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之歌丨杨浦百年 工业印迹

2023-11-16 15:30:04 字數 3344 閱讀 2412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亦是工人作家驰骋中国文坛的鼎盛时期,而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队伍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中,管新生、管燕草是近期上海作家队伍中创作激情高涨、作品迭出的一对父女作家。

人是历史的产物,在时间中定位自我,靠记忆走向未来。他们是亲历者,他们是见证者,他们是建设者,他们是参与者。从城区文脉到红色工运,从百年兴业到工匠制造。从保护传承到活化利用,从历史记忆到人文情感。

19位讲述人,绘就12部《口述历史》生**景,他们以各自不同的经历和视角,深情回顾、深刻感悟、深远展望工业时代的家国情怀、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变迁。在你眼前,一幅由“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发展绣带”的工业印迹、滨江传奇、蝶变长卷即将徐徐展开!

为进一步加强工业遗产非物质遗存的抢救保护力度,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等一批曾在杨浦滨江生活工作的老劳模、老职工代表,参与滨江开发、规划的资深专家学者代表,以及建设者代表,以亲历者“口述历史”的方式,用镜头语言展现杨浦工人阶级的蓬勃奋进、百年工业的峥嵘岁月,汇聚成12集的“杨浦百年·工业印迹”系列专题片,多视角呈现杨浦滨江的岁月变迁、涤岸之兴。

本系列专题片由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员会、上海市杨浦区人民**联合出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指导,今天推出第七集《工人之歌》,由作家父女管燕草、管新生为你娓娓讲述工人文学创作的故事。

“我从2023年进厂,40年就在这个工人群体里面生活工作,我熟悉的就是这批工人,和他们有感情的,有感觉的也是这些工人,所以我们的作品定位就定们在写工人这个群体。”2023年10月,管新生在上海出生。2023年,初中毕业分配进上海铝材厂。成为工人,描写工人,管新生用上了自己的一辈子。他被上海市总工会命名为“上海工人**家”,跻身十大工人艺术家之列。

阅读管新生不同时期创作的工人**,就如同欣赏一幅波澜壮阔的工人群像画卷。其中长篇**《工人》尤为典型,生动展现了近百年上海工人阶级的成长与发展。

艺术**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工厂是管新生的创作大本营,说起当年铝材厂的从业经历,管新生侃侃而谈,记忆犹新:“72度,我们就在72度的高温下干活。那个汗是从头顶一直流下来,衣服全是潮的。”如此艰苦卓绝的工作环境下,管新生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地进行着高强度的作业。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便拿起笔,不知疲倦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写作之中。

女承父业。出生在八十年代的女儿管燕草,对写作这件事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也没有意识到要去传承我父亲的写作事业,我只是说我喜欢,我觉得做这件事情让我快乐,那么我就会去做这件事情。”

管燕草,现任上海淮剧团分管业务的副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编剧。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拥有艺术硕士学位的管燕草,没有做过一天工人,但工厂曾是她生活的环境,关乎成长,关乎她对世界的认识。

从记事起,“‘沙沙沙沙沙’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管燕草每每深夜从梦中醒来,惺忪的睡眼里总看到父亲伏案写作的身影,这些勤恳创作的日日夜夜,也鼓舞了她走上写作的道路。父女俩耗费12年心血,出版长达百万字的长篇**《工人》,之后两人又历经6年修改,最终将新版定名为《百年海上》。“缺失工人命运的海派文化是不完整的。”从《工人》到《百年海上》,父女俩想用这部作品,为自己的这句话作注。

一个作家的成长经历对其创作是有极大影响的。谈到为什么写工人,写工人新村?从小在弄堂房子生活的管燕草表示:“我觉得工人新村,在杨浦的这个目前的发展来说,它完全是一个与时倶进的建筑,或者说与时倶进的这样的一个群体。”而父亲管新生对工人新村的由来更是如数家珍:“工人到2023年都是没房子住的,上海的工人是没有住房的。共产党解放以后首先就想到这个问题了。”在老一代领导人的重视支持下,工人新村的设计建设还深入考量了周边配套设施,重点聚焦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你看杨浦的工人新村,全部在大学边上。”

如今,从工人新村到焕新空间,在不断流淌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人薪火相传。相比父亲,管燕草不仅是一名作家,身为国家一级编剧、上海淮剧团的副团长,20余年来还不遗余力地推广淮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认为,改造转型成功的杨浦老厂房成为淮剧的创新舞台,只有将富有代表性的工人作品节选出来植入到演艺新空间,使传统的戏剧以独特的时尚气质贴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与需求,才能从骨子里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再创时代辉煌。创作无止境!两代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书写着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华章。

“杨浦百年·工业印迹”

系列专题片目录

上海杨浦这里有最权威的新闻资讯,这里有最经典的文化传承,这里有最新鲜的生活信息。

1363篇原创内容。

**。文字/**闻吕。

编辑:李玲。

*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百年工业 杨浦纺织华丽转变

原文标题 杨浦百年工业的沧桑巨变。原文内容 杨浦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从世纪年代开始,杨树浦路一带相继建设了杨树浦水厂 上海机器造纸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等工业企业。到年,区域内已有家外资工厂和家民族工业企业,其中轻纺工业呈现规模化发展。此外,杨树浦的棉纺织业还涉及针织 毛纺织 染织 染练...

百姓看联播丨百年工业文明握手“诗和远方”

最近的 河北新闻联播 报道,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公布,河北两景区入选。这其中一家就是唐山市启新水泥工业旅游区。年,在洋务运动中,由中国建造的第一座水泥厂 启新水泥厂就坐落在这里。中国第一台水泥窑在这里点火,中国第一桶水泥在这里诞生。而现在的旅游区就是由启新水泥厂的核心区改造而成的。这里是 复原...

杨浦如何打造新时代“职工之家”?他们畅所欲言

近日,杨浦区总工会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专题宣讲会。与会工会干部和职工结合下阶段工作,就推进全国工会十八大精神落地见效畅谈发言。工会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涉及职工维权服务和工会领域的法律法规制定。杨浦区法律服务工会副主席 杨浦公证处副处长蔡煜深表认同。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