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突增?背后原因有3点

2023-10-20 22:00:49 字數 1491 閱讀 5748

近日,全国多地医院如北京和上海等地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数量明显增加,“支原体肺炎”也成为了热搜词汇,不断刷屏!

事实上,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种非典型病原。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主要导致支原体肺炎,主要症状有2个:咳嗽和发热。一般咳嗽比较剧烈,而且持续时候比较长,在发热退后咳嗽还可能继续1-2周。发热则为中高热,如果持续发热,则可能感染较重。

但肺炎支原体感染其实并非新鲜事,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通常在秋冬季爆发,但今年的爆发时间提前,且患者数量较往年明显上升。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突然增多了?

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突然增多的原因有3点

1)疫情3年导致“免疫负债”

有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低流行率可能导致儿童对肺炎支原体的免疫力降低,形成所谓的“免疫负债”。

免疫负债”是医学上的一种通俗形象表述,也可称为“免疫差距”,它指的是人们长期低接触某种特定病原体后,导致病原体免疫刺激不足,从而形成易感人群增加的现象。

在3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倍加警惕,出门戴口罩,随时随地消毒,几乎没有机会接触肺炎支原体,这导致了易感人群的增加。

如今疫情放开,人们再次接触肺炎支原体时就会出现免疫过激反应,从而导致暴发流行。

2)疫情放开后人们防护意识松懈

和疫情期间个人防护意识的极大增强相比,疫情放开后,情况戏剧性反转,如今大街上环顾四周,甚至很难找到戴口罩的人。

同样,对环境方面消毒、通风也没有之前那么重视,这些无疑也会增加肺炎支原体感染扩散。

3)疫情后医疗机构病原体检测手段增多

新冠疫情后,各级医疗机构检测病原体意识增强以及检测手段增多,这也导致支原体肺炎感染更多被诊断出来,继而统计结果呈增多趋势。

目前,支原体肺炎没有可针对性预防的疫苗,**上首选药物是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虽然阿奇霉素不需要进行皮试,但它并非无***早在2023年5月,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与其他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相比,有糖尿病或心脏病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可能会导致更高的猝死风险。虽然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少数患者身上,但该报告强调,对于这类患者,使用阿奇霉素可能会带来过高的风险,因此医生应考虑改用其他抗生素。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支原体感染后可能有类似感冒的症状,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感冒类药物,防止药物成分叠加(重复用药)以及多种药物之间发生不良相互作用,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用药方案。

儿童肺炎“黑云压城” 支原体感染爆发,阿奇霉素需求激增

支原体肺炎今年来势汹汹 专家解读。一场突如其来的 支原体肺炎 疫情,在近日的中国多地儿童中爆发,不仅打乱了无数家庭的生活节奏,更将 阿奇霉素 这款抗菌药物推上热搜。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印发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 年版 数据显示,支原体肺炎已成为我国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从北方...

支原体肺炎今年来势汹汹 专家解读

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病例增多,专家呼吁理性对待并加强防护。自今年以来,一种被称为 肺炎支原体 的呼吸道病原体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多地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儿童尤其是岁及以上的儿童是这种肺炎的主要感染群体。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大内科副主任印根权教授介绍,今年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比往年更高,门诊...

专家解读 支原体肺炎今年来势汹汹 是否会造成广泛传播

今年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较往年更高,特别是在儿童群体中更为常见。根据最新的诊疗指南,支原体肺炎是我国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不一定会得肺炎,但如果不及时 的话就会从上呼吸道传播,容易在幼儿园 学校等人员密集环境中发生。支原体肺炎今年来势汹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