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气象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23-10-27 10:40:20 字數 2750 閱讀 8596

编者按:

gingko

伴随着“数字+”“创意+”“互联网+”“科技+”和“文化+”引发的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以及**深度融合理念的普及,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工具的数字媒介平台已成为“整个社会的操作系统”,呈现出“技术+艺术”“文化+传播”“新闻+信息”等跨界、复合、多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现象。基于此,市场对于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能生产、会运营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需求持续增加。

信息工程管理学院直播实训课程。

为适应行业发展及企业用人新需求,探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协同模式,信息工程管理学院的教师团队开始尝试走出银杏,拓宽视角向前探索,不断汲取省内各大高校已有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在专业升级建设过程中,摸索出一条具有银杏特色的发展道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据悉,信息工程管理学院设有网络与新**、数字**技术、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工程5个本科专业和数字**技术、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4个专科专业(方向),涉及到工学、管理学、文学三个大类,学科门类较丰富,覆盖范围广。

针对当前环境下行业用人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更好引导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制定更加合理优质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此,信息工程管理学院教师团队前往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东软学院等多所高校交流研讨。

信息工程管理学院教师团队前往西南财经大学交流研讨。

信息工程管理学院教师团队前往西南交通大学交流研讨。

信息工程管理学院教师团队前往成都东软学院交流研讨。

从参观学习到课程研讨,从专业建设到课程定位,从就业引导到精准帮扶,该学院教师团队借此契机,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思考,与多个高校教师交流分享,以“他山之石”为信管学院专业建设创新思维、积累经验,走出专业特色发展道路。

跳出自身看自身。

立足自己看自己。

与此同时,在多次走访与研讨中,信管学院教师团队还将目光从对标院校转移到自身,跳出自身看自身,立足自己看自己,邀请行业嘉宾、各大高校骨干教师赴银杏,开展更深层次专业研讨,提出“明确人才培养方案方向性、导向性问题”。此举不仅旨在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更意在培养引领行业发展的人才。

信息工程管理学院开展专业建设研讨会。

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在互享经验中进步。研讨会上,信管学院相关负责人从发展历程、专业特色以及发展短板三方面介绍了我院专业建设情况,并与行业嘉宾、对标院校骨干教师对“在智慧**时代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形成专业壁垒,走出银杏特色的专业建设之路”进行深度研讨。行业嘉宾、骨干教师认真倾听信管学院在目前专业建设过程中所面对的短板与发力方向,并各抒己见,通过交流沟通提供新思路。

信息工程管理学院邀请行业嘉宾开展专题讲座。

前方之旅与学子的成长。

同频共振。专业教学过程中,信管学院教师团队始终坚持这样一个理念:“理论是先行者,给予我们指导,但唯有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理论。”因此,无论是模块化或项目制实训课程,都始终保持与行业紧密联系,围绕“产学研一体化”的目标进行,从而让银杏学子以实践项目为依托,弥补学子在就业过程中,工作经验不足的短板,助力学子“就好业,好就业”。

信息工程管理学院实训课程。

近年发展中,信管学院与时代紧密接轨,致力于将it技术最前沿的内容植入到专业建设中,通过学科交叉融合,进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未来,信管学院还将加强综合性职业实训,引入行业前沿项目,将职业能力培养标准植入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借助实训让学生接触到行业前沿知识的同时,迅速提升职业技能。

信息工程管理学院日常课程。

行则将至,道阻且长;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打造具有银杏特色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建设与学子成长“同频共振”,信息工程管理学院专业升级建设之路的探索仍在进行,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光鲜的背后都需要汗水的浇灌,而银杏一直在路上。

供稿:信息工程管理学院。

审核:教务处/信息工程管理学院。

气象百科丨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节气释义 太阳到达黄经度时,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 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树叶枯黄,开始落叶。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 早霜 或 初霜 而把春季出现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