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 藏在40年光伏电站背后的坚守与传承

2023-11-07 11:05:25 字數 3969 閱讀 3935

40年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

40年,一棵脆弱的小树苗能够生长成参天大树,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孩可以成长为家庭的顶梁柱,中国用改革开放40余年再次傲立于世界东方。

而对于光伏行业而言,40年时间,足以让一座电站用确凿的事实打破“光伏电站设计使用寿命是25年”的行业界定与普遍认知。

10月30日,带着好奇与敬畏,笔者跟随隆基绿能的脚步走近了坐落在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的老电站,同时也是我国现存最老的光伏电站,一同探求这座电站历经风霜的故事。

同时,也见证了隆基绿能20kw采用高效hpbc电池的hi-mo x6光伏电站的捐赠仪式,对光伏行业的两大永恒主题——科技创新和保障质量,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使命与坚守

从兰州市区出发,乘车跨过黄河,在山区中朝着西南方向行车约一小时后,笔者来到了位于兰州市榆中县的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太阳能采暖与降温试验示范基地”,爬上基地光伏示范楼的楼顶,此行的目的地才算真正抵达。

深秋时节,正午阳光下的光伏电站让人眼前一亮。尽管经历了40年的暴晒与风吹雨打,这座老电站却并不如想象中的残缺破败,给人的第一印象反而是整齐干净。

据同行的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包建勤介绍,这座电站的“初生地”并非此处。

时间拉回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地处海拔2600米的陇西黄土高原沟壑地带,彼时的小岔村被群山环绕,交通与经济条件都极为落后,是当时全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因为没有电力**,这里的村民生活仅靠豆油灯、煤油灯和蜡烛照明。

转变发生在2023年,得益于**扶贫政策,我国第一座光伏电站落户于此。电站由日本京瓷公司生产,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等单位负责建设,光伏组件采用36片单晶102x102绒面电池片封装,单体组件标称输出功率45峰瓦,装机容量10千峰瓦,同时配备了由200个900安时的蓄电池组成直流电压200伏的蓄电池组。

别看它小,这座电站的建成却给小岔村村民带来了欣喜若狂的感觉。”回忆过去,包建勤感慨万千:“虽然每家每户只有小小的一盏灯,但放学后做作业的孩子们,鼻孔里再也不会黑黑的,是这座电站让老百姓第一次看见电,也彻底改变了大家的生活。”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光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新能源协会会长李世民对于老电站建成的印象更为深刻。“这座电站给当地农民、中小学以及医院诊所安装了289支20w功率的荧光灯。在2023年10月7日举行的通电仪式上,约有5000名附近村民汇集在一起,共同见证了太阳能电池带来的光明。”李世民说。

后来,随着我国大电网的发展和农村电气化工作的推进,2023年,大电网覆盖了小岔村,这座离网光伏电站也完成了它最初的使命,被村民废弃。

为了延续老电站的生命,也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2023年秋,经甘肃省**批准,这座电站被移至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太阳能采暖与降温试验示范基地”,安装在了该基地的光伏示范楼楼顶上,并网运营至今。

李世民直言,这座电站是中国最早安装的并且至今仍在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之一,不仅发挥了它光伏发电的实际价值,还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同时通过几十年来的运行、检测和运维,研究所取得了大量宝贵的实证数据,为我国光伏行业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数据和经验,对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甚至对世界光伏产业和光伏应用技术的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初心与传承

岁月更迭,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

作为见证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活化石”,这座40岁高龄的老电站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光伏电站的生命远不止业内界定的25年,它可以是30年、40年,甚至更久……

看着眼前的老电站,听着包建勤满怀感慨与自豪的讲解,我不禁心生疑问:“40年前的光伏前辈们在建这座光伏电站时的初心到底是什么?”

对此,隆基绿能分布式中国地区部副总裁谭双阳大胆猜测:是为了给老百姓带去希望,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绿色能源的便利与能源革命的红利,让村庄更美好、更富裕。

而这,恰与隆基绿能的初心不谋而合。

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绿能始终以“善用太阳光芒,创造绿能世界”为使命,秉承“稳健可靠、科技引领”的品牌定位,聚焦科技创新,为全球提供优质产品和创新服务。

2023年,在产业链大部分利润集中在上游的情况下,隆基绿能营业收入迈入千亿大关,净利润达到148.12亿元;进入2023年后,行业内卷加剧,隆基绿能业绩依然稳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41亿元,同比增长8.55%,净利润116.94亿元,同比增长6.54%。

