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副司令员中,韩先楚最能打,为何没接替彭总扶正?

2023-11-07 17:40:31 字數 3695 閱讀 4716

韩先楚是最能打的开国上将之一,素有“好战分子”之称。

尽管资历稍浅、出身偏师且大器晚成,但韩先楚打仗的能力赢得一致的认可。廖耀湘称赞他是黑土地的“旋风将军”,军迷认为他是解放海南岛的一号功臣,就连三八线的美军也赞叹他是最优秀的一线指挥官。

韩先楚军事生涯如此传奇,却也留下了两大遗憾:一是解放战争期间始终没有担任四野的兵团司令员,二是抗美援朝期间始终没有担任志愿军司令员,这是什么原因呢?

2023年1月,五大野战部队组建为16个兵团。

这个时候的兵团编制,大致相当于抗战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集团军”,下辖3到4个军。其中,第四野战军的百万大军整编为4个兵团,军政主官分别是:

第12兵团萧劲光,下辖军;

第13兵团程子华、萧华,下辖军;

第14兵团刘亚楼、莫文骅,下辖军、42军;

第15兵团邓华、赖传珠,下辖军。

作为40军军长的韩先楚,没有成为兵团司令员,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的资历和四大兵团司令员相差甚远。萧劲光和程子华是开国大将级别,早在东野时期就是仅有2个纵队的司令员;刘亚楼是从四野参谋长下到部队当的兵团司令员。

至于邓华,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职位一直高于韩先楚:

土地革命时期,邓华是师政委,韩先楚仅是营长;长征到达陕北后,韩先楚是新编的红78师师长,而邓华是老部队红1师和2师的政委。

抗战时期,邓华是八路军4纵政委、晋察冀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教2旅政委;韩先楚是八路军副团长、团长,新3旅旅长兼冀鲁豫分区司令员,2023年3月回了延安。

解放战争时期,邓华的职位也高了韩先楚一头。

抗战胜利后,邓华任辽吉军区司令员,后来军区部队组建为7纵,邓华把这支偏师带成了东野王牌主力纵队之一。全军整编以后,邓华被林总委任为15兵团司令员。

和邓华相比,韩先楚有些大器晚成:红军时期并不算知名,抗战时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初到东北,老首长黄克诚担心打破洪学智、刘震的既有平衡,没有接纳他到新四军3师。

不能回老部队,林总只好安排韩先楚到鲁中老八路4纵担任副司令,给胡奇才当助手。之后到3纵任副司令员,给罗舜初当助手。直到2023年,韩先楚才担任3纵司令员。

正因为韩先楚的资历太浅,所以既没有担任四野的兵团司令员,就连第一副司令员也没有担任。作为12兵团40军军长,韩先楚仅仅担任第二副司令员。

在配备兵团第一副司令员时,为什么选择陈伯钧,而不是韩先楚?

红军时期,陈伯钧曾任军长和红四参谋长,资历和职位都远高于韩先楚;抗战时期,陈伯钧是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职位也高于688团副团长的韩先楚;解放战争后期,东野组建了2个兵团,陈伯钧还是1兵团的副司令员。

所以组建12兵团时,45军军长陈伯钧担任第一副司令员,显然更加合适。

归纳起来,韩先楚没有担任兵团司令员,原因有四:

第一,资历比较浅。韩先楚和刘震都是红25军出来的开国上将,但是两个人异军突起主要还是在解放战争的黑土地。红军时期,韩先楚和刘震分别是营长、营政委,这在团级干部占多数的开国上将里并没有优势。

第二,前期战绩并不耀眼。韩先楚的战功,在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并不耀眼,最著名的战役是25军长征路上的独树镇突围战、长乐村追歼战的马庄争夺战,名气不太大。

第三,性格耿直。抗战时期,由于344旅687团团长张绍东的叛逃,旅政委黄克诚对红15军团旧部采取了矫枉过正的做法,韩先楚脾气耿直,愤而调离,离开了一线。

第四,有所偏科。兵团司令员要求军政双优、能力全面,但韩先楚是典型的“好战分子”和打仗专业型人才,在战场一线打仗非常合适,但主持兵团的全面工作相对来说不是他的长处。

