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十大名将的封神之战,诠释了何为武人的荣耀

2023-11-07 18:40:33 字數 5765 閱讀 8844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其中勇烈过人的英雄豪杰多不胜数,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其中最为耀眼的十场封神之战。

吕布从出场就一副英雄气概,只因其持戟在侧便让董卓不敢与丁原放对,而当吕布去而复返,跃马而来时,一向以力大著称的董卓甚至都不敢迎战,选择了避其锋芒。

然而随后的剧情发展让人大跌眼镜,为了金银财宝、富贵荣华以及那日行千里的嘶风赤兔,吕布轻易被李肃说动,杀死义父丁原,投到董卓麾下,从此开启了为虎作伥的人生。

尽管前期的铺垫让我们知道吕布绝非泛泛之辈,但由于没有具体展现,所以他的本事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无从得知,直到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汜水关告破,吕布才于虎牢关迎来了书中首战。

方悦、穆顺被秒杀,武安国十合被斩断手腕,号称“白马将军”的公孙瓒数合便被杀得遮拦不住,回马败逃,眼见吕布方天画戟的戟尖就要够到公孙瓒的后背了,张飞一句“三姓家奴”成功拉走了仇恨。

与张飞一战,不同版本描写的略有差异。流传最广的毛本为二将五十合不分胜负;嘉靖本没有交代回合,只是说众诸侯见张飞枪法散乱;还有的版本是张飞枪法散乱后大吼一声,战五十合不分胜负……无论怎样,总之刚刚在汜水关因温酒斩华雄而扬名的关羽拍马助战了。

关羽是何其骄傲的一个人?如果不是三弟有性命之虞,相信他绝不会放下身段与人联手,然而即便关公加入,二将合力三十合依旧难以奈何温侯,直到刘备助战,吕布才因难敌三将而败走。

吕布虽然败了,却因此一战一举奠定了天下第一的武力地位,这是书中唯一一次超一流大将联手作战,然而吕布硬生生挡过三十合,足以证明略胜其他诸将一筹的硬实力。同时吕布也开创了一个特例——古典战争**中唯一凭借败绩奠定第一人地位的武将。

就武将圈来说,如果说同为超一流的吕布一枝独秀,那么在吕布死后,其余诸将便呈现出群雄争霸的局面,谁能够问鼎天下第一永远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然而有一点不可否认,便是被后世尊为“武圣”的关羽关云长必然是这宝座的有力争夺者。汜水关温酒斩华雄让世人记住了关公之名,而后随刘备多年征战,让其知名度越来越高,直至白马之战达到了巅峰。

曹操与袁绍的北方争夺战起于白马,河北第一猛将颜良率军十万与曹军展开厮杀,首战刀斩宋宪、魏续,二十合力挫徐晃,令曹军诸将栗然,不得已下,曹操只能接受程昱的建议,请出了不愿启用的关云长。

在孤傲的关公眼中,宛若金甲天神的颜良不过插标卖首之徒,而雄壮的河北士卒更是成了所谓的土鸡瓦犬。相信听了这些话,无论曹操还是其麾下将领,多少都是有些不满的,毕竟就是这插标卖首之辈打得自己灰头土脸。然而关公很快用事实证明,自己绝非夸夸其谈的嘴炮,一切尽在掌握。

侧坐赤兔马,倒提青龙刀,单骑直冲河北军阵,无论颜良还是河北士卒都不会认为这长髯大汉是来交战的。于是乎军士如波开浪裂,让出了一条路,而颜良见这相貌打扮和刘备托自己寻找的关公一般无二,也未做交战准备,刚要开口问话,不想关公依靠赤兔马的速度已经杀到眼前,手起一刀将颜良刺落马下,接着迅速斩其首级而走。

一切电光火石之间,当河北军士反应过来,关公已经带着颜良的首级回阵了。有人说这不属于常规斗将,难以证明关公的武艺。不过就情节或者说书中人物而言,大家看到的只有结果。关公于十万军中来去如风,秒杀颜良,不仅武艺绝伦,更是勇气、战术等多方面结合的成功,称其一战封神,毫不为过。

低调沉稳,谦逊谨慎,相貌堂堂,忠勇无双……若是在《三国演义》的所有人物中评选近乎完美之人,赵云必定榜上有名。

或许也正是因为低调的性情,使得赵云相对关张声名不显,磐河之战以少年之资战平文丑,枪刺麴义,突围冲阵,如入无人之境,差点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穰山之战,战平许褚,挑杀高览,击退张郃更是奠定了其超一流武将的地位,但是这一切似乎并没有提高赵云的知名度,直到刘备携民渡江,于长坂坡被曹军追上,赵云才真正进入世人的视线。

负责守护刘备家小的赵云与世子和两位夫人失散,这让他深感万死难辞其罪,于是乎纵马回身,迎着八十三万曹军而去,先后于乱军中救出甘夫人、糜竺、简雍,将小阿斗系于怀中,开启了大杀四方的封神之旅。

