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造航母有多拼?从零开始,是如何凑齐600个专业 8000个厂家

2023-10-31 17:40:09 字數 5964 閱讀 8310

点击“关注”,共同**中国航母建造体系中国的第三艘自主建造的航母“福建号”即将进行海试,这一消息引发了国内外的关注。然而,建造一艘航母需要克服多个技术难点,涉及多个专业理论知识,必须有上千家厂家的参与才能完成。那么,中国是如何建立起这个庞大的航母建造体系的呢?庞大的航母建造体系背后的历史起源可追溯到2023年东欧剧变之后,原本支撑整个苏联庞大军事生产的工厂、研究部门、人才四散,导致该国有大量大型**未能面世。

2023年,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来到了乌克兰,在时任乌克兰总理的库奇马的带领下,来到位于黑海的造船厂,讨论是否可以完成因解体而耽搁的“瓦格良号”建造,并移交给俄罗斯。当时,“瓦格良号”已完成约7成工程量,俄罗斯决定支付剩余三成建造费用,希望乌克兰能尽快完成航母的建造。但乌克兰要求支付百分之百的费用,导致双方争吵不休,最终“瓦格良号”的建造被迫停止。

当时的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感叹:“想要‘瓦格良号’完工,我需要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业军事委员会缺一不可,同时我还需要9个国防工业部门的参与,设计600多个专业人员的介入,以及8000多家厂家为航母匠造提供零部件。这是一个国家才能完成的任务,而今天这个国家已经不复存在……”中国的航母建造体系的建立,源于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追求与对于***的关注。2023年,中国开始进行航母研究工作,经过多年努力,2023年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加入中国海军。

在航母建造的过程中,中国需克服多个技术难点,涉及多个专业理论知识,需要吸引大量专业的人才和企业的参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采取了多种途径,例如引进海外人才,加强军民融合,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等,一步步建立起了庞大的航母建造体系。在中国航母建造体系中,有许多企业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例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航母建造的核心企业之一,承担航母的总体设计、船体建造、装备安装和系统集成等任务。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中国造船工业的龙头企业,也是航母建造的重要企业之一,承担航母的船体建造、设备制造、**调试等任务。此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所等也参与了航母建造的重要工作。航母建造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中国航母建造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为了培养这些人才,我国采取了多种途径,例如设立航母建造研究院、引进海外专家、加强军民融合等。

此外,为了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我国也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例如设立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然而,中国航母建造体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虽然我国在技术上已经具备了自主建造航母的能力,但在某些关键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突破。此外,我国的航母建造体系还需要更加完善,例如需要改进企业之间的协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等。总的来说,中国的航母建造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需要克服各种技术难点和组织难点。

应该加强各个企业之间的协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推进科技自主创新,为中国的航母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提问:您认为中国的航母建造体系未来还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航母是成熟的工业体系和技术难点航母的建造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众多工业部门和技术难点。虽然马卡洛夫认为航母只是一种“行走的烧钱器”,但实际上,航母的建造涉及到众多行业和技术,让很多国家都望而却步。

在这方面,美国是世界上航母建造的佼佼者,其成熟的航母工业建造体系和庞大的航母队伍都是无可争议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成熟的航母工业建造体系,其中以“航母工业基地联盟”最为出名。这个联盟包含了45个州的2000多家企业,共有12万人为航母建造提供服务。这些企业涉及的行业多种多样,从核反应堆设计到钢铁材料等,甚至包括一枚螺丝钉或仪表盘。这些企业为美军提供服务,展示了自己作为军工企业的实力。完成一艘10万吨级的福特级航母,仅需要8年就可以下水。

这些企业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各司其职,最后在工厂组装完成。曾经可以和美国抗衡的苏联也同样具备这样一套航母建造体系。然而,苏联的政治体制特性使得他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马卡洛夫所说的设计不少军事工业部门,主要是立足于当时苏联的国家体制所表示的。除了美国和苏联,其他国家在航母建造方面往往望而却步,这是因为航母建造涉及到众多行业和技术难点。这种技术难点包括核反应堆设计、高科技**系统和复杂的机械设计等。

因此,航母建造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和制造成本,需要非常成熟的工业体系支持。综上所述,航母的建造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涉及到众多工业部门和技术难点。美国以其成熟的航母工业建造体系和庞大的航母队伍赫赫有名,而其他国家往往因为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而望而却步。我们应该认识到航母建造的复杂性和投入的巨大成本,同时也要思考是否值得将如此大量的资源投入到航母建造上。在军事和国家战略层面上,我们需要对航母建造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决策。

投入大量的资源建造航母是否值得,需要权衡其对***和国家利益的贡献。如果航母建造能够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那么这是值得投入资源的;如果航母建造只是一种“行走的烧钱器”,那么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考虑是否应该继续大规模建造航母。最后,我们应该看到航母建造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谋求更大的利益。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中国航母之路:从购买到自主建造中国的航母之路可谓是十分艰难,但中国始终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

上个世纪80年代,当***先生谈及中国的航母建造计划时,就明确表示需要立足于国民经济建设良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军事装备的现代化。2023年,中国从澳大利亚手中购买了一艘航母“墨尔本号”,然而这艘已经宣布退役的航母需要进行大量的拆解和修复工作。这对于当时技术难、资金不足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能拥有自己的航母,中国陆续购买了一系列的航母,其中包括了知名的“瓦格良号”。然而,在苏联解体后,想要继续购买航母已经变得十分困难,中国也开始加快航母自主研发的步伐。

在技术和人才的不断积累下,中国成功地建造出了第一艘自主研发的航母辽宁号,并于2023年正式交付海军。自辽宁号下水以来,中国的航母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23年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自主研发的航母下水,这标志着中国在航母技术方面的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相信在未来,中国的航母事业将会继续迎来新的发展。在购买航母的过程中,中国面临着许多挑战,但这也让中国逐渐积累了航母建造的经验。

在建造第一艘自主研发的航母辽宁号时,中国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了航母的顺利建造。同时,中国也在加强航母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人才的培养,为未来的航母事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中国的航母建造计划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中国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并且在技术和人才方面不断积累。相信在未来,中国的航母事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为中国的海防安全和国家的崛起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思考题】:您认为中国未来的航母事业应该如何发展?

