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左宗棠墓被炸,王震得知暴怒,当即下令 立即恢复原状!

2023-10-27 14:45:05 字數 6837 閱讀 3670

“胡闹!谁给他们的胆子去炸墓地的?”

一声严厉地呵斥划破了寂静的办公楼,站在开国上将**面前的工作人员大气都不敢喘一下,默默地看着来回踱步的**将军。要知道此次被炸毁的正是清朝将领左宗棠的墓地,在接到消息之后,**将军震怒不已,当即在办公室就发**来。

*紧接着,**将军亲自下达批示,要求必须立即将墓地进行修缮,恢复到原来的模样。那么左宗棠的墓地因何会被炸毁?**又为何会暴怒,并要求恢复原样呢?

公元2023年11月10日,也就是大清嘉庆十七年,一个小男孩出生在了湖南湘阴的一户书香世家,这户人家姓左,循例为这个孩子取名为左宗棠,字季高。

左宗棠出生那年,距离清朝平定白莲教起义时间不长,这次爆发的起义花光了清朝两亿两**,几乎是清空了国库。与此同时,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一些中小地主无力支撑“缴械投降”,纷纷宣告破产。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不堪、清朝无银、百姓无地的窘迫。

*源于网络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虽然是个教书先生,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也就算能够勉强维持这个家的生计。左宗棠之上还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算上左宗棠的父母和祖父母,左家这十余口人依靠祖上留下来的数十亩薄田,勉强度日。丰收的年份还好些,遇到灾年就填不饱肚子了,需要糠饼草皮来充饥。

生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让左宗棠小小年纪就意识到了国运不济,需要改变的残酷现实。从那时起,“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左宗棠传奇人生就此拉开序幕。

天资聪慧的左宗棠喜欢读书,并且阅读广泛,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书,他都爱不释手。同时在两位哥哥上课的时候,左宗棠也喜欢搬个小板凳,在一旁“蹭课”

在他五岁那年,大哥左宗棫十七岁,二哥左宗植十三岁。

左宗棠故居有一次,父亲辅导两位哥哥《井上有李》时,问了一下:“二桃典故出自何处?”两位哥哥还在思索的时候,左宗棠脱口而出:“《梁父吟》中‘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并且略带挑衅地反问:“这还用得着想吗?”这一句反问,足以将左宗棠骨子里的自信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后,左宗棠拜访名师,利用一切机会借阅书籍,通过广泛阅读,慢慢搭建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考验和磨难,使得理论知识日渐成熟。

在清朝,参加科举考试走向仕途,是无数书生报效国家,实现远大抱负的重要通道。在这个过程中,书生们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过童生试的叫秀才,考过乡试的叫举人,考过会试的叫贡士,最后状元就是通过殿试由皇帝钦点。

*源于网络道光六年,即左宗棠十四岁的时候,他参加了童生试,长沙府试排名第二位,正当他踌躇满志备考院试,准备摘得秀才称号的时候,传来了母亲病重的噩耗。左宗棠不得不放弃考试,疾奔回家照顾母亲。

殊不知,左宗棠这一走,再提考取秀才之事,竟是六年后了。原来,当左宗棠赶回家不久,母亲看到了思念已久的儿子后,便安心地离开了。

给母亲守孝三年后,左宗棠本来准备再入考场,结果正所谓造化弄人,左宗棠的父亲在这一年也亡故了。左宗棠考秀才之事,只得往后再延三年。

六年的时间,已经二十岁出头的左宗棠算了一下,如果自己再去参加童生试,一路升级打怪,想要金榜题名、大展宏图那可真是遥遥无期。

*源于网络一向志存高远的左宗棠彻底坐不住了,想到了一个捷径。他四处借钱,凑了108两银子,走上“交易路线”,捐了个秀才名号,左宗棠头顶这个买来的秀才,起身去长沙考举人。考取过程虽一波三折,但结果很美好,考中举人,可以进京参加会试。然而,这次进京,等待左宗棠的又是六年的艰辛和失落。

在这六年里,左宗棠共参加了三次会试,每次都与金榜失之交臂。这对左宗棠的打击还是很大的,然而,在现实面前,左宗棠选择了暂时向现实低头。他决定回归家庭,重返山田,在不忙的时候,读书论典,依旧忧心天下。

*源于网络在此期间,左宗棠对地理十分感兴趣,潜心研究地理后,甚至重新绘制了一张地理图本。连左宗棠都没有想到,正是自己涉猎广泛,为他日后带兵打仗做了充分的准备,而生活的磨难,也铸造了左宗棠坚韧的品质。

乱世之下,危机同在。这一次,上天将机会留给了左宗棠。左宗棠虽然三次落榜,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广结良师益友,自身的才华让其在当时小有名气。