说起来,**中武将杀士卒似乎很容易,实则这一战千难万险,赵云一度被张郃追击跌落陷坑,若非阿斗龙气相护,红光乍起,白马一跃而出,怕是赵云就陨落在曹军的人海之中了。为了怀中的小主人,为了刘备的知遇之恩,几乎重获新生的赵云摒除一切杂念,挺枪挥剑,于数十万大军中往来冲突,杀得曹军将士人仰马翻。

在高地观战的曹操被勾起了爱才之心,遍问左右,竟无一人识得赵云,还是曹洪飞马下山问话,常山赵子龙之名才从此响彻天下。而曹操为了收赵云为己用,还特意交代不可放冷箭,一心只要生擒,不想却因此助了赵云一臂之力,最终使其突围而走。

书中最精彩、最热血、最巧妙的刻画大概就是当阳长坂之战赵云与张飞的无缝衔接。赵子龙在长坂坡大杀四方,虽一举名动天下,但个中苦楚只有自己清楚,当其杀出重围时已近力竭,直至当阳桥见张飞立马持矛,才终于放下心来,而二人的精彩演绎也在桥头正式完成交接。

曹军的先头部队由文聘率领,见张飞单枪匹马,心中生出莫名的疑惑,谨慎的文仲业未敢前进,驻马等候大军。

很快,曹操率大军赶到,同样被眼前的诡异情景所震慑,加上桥后树林中烟尘四起,更让多疑的曹操认为“事出常态必有妖”,可以说此刻的曹军将士多少都有些疑神疑鬼,而张飞随后的连声怒喝则彻底成了他们的催命符!

燕人张飞在此,谁敢决一死战?”“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如同炸雷般的怒喝令曹操身旁的夏侯杰肝胆俱裂,死于马下,这也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曹操的带头下,大军齐齐回身奔逃,凸显狼狈的同时也衬托出张飞的举世无双。

号称“神威天将军”的马孟起在得知全家被杀的消息后悲愤交加,遂与父亲的结拜兄弟韩遂联兵攻打曹操。

双方于渭水展开交锋,大将于禁**合便被杀得遮拦不住,名将张郃二十合大败而走,马超率领西凉铁骑直冲曹军,曹操见兵锋难当,再度牵头败逃,这一下大军算是彻底崩溃,马超率军痛打落水狗,杀得曹操溃不成军。

为了给全家报仇,马超纵马死命追赶,逼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无比话说曹操虽然败仗打得不少,但把他逼到如此程度的绝对凤毛麟角,要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若不是万不得已,谁会把胡子割掉?这一战马超打出了威风,而曹操再度沦为背景板。

天生神力又能驱虎过涧的勇士,七八个人扶不住的大纛,典韦一只手就擎得住,另外典韦的双铁戟重八十斤,在书中仅次于关羽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

自从被夏侯惇挖掘投效曹操,典韦便成了曹孟德的忠实卫士,有他在,多疑的曹操也无比安心。濮阳之战,为了救出曹操,典韦屡次冲入遍地大火的城中寻找,还以一敌四,击退了吕布麾下的四员健将,这期间一向以“一力降十会”示人的典韦还秀了一把飞戟绝技,让人知道这看似粗犷的威武汉子原来技艺也如此出众。

宛城之战,由于曹操这个老色胚圈圈了张绣的婶婶,致使不堪受辱的张绣降而复叛,为了以防万一,命部将胡车儿提前灌醉典韦,盗走其双戟,以策万全。

深夜之中,张绣军突然发难,猛然惊醒寻不见兵器的典韦不敢怠慢,只身挡住辕门,浴血奋战,短刀、长刃,捡到什么就用什么,最后甚至抓起两个敌军士卒做兵器,直战至赤手空拳,斩杀敌军百余人,最终在前后夹击下,惨遭长枪、乱箭戳射而死。

典韦虽死,却为曹操逃生争取了宝贵时间,并且用生命完成了空前绝后的厮杀,虽死犹生!

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

纵观全书,论冲阵突围唯一能与赵云比肩的,只有后三国时期堪称第一战将的文鸯。

其实文鸯并不是正规姓名,他原名文俶,字次骞,小名阿鸯,也就是说文鸯和刘阿斗、曹阿瞒是类似的称呼,当然了,这不重要。很多朋友读《三国演义》时,随着耳熟能详的文臣武将陆续谢幕,到后期多少有些看不下去,而文鸯便是后期为数不多的精彩,他在乐嘉城大杀四方的表现某种程度上也算留住了部分读者。

先是踹营惊死司马师,接着又在敌军中往来冲杀,在体力严重受损的情况下五十回合战平后期的武力标杆邓艾,最终突围时,身后尾随的百余敌将皆被其气魄武技所震慑,只能眼睁睁看着文鸯拍马而去,其光芒足以和当年战长坂、破汉水的赵云相提并论。

