山西南部一个小县城,我今年回了三次老家,发现县城除了多出的几栋住宅楼,其他的都没啥变化,主要街道还是十字交叉的那两条,唯一跟大城市接轨的是十字路口 位置的肯德基,但基本也失去了快餐的属性,它不会像大城市那样提前做出一批来预备,而是你点了他才做,所以基本也得等分钟。除了这个,也就剩下一个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