从四野四大兵团的司令员来看,萧劲光、程子华、刘亚楼和邓华,既担任过军事主官,也在政工岗位工作过,属于能力全面的“帅才”。四大兵团的第一副司令员,陈伯钧、李天佑、黄永胜和洪学智,也都是东野最早的纵队司令员之一。

这也就不难理解,韩先楚为什么只担任兵团的第二副司令员了。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韩先楚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

担任司令员的是“横刀跃马”的彭总,而副司令员的排名也有讲究:

第一副司令员是主席和彭总都非常认可的邓华,第二副司令员是彭总“赶鸭子上架”的后勤官洪学智,第三副司令员是专职打仗的韩先楚。

从3位副司令员的作战指挥能力来看,韩先楚的军事才华无可挑剔。

第一次战役38军放跑了美军,军长梁兴初被彭总怒批要“挥泪斩马谡”。第二次战役,韩先楚到38军“蹲点”,113师星夜穿插和112师血战松骨峰,打出了“万岁军”。

第三次战役,韩先楚的“韩指”指挥和50军,以及人民军1军团,13分钟突破临津江,又趁热打铁占领汉城,把联军总司令李奇微打得狼狈不堪。

第四次战役,志愿军两位副司令员邓华和韩先楚,就先打横城还是砥平里发生分歧。彭总也有些犹豫,最终采纳了邓华的主张,此战有胜有败,至今争议不断。

从抗美援朝的实战情况来看,韩先楚无疑是最能打仗的副司令员。

但是,彭总回国后,继任的几位司令员中,都没有韩先楚的名字。

担任志愿军司令员的,彭总之后有4位继任者。

第一位,是代司令员陈赓。陈赓指导过援越抗美,一到三八线又提出千里坑道战,保证了志愿军和优势联军在三八线上的平衡。

第二位,是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邓华。邓华的长处在于“全面”和“稳健”,战略眼光和战术布置都很出色,最典型的就是和洪学智力劝彭总取消了第六次战役。

第三位,是华北军区第一猛将、志愿军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杨得志是“三杨”之首,先后战斗在林总、刘帅、聂帅、彭总麾下,是一位能力全面的指挥员。

第四位,是冀鲁豫根据地的代表、二野5兵团和志愿军20兵团司令员杨勇。杨勇出自彭总的红三军团,抗战时期开辟了晋鲁豫根据地,解放时期转隶南线的刘邓大军。

韩先楚和陈赓、邓华相比,没有优势,但是和后来进入三八线的二杨相比,则有先入为主的优势,还是二杨的顶头上司,他为什么没有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呢?

实际上,韩先楚由于长期带病征战,身体早已经吃不消了。

2023年10月,杨勇上将在平壤车站作告别演讲】

彭总回国一年后的2023年4月,韩先楚也被迫回国**。这样一来,身体健康情况就拖了他的后腿。第二年邓华回国,此时已经没有了大战,志愿军司令员由19兵团杨得志接任。

毫无疑问,如果韩先楚一直在三八线,邓华之后,他是妥妥的司令员人选。

志愿军副司令员中,韩先楚最能打,为何没接替彭总扶正?

韩先楚,一个英勇无畏 硬朗战风的开国上将,其名字在军事领域中广受赞誉。然而,尽管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却遗憾地未能担任四大兵团的司令员及志愿军的最高统帅。这其中的原因,涉及到多种复杂因素。年初,五大野战部队整编成了个兵团,这一变革对当时的军事格局意义深远。然而,作为军的军长,韩先楚与兵团司令员的资历和...

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抗美援朝还没有结束,为何提前回国?

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中,韩先楚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人物。他来自湖北红安的将军县,自革命以来一直投身于抗敌斗争的一线。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作为士兵还是司令,韩先楚都是冲锋在最前线的英勇将领。他以其责任感和勇气成为了志愿军的副司令员。然而,他为何在抗美援朝战争即将结束时提前回国?年,韩先楚被任命为第...

韩先楚为何没当志愿军司令,彭老总不信任吗?两大因素决定

抗美援朝初期,元帅当之无愧成为了志愿军司令员,而任命的副司令员有韩先楚 洪学智和邓华。继彭老总之后,志愿军主帅更换了三次,按理说三名副司令员都有机会相继担任主帅,可事实却并非如此,而且和大家预料的大相径庭。洪学智主管后勤,不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所以没有接任过司令员,邓华则在后来成为了继 之后的第二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