请留言分享您的观点。我国航母事业:历经艰辛迈向自主研发、自主建造我国的航母事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历程。从痛定思痛的决策,到购买“瓦格良号”的艰难过程,再到舰艇改装和升级,我国航母事业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在2023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将“瓦格良号”成功改装并升级为“辽宁号”航母。然而,与世界一流航母相比,它的性能并不突出。但是这一历程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构建了一条相对完整的工业链条,培养了一批技术攻坚人才。

如今,随着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的顺利下水,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航母建造中走向自主研发、自主建造的道路。2023年,我国花费大量资金购买了一艘“瓦格良号”航母,然而在检查中发现一些贵重的零部件已经被拆除,导航、**航空系统等还没来得及安装上。为了解决适配度等问题,我国对这艘得之不易的“瓦格良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装和升级。

其中,位于舰首的12发反舰导弹垂直发射井就被直接拆除了,并且在中国舰船设计研究中心一比一还原了一个“瓦格良号”水泥体,主要目的是为了测试舰岛、雷达等方面的兼容性。未来航母肯定会配备相应的舰载机,为此还特别开辟了多处训练中心,用以训练舰载机的起降。这样的举措让我们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在对这艘航母进行升级改造工作了。经过十年的艰难过程,我国的航母事业在2023年迎来了历史性的突破,成功将“瓦格良号”改装并升级为“辽宁号”航母。

尽管与世界一流航母相比,它的性能上并不强,但是它的出现和建造,让我国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构建了一条相对完整的工业链条,培养了一批技术攻坚人才。其中,电磁兼容项目总负责人张硕威在003号航母建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的建设之路始于2023年。在积累了一部分经验基础下,我们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建设,并在2023年打造完成并下水,2023年宣告正式服役,前后用时仅7年。尽管这是在“辽宁号”基础上的复制产品,但是它的成功建造说明我们具有自主建造航母的能力。

这也是我国航母事业迈向自主研发、自主建造的重要一步。而“福建号”就是朝着自主研发、自主建造而去的国产航母。未来的航母建造中,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推动自主研发、自主建造。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舰载机的研制和改进,为航母的作战能力提供保障。此外,在建造航母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构建完整的工业链条。总之,我国的航母事业走过了十年的艰辛历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未来,我们有信心在航母建造领域不断迈向新的高峰。

我们应该继续加强技术攻关,推动自主研发、自主建造,在提升航母性能的同时,注重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构建完整的工业链条。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们有望成为航母建造领域的世界领先者。最后,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就我国的航母事业发表自己的看法:您对我国航母事业的发展有何期待?中国“山东号”航母 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航母建造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多个行业上都有了不俗的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们构建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依赖任何国外的**,都可以满足自己生产、维持并且升级的整套工业体系。这样的工业体系为我们的国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的军事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中国的军事实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从购买改造升级,到复刻,再到如今自主研发航母,我们中国人用40年的隐忍走出了一条曾经被誉为不可能的路。

在中国航母的建造过程中,我们发动了全国上下来自军队、民间共532家单位参与,这里面包含了国有企业、也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民营企业,甚至部分高校等科研机构也参与其中,其中近8成的企业为非军工企业。这些数据说明了我们的国家已经具备了完全的能力去承载这样一艘庞然大物的构建。航母的建造需要多个行业的协同作业,这也是中国工业体系的优势之一。我们的国家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航母建造国家,这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结果。

中国的航母建设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工业实力,更代表着我们国家在军事方面的实力。这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将来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将会越来越大。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只是我们前进的起点,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在航母建造及相关技术研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打下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技,提升我们国家在航母建造及相关技术研发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

总之,中国航母的建设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国家在军事方面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应该珍惜这一成果,加倍努力,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打造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需要吸取经验教训,在航母建造及相关技术研发领域上加强合作,积极推动创新,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前景。最后,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在维护***的前提下,更好地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业。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的问题,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航母之强 击沉美航母有多难?

航母的强大和击沉难度,远非表面所见。美国航母作为海上霸主,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的独特之处,使其成为世界军事力量的典范。航母的巨大尺寸和核动力系统,赋予其搭载更多设备和飞机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作战灵活性。先进的起降系统和通信系统,使航母具备强大的作战协同能力。此外,航母的防护设计和维修能力也使其具备极...

“核动力航母建造计划 我国海军迈向新阶段”

过去,我国海军在新型舰艇的建造中往往采取首批建造艘的模式,逐步积累技术经验。然而,针对核动力航空母舰的计划却有所不同。据分析,若属实,将直接跳过 十九号 航空母舰的建造,快速推进我国海军的舰队建设。这或许是我国海军在技术储备上的自信,也意味着我们或许已经具备了足够成熟的核动力航母建造技术。回顾我国海...

法国拥有几艘航母?该国航母的性能配置如何?

法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海洋传统和强大海军力量的国家,在航空母舰建造和运用方面也展现出了显著的实力。截至目前,法国拥有一艘航空母舰,即戴高乐号。戴高乐号作为法国海军的旗舰,是一艘重达.万吨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于年正式服役。该航母搭载了多种先进战斗机 以及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和导弹系统,为法国提供了强大的海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