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 以兵喻文 文稿写作的跨界思考

2023-11-01 18:58:34 字數 3670 閱讀 5593

自古以来,我国有一个文化现象,将写文章比拟为领兵打仗,以军事喻文事,借兵法说文法。其实质是运用跨界思维,将军事理论和写作理论融会贯通,找出共同规律,取喻借鉴,巧妙嫁接,以兵喻文。

从常规视角看,军事和写作属于不同学科领域,一武一文,风马牛不相及,很难同日而语。然而深入推敲,作战和作文之间却渊源极深,甚至相通相贯,异曲而同工。拨开历史的沉沙,我们发现孔子早就提出了文武统一的思想,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林滋在《文战赋》中提出“士之角文,当如战敌”,提出了写文章如同与敌作战的观点;刘勰也在《文心雕龙》中专设了《檄移》一篇,提出“檄移为用,事兼文武”的主张。以兵喻文,最为典型的是与我国清代同期的朝鲜学者朴趾源,他在其著作《骚坛赤帜引》写道:“善为文者,其知兵乎。字譬则士也,意譬则将也。题目者,敌国也;掌故者,战场墟垒也。束字为句,团句成章,犹队伍行阵也;韵以声之,词以耀之,犹金豆皮旌旗也。照应者,烽也;譬喻者,游骑也。抑扬反复者,鏖战厮杀也;破题而结束者,先登而擒敌也;贵含蓄者,不擒二毛也;有余音者,振旅而凯旋也。”把写文章比喻为领兵打仗,把文字比喻为士兵,把文章的立意比成军队的统帅,把文章的题目比喻为敌国,把遣词造句比喻为排兵布阵,把文章的抑扬顿挫比喻为战场鏖战厮杀,把文章的破题形象地比喻为战争的破敌制胜,十分深刻形象地阐明了写文章与作战之间的共同规律,对于我们深刻把握写作的过程和要点具有深刻的意义。

用军事思维来思考,写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心灵之战、思维之战。通常,在军事理论中,要打赢一场战争,需要参谋部门结合形势提前制定战略目标、战略原则,继而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根据战争需要进行战争动员,挑选精兵强将,配备粮草弹药,并按照计划进行排兵布阵。战争开始后,作战指挥员要统筹协调好部队之间的关系,根据需要及时补充兵员,调整任务,具体战斗中,还需要选好突破点,有效运用战争策略,等等。这与文稿写作是一样的道理,写作之前,必须要确定战略目标,也就是文章的主题,接着进行备战,调查研究,搜集素材,然后开始排兵布阵,制定好写作提纲,进行谋篇布局,写作过程中,要协调好文章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时补充材料,选好文章的切入点,使用必要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等等。

从文章的主题看,行文需要确定主题思想,作战需要确定战略目标。一般而言,写文稿之前,领导会表达文稿写作的意图,如文稿是干什么用的,受众是哪些,有些什么主要的观点等,也就是确定了文稿的主题、主旨。这是全篇文章最核心的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大纲。它象一根红线贯穿全篇,成为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选材、剪裁、结构、语言、表达都要以主题为中心,受主题约束。在军事上,一场战争也需要有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战略目标。主题是战略家在军事斗争全局上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它贯穿战争的全过程,直接决定着军事方针的制定、军事力量的配备和军事手段的运用,只有在战略目标的框架之内,指挥员才能在战争中进退有据,指挥有方。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这个故事,孙权和刘备联合在赤壁打败曹操,曹操仓皇从华容道败逃,诸葛亮料定关羽会念在过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 ,放走曹操,因而故意派关羽截击曹操,以实现其败曹而不是杀曹的战略目标,如果诸葛亮不如此布局,曹操必死,中原必乱,届时群雄逐鹿,天下三分便成泡影。

从文章的准备看,行文需要掌握情况,作战需要知己知彼。在领导明确了文稿意图,确定了文稿主旨后,文稿写作人员要做好写作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对有疑问的问题,需要适时请示领导,沟通想法,核实问题;通过多种渠道查询、搜集、整理基础素材,必要时还可以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有时,为了增强文稿的可行性,还需要征求基层的意见,向专家学者请教。这和战争前的准备工作道理是一样的,战争前,指挥员也必须做好情报搜集研判,对战场地形、地貌、地质、森林覆盖,甚至是气候等情况作充分调研分析;对敌人的情况作充分的研究,比如,敌方兵力数量多少?**配备如何?指挥员是谁?战斗力怎么样?以及对敌方可能采取的攻防战术等进行必要**。这就是兵法强调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从文章的构思看,行文需要谋篇布局,作战需要排兵布阵。谋篇布局就是对文章进行构思,确定文章的框架结构,安排好文章各部分、各段落、各层次间的逻辑关系。写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构思框架结构,好的框架结构,能让作者行文有序、张弛有度,有理有据地叙事论理,有条有理地发表见解,深入细腻地表达情感;好的框架结构,能带领阅读者踏雪寻踪,快速踩准文章的节拍,理清行文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领悟作者的感情,接受作者的见解,充分体味文章的美感,享受阅读的快乐。如同军队作战前,需要进行精心的排兵布阵,确定战斗的总兵力需要多少?由多少个战斗单元组成,各部队统领是谁?下辖兵力多少?**配备如何?主要战术任务是什么?各个部队之间是什么关系?战斗的先后顺序是什么?等等,不一而足,与文章谋篇布局时必须考虑全篇文章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标题怎么取,题量多大,详略关系如何,标题间是什么逻辑关系,各大标题下分几个小标题,先后顺序如何?是同样的道理。

