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车润海刑法重点法条分析题,快收藏!

2023-11-15 11:14:31 字數 2052 閱讀 6459

法条分析题整理好了,本年度的法条分析题已经根据最新的司法解释和考试分析进行了修订,不要再看旧的了。

绝大部分内容已在背诵课中包含,少部分内容(没有几道题)可以先看看,熟悉即可,不用死记硬背。

如果感觉记忆有困难,后面我可以带着大家直播梳理一次。

pdf链接:

提取码:slsa

重点法条分析题

1.我国《刑法》第 3 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请分析:1)罪刑法定原则与人权保障机能的关系?

罪刑法定原则是保障机能的体现,因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前半句体现了保障犯罪人不受刑法以外刑罚方法的惩罚;后半句体现了保障普通人不受国家刑罚权的非法侵害。

2)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①法定化;②明确性;③适当性;④禁止事后法;⑤禁止类推;⑥禁止绝对不确定的刑罚。

3)请列举哪些情形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至少 3 项)?

重法的溯及既往;习惯法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规定不明确的罪状和法定刑等。

2.我国《刑法》第 5 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1)刑罚的含义?

刑罚,是刑法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2)罪行的含义?

罪行是指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即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实际危害程度。

3)刑事责任的含义?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应承受的、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根据刑事法律对该行为所做的否定评价和对行为人进行谴责的可能性。

4)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区别?

前提不同。刑事责任因犯罪而产生,刑罚则以法院的定罪判刑宣告生效而出现。

性质不同。刑事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刑罚则是一种强制方法。

内容不同。刑事责任的内容包括刑事处罚、非刑罚方法的处理和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刑罚则以实际剥夺犯罪人一定的权益(权利和利益)为内容。

提示】如果设问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则应从三点作答:前提关系、决定关系、实现方式。

3.我国《刑法》第 6 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请分析:1)“领域内”具体包括哪些情形?

包括领土、领水、领空,除此之外还包括悬挂中国国旗或国徽的船舶与航空器。

2)“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包括哪些情形?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发生的犯罪由当地的司法机构适用当地的刑法;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4.我国《刑法》第 8 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请分析:1)“外国人”的含义?

外国人”是指具有外国国籍的人以及无国籍的人。

2)“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的含义?

这表明适用保护管辖原则的条件为:双重犯罪地原则。也即,无论是依照我国刑法还是犯罪地的法律,行为人的行为都应当受到处罚时,才能适用保护管辖原则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5.我国《刑法》第 9 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请分析:1)本条体现了何种管辖原则?

本条规定的内容为普遍管辖原则。

2)本条的适用条件为?

必须是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犯罪;

我国缔结或参加了公约,但声明保留的除外;③我国刑法将这种行为也规定为犯罪;

犯罪人出现在我国领域内。

3)适用本条应如何处理?

将犯罪人引渡给他国;

依照我国法律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法治”要侧重于“能治”

原载于 民主与法制 周刊年第期 作者 莫纪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民主与法制 周刊。关于 法治 其价值和意义今天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出口成章的事情。当前学术界各种关于法治的学说,对于法治的阐释有不少仍然是描述和列举性的,带有较强烈的主观主义彩色。尤其是法治一词被赋予了过多的内涵,以至...

抓住学习重点的方法

众所周知,学习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很多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无法抓住学习重点。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轻松抓住学习重点的方法。首先,要了解学习重点是什么。学习重点是指在某个领域或学科中最重要的概念 理论或技能,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学...

中国普法教育的重要性 知法懂法,从娃娃抓起

法治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维护公平正义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而普法教育则是培养法治观念 提高法律素养的关键途径。在中国,普法教育被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提高人民的法治素养,还在于培养有法律意识的新一代公民。本文将 中国普法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从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