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资历蒙蔽理智,致使晚节难保,张廷玉的悲剧,应为今人所戒

2023-10-20 19:50:33 字數 4740 閱讀 1075

特别澄清:本文所说的“老”,并不特指年龄,而是指老资格、老资历。所谓倚老卖老,说的是倚仗着自己在某些领域的老资格、老资历,而拥有一种特殊的优越感,目中无人,不切实际,不合时宜。

在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见过或者听到过这样的人和事,例如:

单位中的某位老员工,对新同事傲慢无礼,颐指气使。

公交车上,某些老同志强行要求别人让座,不仅不知道感谢,还动辄口吐秽语。

某些人,仗着自己的资历,横行无忌,无视规则,损人利己。

老大哥”说:当年要是没有我,xxxxx 。

老前辈”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这种倚老卖老的行为,从本质上说,是人性中的自大心理作祟。当一个人,对自身历程的自豪感,超越自身修养的控制后,所释放出的狂妄自大、失去理智。于旁人看来,此人糊涂透顶,不可理喻;可怜自己却懵然无知,洋洋自得。

其结果,轻则遭人厌恶,被群体孤立;重则酿成大错,晚节不保。

今天所说的乾隆皇帝与大学士张廷玉的故事,就极好地印证了这个观点。

众所周知,清朝是满人统治的朝代。汉人要想混出点名堂,得付出比满族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和艰辛。可即便如此,在歧视和猜忌的氛围中,绝大多数汉家才俊,最终也不得不黯然归去。

所以,终满清一朝,汉族名臣寥若晨星。而这其中,最享尊荣的,当属张廷玉,因为他是清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是大学士张英的次子,康熙朝以进士的身份入值“南书房”,进入了朝廷的中枢。因其出色的才能,深得雍正皇帝器重,除了参赞军机,还掌管着吏部、户部等要职。同时,他还被任命为乾隆的老师。

雍正临终前,张廷玉成为了顾命大臣之一,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共同辅佐乾隆。为了使张廷玉能够尽心竭力,雍正遗诏中说:张廷玉死后可配享太庙

可也正因为这“配享太庙”的承诺,使得一向清醒理智的张廷玉想入非非,一错再错,晚景凄凉。

太庙:清朝皇帝的祖庙,分为三座祭殿。**主殿供奉着自努尔哈赤以下,历代君主的神龛;东祭殿由尊贵的王公配享;西祭殿由历代功臣配享。

所谓配享,就是每年除夕皇帝祭祖的时候,捎带着也祭一下东、西两殿的功勋们。尽管只是配享,于满族的王公大臣来说,也是难得的殊荣;而在张廷玉之前,汉臣中还无人有这般待遇。所以他心潮澎湃,是可以理解的。

张廷玉政治生涯的崛起,固然因其自身的才能,但也与雍正皇帝以汉制满的国策密不可分。但雍正死后,因政治生态的变化,乾隆皇帝又重新拾起了“崇满抑汉”的祖制。混迹其中的张廷玉,虽说不上饱受排挤,但得不到与三朝元老身份相匹配的信赖,是显而易见的。

公元2023年,是张廷玉辅佐乾隆的第13个年头。13年中,“首席军机大臣”的极臣之位,一次次向他招唤,而又一次次地与他失之交臂。终于,张廷玉彻底的心灰意冷了。这一年,他向乾隆皇帝提交了辞呈,以自己年老多病为由,要致仕还家。

于是,一次次的请辞,一次次的挽留,君臣二人反反复复地折腾了一年多。官样大戏演足之后,终于在次年年底,乾隆批准了张廷玉的辞呈。

如果事情至此结束,应该算得上皆大欢喜。张廷玉始于志、终于节,忠孝贤悌,不失为一段人臣佳话。

但坏就坏在,张廷玉三朝元老的资历,往昔峥嵘的光环,令他迷失心智,倚老卖老了。

辞呈批准后,张廷玉依例面见乾隆皇帝谢恩,本来就是一次例行手续,没想到却被张廷玉演成了荒诞闹剧。

谢恩已毕,临别的时候,他对乾隆皇帝说:你爸爸雍正答应我死后配享太庙,但我死以后,你们说了不算怎么办?现在外界就有这样的传言了,麻烦皇上你给我写一张凭证。

“前蒙世宗宪皇帝逾格隆恩,遗命配享太庙,……恐身后不得蒙荣,外间亦有此议论。免冠叩首,请上一辞以为券。《清史列传・张廷玉传》

……,除了倚老卖老,还能怎样评价呢?反正乾隆皇帝气的一佛出世,二佛涅槃,鼻孔冒黑烟。可自己老爹欠人家的,能怎么着?只得压着火气颁了一道上谕,写明张廷玉配享太庙。心中却说:咱们走着瞧。

谨慎一生的张廷玉,真的是倚老卖老到失去理智了。皇上正挑毛病呢,他就主动去送把柄。上谕颁布以后,张廷玉让自己的儿子替自己到宫门谢恩。

大不敬在前,怠慢圣恩于后,乾隆皇帝忍无可忍,就跟两名军机大臣议论,要传旨令张廷玉把事情说清楚。

于是,张廷玉又有机会犯了第三次错误。

按说张廷玉掌权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知道点皇帝的身边事并不稀奇。可错就错在,他太心急了。这边斥责的圣旨还没下,那边张廷玉就颠颠地跑来请罪了。如果说乾隆下旨斥责张廷玉,仅仅是想打压一下他嚣张气焰的话,那这一次,乾隆皇帝是真下了决心要收拾他。