但左宗棠的人生转折点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与太平军交战中,面对清军被困城内,战事的天平向太平军倾斜之时,左宗棠以炮声火海作为掩护,用绳子将**运送到城内被围困的清军手中,力挽狂澜,改变了清军的被动地位,影响了战局的发展,为清军镇压太平军立下汗马功劳。

*源于网络从那时起,左宗棠就得到了清朝内重要军机人物的赏识,从此他终于登上了可以施展拳脚的舞台。

2023年,英国垂涎新疆地区富饶的资源已久,但碍于面子并没有大举进攻。于是,英国转而支持阿古柏冲在前面,入侵新疆。

与此同时,沙俄看到阿古柏占领新疆后,打着帮助清朝驱赶阿古柏的名义,出兵攻占了伊犁,结果沙俄非但没有归还伊犁,甚至宣布伊犁归入沙俄领土,同时还承认了阿古柏侵占新疆的合法性。尝到甜头的沙俄想要如法炮制,这次他们看上了乌鲁木齐。

清朝一听说沙俄要帮助夺回乌鲁木齐,立马坐立不安。然而,在朝廷上,各路人马为了此事,还分成了两派,即海防派和塞防派。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派,上书出兵收复新疆。

阿古柏对于深受林则徐影响,并潜心研究过地理的左宗棠来说,深知新疆是中原的大门,新疆一旦失守,列强入侵中原将如入无人之境。到那时,清朝将面临列强从陆地和海上的双面打击,后果不堪设想。

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派,则主张将有限的银子用于打造北洋舰队。双方一时间争执不下。慈禧深知清朝的海军力量薄弱,在与列强几次的海战均已溃败告终,割地赔款的同时,对于列强的恐惧是有增无减。

而慈禧和李鸿章有相似的想法,如果列强攻破天津港,北京将直面列强的入侵,所以慈禧虽然心里偏向李鸿章的海防策略,但也不好直接表态支持谁。于是,她嘴上说着双方都支持,但却将大部分的银子给了李鸿章去打造北洋舰队,给左宗棠只留了500万两银子收复新疆。

*源于网络左宗棠看着这区区500万两银子,苦笑不已,喃喃自语:“这点银子,恐怕我这人马还没到新疆就花没了。”没办法,左宗棠只好自筹军费。在胡雪岩的帮助下,左宗棠向洋人银行借了1375万两银子,向华商借了846万两银子。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左宗棠专挑利息最高的英国汇丰银行借款,面对堪称巨额的利息,中国人还没愁,却把英国人吓坏了。汇丰银行生怕左宗棠战事失败,高额利息收不回来,于是游说英国,让其不要掺和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役中。结果,左宗棠还未出师便用利息解决掉一个敌人。

银子的事情解决后,左宗棠开始着手准备人马,可谓是应征尽征。清点完后,总人数在七八万左右。由于此次进新疆路途遥远,左宗棠留下身体不好的士兵,在后方做后勤工作,准备粮草,还有一些本来就不太愿意出关打仗的士兵,左宗棠也不勉强。最后,左宗棠筛选出精兵强将共2万余人,奔赴新疆,准备收复领土。

左宗棠至于士兵们的军械供给,一方面由左宗棠创办的甘肃制造局就地生产补给,另一方面在上海的采运局协助采办并转运过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场仗该怎么打?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左宗棠认为必须先要安定内部,先解决阿古柏和盘踞在乌鲁木齐的沙俄军队,之后才能够与沙俄谈收回伊犁事宜,于是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的策略。先攻占资源比较丰富,且阿古柏势力比较弱的北疆地区,再攻占南疆的克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等地。

同时采取缓进急战的策略,左宗棠要求手下严格执行,绝不打无准备之仗,但是,一但开始行动,就要速战速决,绝不拖战。

*源于网络2023年4月7日,左宗棠自抬棺材从兰州移营到肃州,准备按计划发起进攻。2023年7月打响收复新疆的第一枪——古牧地之战,随后,清军按计划攻下乌鲁木齐、玛纳斯,随后准备进入南疆。2023年11月,双方暂时休整,左宗棠根据敌人的情况重新调整部署了收复南疆的安排。

2023年4月14日,经过充分的准备,清军开始向南疆进军。在先后攻下吐鲁番、阿克苏、乌什、喀什噶尔等地后,清军一鼓作气于2023年1月2日,收复和阗。至此,历时近两年的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宣告结束。

此次战役意义重大,粉碎了英国和沙俄列强侵占新疆的野心,打击了列强的嚣张气焰,维护领土完整的同时,暂时缓解了列强进一步吞噬我国领土的企图。收复新疆的胜利,也为在新疆设立行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我国开国上将**率兵进军新疆的路线,就是当年左宗棠西征走过的路线。相同的路线,同样的大获全胜,历史在两个平行的空间有了重合。**将军曾盛赞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劳不可泯灭”