业绩之外,隆基绿能还将可靠的基因注入产品。

据谭双阳介绍,隆基绿能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秉承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从组件设计与选材,到量产监控,再到售后保障,多维标准化管理覆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以领先的标准、可靠的品质、优异的产品体验,确保终端价值的可靠落地。

眼前的老电站尽管已出现电池片泛黄脱胶、焊带断裂、接线盒老化等问题,但它至今仍保持着7kw功率,源源不断地向电网供电,每年发电量在7000度左右。换算下来,40年组件功率仅衰减了30%,这足以说明光伏发电的稳定、长寿,以及单晶硅组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而纵观隆基绿能在晶硅技术路径的探索、创新与成就,全球光伏市场无出其右者。

自2023年隆基绿能确定单晶技术路线开始,其在单晶技术领域便不断突破创新,从硅棒端的多次装料拉晶技术到硅片端的金刚线切割技术,再到电池端的单晶perc技术,隆基绿能都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持续的技术领跑背后是其对研发的坚持。据了解,隆基绿能自2023年上市以来累计研发投入已超220亿元,位居全球光伏行业首位。

超高的研发投入也让隆基绿能自2023年4月至今,先后15次在不同技术线路中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资料显示,隆基绿能是目前全球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高记录以及全球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最高记录的创造者,效率分别为。9%。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项世界纪录的缔造,不仅彰显隆基绿能在电池技术研发领域的超前卓越、遥遥领先,更让中国企业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记录刷新榜中。

耕耘终有收获。据谭双阳介绍,2023年入局光伏组件环节至今,隆基绿能始终位居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排行top10,2020-2023年更是实现“三连冠”;硅片环节,连续8年稳居全球单晶硅片出货量第一。而据其2023年三季报数据,今年1-9月,隆基已实现单晶硅片对外销售37.45gw、单晶电池对外销售4.71gw、单晶组件出货量43.53gw。

着眼于当下,站在新的技术迭代期,综合技术成果和市场需求,聚焦产品效率主航道,隆基绿能秉承“稳健可靠、科技引领”的品牌定位,聚焦科技创新,又坚决站定bc技术路线。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曾对外表示,在未来5-6年,bc类电池由于其高转换效率和产品价值,会受到光伏行业越来越多的青睐,更多的头部企业将快速过渡到bc类电池。随着市场投放的增加,bc类电池将成为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隆基绿能的大量产品也会采用bc类电池技术路线。

而其之后的一系列动作,无疑都证明了这一点。10月8日,隆基绿能重磅推出了hi-mo x6高效防积灰光伏组件。据介绍,hi-mo x6高效防积灰光伏组件采用的hpbc技术,是基于bc电池技术平台,以电池正面无栅线为核心特点的新一代高效电池技术,优化升级电池的光线吸收、光电转化和电流传输能力,最终大幅提升了电池的转换效率。对比实证数据表明,具有防积灰功能的组件,平价发电增益达到2.04%,最高增益可达6%。

参观活动的当日,隆基绿能还为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捐赠了20kw采用高效hpbc电池的hi-mo x6光伏电站。捐赠电站的并网发电收益,未来将会用于老电站的运行与维护。

人们常说“四十不惑”,走过40年的小岔村老电站已从最初的一簇“光明之苗”蝶变成如今的“光伏信念承载者”,我国的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也从最初的不足4mw扩增至521gw。40年曲折历程,艰辛有之,喜悦有之,更多的则是对于光伏事业的坚持以及对造福民生初心的坚守。

薪火相传,方能生生不息。未来,相信以隆基绿能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将接过老一辈的使命,携着初心,带着光伏产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光伏电站运维服务的难点

光伏电站运维服务面临一些难点,这些难点需要综合考虑,以确保电站的高效运行和长期可持续性。.天气和季节变化 难点 天气和季节变化会影响太阳能发电量的波动性,需要调整电站性能以适应这些变化。操作指南 定期监测天气预报和电站性能数据,和规划运营策略。考虑季节性维护,如雨季后的清洁和检查,确保太阳能电池板的...

一种优化光伏电站运维服务的方法

光伏发电这种新的清洁能源利用方式正在日以受到人们的关注,光伏电站的建设发展也在快速发展。光伏电站作为光伏发电的承担者,其安全稳定是光伏发电的基础,所以光伏电站的运维工作十分重要。对于光伏电站运维工作涉及日常综合运维管理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 重大设备故障处理 监控服务等多个方面,而这些的实现不仅需要专业...

光伏气象站 太阳能发电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分析

光伏气象站 太阳能发电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分析。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太阳能发电成为了一种备受瞩目的能源形式。然而,太阳能发电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环境因素。为了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环境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太阳能电池板转换太阳光成为电能,但是太阳光的接收和转换效率受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