从文章的破题看,行文要选好切入点,作战要选准突破口。文章的切入点,就是文章所选的行文角度。切入点是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着眼点,又是文章构思和立意的出发点,这体现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切入点不同,对问题的解构模式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切入巧妙的文章能出观点、出境界。切入点选得好、选得巧,会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问题迎刃而解,实现破题的目标。战争中打进攻战时,也需要指挥员选准部队的主攻点,找到突破口,集中优势兵力,撕开敌人的防线。文稿写作中,需要抓住核心和重点,不搞面面俱到,战争中也常常盯住敌人的指挥中心、重要设施、重要部位,实施精确打击,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说的就是抓重点和核心。有时候,写信息类的文章时,常常采用“小题大作”的手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细微之处”见真章,以小见大,写出特色。对敌军发起进攻时,通常指挥员也不希望战线拉得太长,分散兵力,常常选择一个局部,调动优势兵力,往往能打一场胜仗。

从文章的选材来看,行文要搜集素材,遣词造句,作战要招兵买马,调兵遣将。就如同厨房中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军队中的“光杆司令”同样谈不上调兵遣将。写文章之前,通常要搜集、积累素材,对材料进行阅读消化、鉴别充实、筛选分类,甚至是加工整合,就像战前,军事指挥官必须招兵买马,壮大队伍,上阵之前对士兵进行划分、编排,结合特点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行文时,作者必须进行遣词造句,对文字进行反复推敲、斟酌,协调上下文之间的意义,从多维度考虑文字的合理性,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经历,战场上的将军们也十分重视“调兵遣将”,根据战场的发展,对表现英勇的部队进行嘉奖鼓励,对战斗力疲软的部队进行撤换,适时补充生力军,补充**弹药,等等。

从文章的技巧来看,行文常常采用修辞方法,行军中也常常运用计策谋略。文章写作中的修辞方法是写作过程中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会使文章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在汉语的修辞方法中,常见的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我国兵法中,有大量的谋略,《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将苑》《百战奇略》等,特别是“三十六计”最为出名,文稿写作中有时为了取得很好的切题效果,常常使用欲擒故纵、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等策略。

用兵家的思维来看写作,是跨界思维的一种运用,这种方式能打破思维界限,让思想更自由,思维更灵动,跨越界限,融会贯通,找到共同规律。对于文稿的理解,若用常规思维,很可能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果能“跳出文稿看文稿”,运用建筑、雕刻、**法律,甚至是军事的思维来审视,则可能达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效果。(作者单位: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作者:薛贵辉(**应用写作)

以上人物、地名以及事件等均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仅作学习交流之用;如有不妥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文章观点非本***立场。】

写作技巧 汇报稿写作的“三想”和“三响”

汇报稿写作,是机关企事业单位最常见的写作样式之一。各级各类领导莅临视察 调研问题 督办工作,客观上都要求受访单位准备像模像样的汇报材料。可以说,汇报材料是最能体现单位状况 显现领导意图 展现文秘水平的写作样式。写好汇报稿有很多讲究,要做很多准备,但归结起来,笔者以为,一篇成功的汇报稿写作务须弄清 三...

文心一言写作的技巧

搭画快写 全智能自动写作平台 写作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而如何写出优质的文章,成为许多人的追求。作为一款,为广大写 好者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创作方式。搭画快写平台拥有自主模型,它能够凭借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生成高质量的文章。不论是新闻报道 游记 还是广告文案,搭画快写都能提供令人满意...

英语写作技巧指导 范文如何写描述动物的短文

写作指导 如何描写动物的短文。写作技巧。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表示各种动物的名词,以及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在描述这些动物时,还要使用恰当的句式,用相关的信息对动物进行描述。话题词句。scary 令人害怕的。quiet 安静的。ugly 丑陋的。beautiful 漂亮的。climb the tr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