2023年9月5日,74岁的左宗棠在福州病逝。临终之时,左宗棠口授遗折,感恩朝廷知遇之恩,对目前动荡时局表示担忧以及不舍,对未能看到清朝再次强大而不能瞑目。在遗折上,左宗棠给了光绪帝诸多富强之策和劝勉。

听闻左宗棠离世的消息后,慈禧太后久久不曾说话,她心里自然知道,左宗棠的离世对清朝来说,损失太大了,往后面对列强的入侵,已经不会再有人像左宗棠那样英勇站出来迎敌,大清朝的命数随着左宗棠的离世,即将要画上句号。

慈禧太后所以,慈禧太后下令,追赠左宗棠为太子太傅,赐予其最高的葬礼规格,命湖南及其他各省份修建祠堂以纪念左宗棠。左家后人遵照左宗棠的遗嘱,将其安葬在家乡湖南长沙跳马镇白竹村。左宗棠的亲人在该村找到了该墓地的佃户黄佑春,将守墓的责任交给了他,并承诺会给予一定的报酬。

最开始,黄佑春定期还能收到银子,但是当时的时局的确动荡,不久黄佑春与左家后人也失去了联系。从那以后,黄家人再没有收到过守墓的银子。但是从黄佑春开始,黄家代代自愿为左宗棠守墓近132年,这百年的时间不仅经历了朝代的更迭,而且更考验了人心。

新中国成立后,黄志清作为***守墓人从来没想过,家族世代守护的左宗棠墓会以被破损的结局而落下帷幕,其背后的原因,是令人痛心疾首的。

左宗棠墓事情起因于2023年,当地为了修路,来到村里实地考察,认为左宗棠的墓地占地面积太大,为了不影响交通,经当地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将左宗棠的墓一分为二,在墓地中间修建了一条公路。这还没完,两年后,也就是2023年,这次当地**要在此处修桥,研究结果却是打着就地取材的旗号,想着借此机会,炸掉左宗棠的墓。

据当时在场的村民回忆,施工队带来的炸药足有一百多斤,布了几十根雷管,随着响彻天空的**声后,浓烟四起,待浓烟消散后,墓室被炸开了一个大洞,墓地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众人见此情景蜂拥上前,原本大家认为以左宗棠的身份,随葬宝贝肯定不会少,结果这个墓室空空如也,在场的人将墓室翻了好几遍,除了早已破烂不堪的衣物外,也就找到一些不值钱的辟邪首饰。

左宗棠价值最大的算是墓主口内发现的一小块玉石,最后这块玉也不知道被谁拿去了。毫无收获的这帮人骂骂咧咧地走了,留下残破不堪的墓地,在寒风中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

炸毁墓地的时候,黄志清正在田里干活,虽然听到有**声,但也没当回事,回到家后,才从母亲口里听说了左宗棠的墓地被炸毁的消息,马上跑到墓地查看情况。

最令黄志清气愤的是,这帮人甚至连左宗棠的遗骸都没有放过,就这么散乱一地,而代表了左宗棠遗像的石像生更是被推翻在地。黄志清不敢白天修墓,只能等到了晚上,借助月光偷偷地把左宗棠的尸骨重新整理好,把土填平,又磕了几个头。

左宗棠墓地被炸毁的消息,不久便传到了**将军的耳朵里,**将军听后雷霆震怒,当即一拍桌子大喊:“胡闹!谁给他们的胆子!”

*作为同样驻守在新疆的将领,**将军对收复新疆,巩固海防有突出贡献的左宗棠很是惺惺相惜,在听闻当地**不作为,居然以墓地材料来修建桥梁,当即将这一情况上报到有关部门。

随后,在**将军的关心下,长沙有关部门着手重修了左宗棠墓地,并在2023年的时候,将左宗棠墓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才让英雄先辈得以安息。

左宗棠生长在动乱的年代,却始终不忘初心,富强国家,驱赶列强。如今的盛世,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

2023年,左宗棠要制服叛军董福祥,部下刘松山怒斥 我真是眼拙

董福祥 一个伟大的英雄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雄人物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故事。董福祥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出生在年,那个时代,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西方列强肆意侵略,中国的疆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侵蚀。而这个时候,董福祥从尘埃中崛起,为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而战。董福祥的父亲是一位武馆老板,也是一位武...

左宗棠 借债战争的奇才

点击关注!今天,我将要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左宗棠的故事 他如何借钱打仗,收复了新疆,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世纪末期,中国正面临着殖民侵害的威胁,而清朝 财政困难,无力应对局势的恶化。在这个背景下,左宗棠创造性地采取了借债战争的战略,他挑选利息高的外国银行,成功地筹集到了大量的贷款,...

左宗棠的对联 智慧与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它以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的方式表达思想,是一种字句相对应的艺术形式。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都会贴上一副副对联,以增加节日的喜庆。对联已经传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时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他以其才华横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