张辽此战与其他人有所不同,诸将靠的除了气势、勇气,更多是高强的武艺,而张辽除了这三点还有严丝合缝的布局与超强的统率能力。

众所周知,曹操的宗室大将有不少可堪大用之人,因而其麾下常分为宗室将领与外姓将领。赤壁大败后,曹操退回北方,而与东吴的前线阵地便交给了张辽,张辽也因此成为曹魏三位封疆大吏中唯一的外姓将领(另外两位是夏侯渊和曹仁)。

另一方面,东吴在赤壁大胜后多少有些膨胀,具体说是孙权飘了,他不认为以张辽的那点人马能阻挡自己的兵锋,即便有李典、乐进为助力也没用,于是挥军十万北上,试图一举攻破合肥防线。

而张辽则在此系列战中将一位将领具备的一切优秀素养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先是跟与自己不睦的李典摒弃恩怨,同仇敌忾;接着将计就计射杀东吴名将太史慈;最后以八百士卒与东吴十万大军于逍遥津展开决战,杀得江东将士丢盔弃甲,连孙权本尊都差点被擒。

八百破十万的神绩不仅让张辽一跃成为汉末三国顶级名将、猛将,更是让孙权得到了“孙十万”之名,张辽自己则从此威震江东,江东小儿闻张辽之名夜不敢啼,因而衍生出“张辽止啼”的典故。

若是不论武艺高低只说猛,夏侯惇绝对在书中名列前茅,早期更是堪称曹操麾下的武力担当。拦吕布,挡关羽,战赵云……总之尽管硬实力上有差距,但夏侯惇从不畏惧,当然了,若说封神之战,还要数支援小沛时的“拔矢啖睛”。

当时刘备已无力抵御吕布,曹操便派夏侯惇领军先行一步救援。夏侯惇在两军阵前与“陷阵营”统领高顺酣战四五十合,高顺不敌而走,夏侯惇拍马紧追,但是他没发现,在暗处,曹性的箭已经瞄中了他。

弓箭出,射中了夏侯惇的眼睛,若是换了旁人大概率重伤落马,甚至很有可能重伤不治,就此身死。然而夏侯惇不仅一把将弓箭拔出,还对着连带而出的眼珠大叫一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一口吞下。此举震得两军将士目瞪口呆。然而这还没完,夏侯惇不顾剧痛,拍马直取曹性,结果早就被震麻了的曹性没给出任何反应,被一枪刺死。

从此,夏侯惇成了别人口中的“盲夏侯”,对此元让颇为恼恨,但是在我看来,这并不见得是讽刺,反而是大家对其壮举刻骨铭心记忆的一种表达方式。

作为江东之虎的长子,孙策自幼被父亲寄予厚望,而他也没有辜负这份期许,在父亲死后,委身袁术麾下忍辱负重的孙策逐渐成长为一代名将,待得时机成熟,便以玉玺从袁术手中换取了少量兵马,就此展开席卷江东之路。

很多人说孙氏三世而立,然而实际上孙坚死后,除了往日的声望和几个旧部什么都没给孙策留下,江东的天下是靠孙策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最振奋人心的莫过于牛渚之战。此役孙策不仅大破敌,还喝死一将、夹死一将,自此“小霸王”之名震动天下,连曹操都称“狮儿不可与之争锋”。

尽管死掉的不过是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战五渣,但孙策这杀敌的方式实在太过令人震撼,故而尽管和太史慈之间的龙争虎斗颇为精彩,但论及封神之战,还是当属大战牛渚。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上述十将并非书中武艺最高的十位,例如许褚、文丑明显要强过张辽、孙策等一流战将,只不过是这十将的封神之战太过惊世骇俗,故而得以上榜。

三国演义之关羽封神记 白马之战中的绝世战力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见证了无数豪杰的较量和壮丽战斗,但其中一场旷世之战始终难以被超越 那就是 三英战吕布 这一战不仅让读者血脉贲张,更让人陶醉于关羽 张飞和刘备这三位令人神往的英雄。然而,我们所关注的焦点不仅仅在于三英的联手,而在于关羽个人的绝世战力。罗贯中在这一场战斗中巧妙地展示了关羽的非凡之处。关...

三国演义中最窝囊的十大名将,他们的惨死真相

三国演义中,英雄辈出,猛将如云,但不是每位名将都能在战场上光荣陨落。有些人,他们的死法令人遗憾,有的因主公的背叛,有的因联合围杀,有的则因自己的失误。今天,我们将揭开三国演义中死得最窝囊的十位名将的真相。蜀汉阵营。张飞 张飞之死可谓突如其来,被自己的手下在睡梦中突袭而亡。如果正大光明作战,恐怕没有人...

三国演义之名将双字名,你了解几位?

在经典 三国演义 中,我们常常遇到以单个字为名的众多著名人物,如刘备 关羽 张飞 曹操 孙权等。这现象似乎异常普遍,引发了许多读者的疑惑。为什么这么多名将的名字都只有一个字呢?事实上,这现象与当时的社会礼仪和命名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东汉末年,社会上上层人士普遍信奉一个概念,即 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