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刺激不起来,除了印钞,看不出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2023-11-05 20:55:09 字數 1622 閱讀 3017

有时真的感到一种悲哀,面对中国深层的矛盾,为什么消费刺激不起来?企业家与专家是两种思维。

专家是要求解决医疗、教育、养老诸如此类的社会保障机制,是想让财政出钱;王健林就很直白,一句话提高工资。至于能不能提高工资?王健林一笑,说这可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而且,也没有哪位专家讲清楚过。这其实是暗示分蛋糕中的不平衡。中国的一切问题都在分配上。

很显然,工资能不能提高不是一个下命令的事,它是市场无形之手决定的;要想让企业提高工薪,就要增加资本,提高利润率。因为,资本的对立面不是工资,资本家的对手也不是工人;资本家的对手还是资本家,这就是市场竞争。

只有市场出现了资本竞争,才会提高对劳动力的需要,提高工资才会具有必然性。如果资本都跑了,那还怎么提高收入?收入上不来,消费再刺激也没有用。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资本从哪来?

在经济繁荣的时期,年度投资主要是靠民间资本,占比在60%以;中国由于政策与人口的红利,外国资本也涌向中国市场这个巨大的洼地,所以,工薪也随着国家财富的增加一路上扬;但是,疫情之后,整个市场环境变了,民间资本的投入一路向下,外资也因复杂的外部环境,开始撤出中国市场,在这种局面下,依靠私人资本的推动,已经不太实际。

但是,消费起不来,gd高也没有用,因为消费起不来,必然引起生产过剩,你投入的越多,生产过剩越严重,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生存竞争,通过残酷的淘汰重建平衡,这当然是一种极富破坏性的重建。

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只有一个选择,增加货币。专家提出提高老百姓的社会保障机制,这恐怕做不到,现在房子卖不出去,**自己的花费都不够,怎么可能提高社会保障机制,去搞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的钱从哪来?一是企业税收,二是土地出让金,特别是土地出让金,这一部分占了地方**收入的一半以上,房子卖不出去,没有人拿地,地方的土拍大比例流拍,财政根本无力提高社会保障,更不要说实行免费医疗、教育了。

所以,只有一个选择,印钞。

我们现在印钞少吗?过去的十五周,m2增加了50万亿,为什么消费起不来,因为资金没有流向民企,也没有流向老百姓的口袋,那问题也就简单了,减少长期性投资,直接发钱给老百姓,这是推动消费最快的方法,消费起来了,企业才能正常运转,最终以一个生产周期的形式,将很大部分发放的钱又以税收的形式回到财政的口袋,形成良性循环。

而现在是一个死循环,一味依赖投资拉动,把大量的流动性锁死在长期性的项目中,与其把钱凝固在一时半会产生不了效益的钢筋水泥里,不如直接发给老百姓,通过消费拉动经济。

投资还是发钞?

估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但是,决策者是难以选择的,要看看美联储是否加息,它通胀了可以割全世界的韭菜,我们通胀了等于把大批的债务分摊给了全民,真正受益的不一定是中低收入者。所以,不但要发钱,而且要多给低收入群体发,这样,社会的大分配也就相对公平了。

扣这么多电动车,是为了刺激消费吗?电动车事小,民心事大

近年来,我国电动车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扣车潮。从大城市到小县镇,无不可见电动车扣押和限行的现象。这一举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有人认为,扣车是为了刺激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也有人认为,电动车事小,民心事大,扣车举措伤害了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那么,究竟扣这么多电动车是为了刺激消费吗?电动车事...

民富而国强 为什么死活刺激不起来居民消费?

民富与国强对立吗?不对立,但不可以替代。从历史上看,国强与民富不但不能等同,而且是一种轮回。凡是历史上衰弱的时候,都会强调民富,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强调轻赋税,与民休养生息 民富了,国家才会强大,才有了汉武帝的开拓西域。我们不够强大吗?当然很强大,但是,中国的经济也出现了结构性的问题。大家应该注意到一...

一觉醒来,印巴突然打起来了,印度不宣而战,巴军以牙还牙

印巴冲突源于克什米尔争端,双方都声称主权,导致多次冲突和战争。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困难重重,加剧了紧张关系。今年早些时候,印度声称巴基斯坦袭击造成两名印度士兵死亡,加剧了紧张局势,印度扬言报复。这是印巴冲突升级的导火索。印度选择了 不宣而战 的方式,对巴基斯坦实施了军事打击。首先,印度出动了一架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