可以理解,皇帝与两名大臣的私下谈话,这么快就传到张廷玉的耳中,你叫皇帝怎不心有余悸。

乾隆是个非常有脑洞的皇帝,对待张廷玉也不例外。不久,乾隆陆续发出多道上谕,对这件事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清史列传・张廷玉传》中,对乾隆所发上谕有详细记载,非常冗长罗嗦,其实核心意思就是有罪推定。按罪责轻重排序的话,便是:

不亲自谢恩,轻慢圣上。

当面要恩典,不信任君主。

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要说张廷玉倚老卖老是确实,可他这种程度的结党营私,不过是同乡、同年、同僚之间的相互关照,是官场的通病,根本算不上什么罪过。

但天下最难的就是跟皇帝讲道理,更何况张廷玉也没这个机会。皇帝说他有罪,群臣自然随声附和。后来总算乾隆开恩,没把事情做绝,只是捋了爵位:

削去伯爵。准许以大学士职位致仕。

死后仍配享太庙。

待罪留京,不许返回原籍。

其实与其说皇帝开恩,不如说乾隆谨慎。这次没有更加严厉的制裁张廷玉,是因为张廷玉在朝多年,根深蒂固,乾隆怕闹出乱子,等把他的党羽剔除干净,再算总账也不晚。

遭受沉重打击的张廷玉,战战兢兢,如坐针毡地在京过了一年。转过年来,张廷玉的学生~乾隆的皇长子定亲王病逝。

在这个事件中,张廷玉又一次地犯了错误:刚刚参加完皇长子的初祭,张廷玉就向乾隆上表,请求皇上开恩,放自己回原籍。

求人也不找对时候,这实在不像是老成持重的张廷玉所为。果然,乾隆皇帝勃然大怒,指责张廷玉说:你做为朕的老师,又是皇长子的老师,却无情到这种地步,还有人心吗?

试思伊曾侍朕讲读,又曾为定亲王师傅,而乃漠然无情,一至于此,是为尚有人心者乎?

不仅把张廷玉前面的罪责又旧事重提一遍,还给了张廷玉这样一个评语:张廷玉对朝廷毫无用处,我之所以容纳他,不过是因为他待的年头长了,就像座位边上的古董一样。

不过旅进旅退,毫无建白,毫无赞襄。朕之姑容,不过因其历任有年,如鼎彝古器陈设座右而已。

这与其说是谴责,不如说是侮辱了。倚老卖老的张廷玉,也实在是咎由自取,他的老资格,在皇权面前,一文不值。

顺其自然的,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殊荣,也被剥夺。

著照大学士九卿所议,罢其配享。

其后不久,张廷玉的儿女亲家被牵扯进吕留良谋反案。作为亲戚,张廷玉百口莫辩,被抄了家,财产充公。

据说,查办的**抄没了张廷玉大量的诗词和日记。乾隆皇帝一边责怪查办**,对老臣处罚过重,不应该;一边津津有味地翻着张廷玉的日记。

每当读到这节,我都有种张廷玉性命难保的忧思。

试想,谁能在几十年间,于自己的私密日记中,从不暴露一丁点对工作的牢骚,对上司的抱怨,对现实的评论?张廷玉不是凡人,他能!在这性命交关的紧要时刻,张廷玉总算展现出他一生从政的沉稳与机智,犯忌之言,绝不录于纸,出于口。

几大摞厚厚的日记,硬是没有找出一点毛病。灵台的一丝清明,保住了他的性命。

从雍正皇帝口中:“汝之功勋在疆场汗马之上”,到乾隆皇帝口中:“如鼎彝

古器,陈设座右而已”,张廷玉“华丽”的逆袭,只用了一场追求虚名的徒劳。

在其后的数年里,人们忘却了那个刚正清明、裨补时弊的廉吏;

忘却了那个精敏详瞻、悉当圣意的良臣;

忘却了那个气度端凝、临危从容的干城;

甚至忘却了,安徽桐城乡下,一位孤寂而木讷的怪老头,时时仰望天空,回忆着往昔的峥嵘。

2023年,归乡6年的张廷玉,在家中默默死去。

出乎意外,当人们选择遗忘的时候,唯一记起他的,竟然是乾隆皇帝。张廷玉死后,乾隆皇帝将剥夺的配享太庙的殊荣,又还给了他,还将其排在五阁臣的第二位。并给了他接近于公正的评价:勤慎赞襄,小心书谕,原属旧臣,宜加优恤

一番周折,于看客不过插曲,于张廷玉,却无异于灭顶之祸。一世功名,晚节云散。

世间事,有多少是、非、对、错?不过是在适宜的时机,做该做的事。如何辨别?凭理智,莫凭欲望。

老”不是问题,“老”意味着阅历、知识、智慧;但“老”更不是倚仗,过往的荣耀,有时也是伤己的利刃,这柄剑,还是放入修养的鞘中更为妥当。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愿朋友们“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用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来完善自己的修养。

与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