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联事 朱元璋深山访贤人,朱升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2023-11-15 19:35:45 字數 1001 閱讀 7599

朱元璋在反抗元朝的时候,急需人才,于是他四处寻访人才,希望找到能帮助他的人。他非常欣赏那些有能力的人,并认为一个好的将领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有一天,朱元璋来到一个农庄,看到一户人家的门上贴着一副对联。对联写道: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得水底月还沉。

朱元璋非常喜欢这副对联,因为它的文笔流畅,富有哲理,而且书法苍劲有力。于是他向主人打听是谁写的,主人告诉他这是“南山朱升先生”写的。

第二天,朱元璋又来到另一处村庄,看到另一户人家的门上也写着另一副对联。对联写道:

气吞高力士,眼识郭汾阳。

朱元璋一打听,又是朱升的手笔。他觉得朱升不是普通人,于是他进山去拜访朱升。

朱升看起来像一位有智慧的人,朱元璋对他非常敬佩。他希望朱升能帮助他一起统一国家,他说:“先生德高望重,满腹经纶。我长年率军东征西讨,至今一事无成。若得先生鼎力相助定能成一统大业,望先生切勿推辞。”

但朱升谦虚地拒绝了,他说:“在下本山野村夫,才疏学浅,何德何能,敢在贵人面前说三道四?”但朱元璋坚持要朱升出山相助,于是朱升写下了九个大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回去后,按照朱升的建议去做,结果非常成功。两年后,他就统一了全国,成为了皇帝。他又去请朱升出山,但是当他到朱升的茅屋时,发现里面空无一人。桌子上有一张纸,上面写着一首诗:

山村教读遇皇上,九字真言方得传。

如今天下一统日,何须老儒再出山。

朱元璋读了这首诗后,就放弃了请朱升出山的念头。他知道朱升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不需要别人来帮助他。他也知道自己的成功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和朱升的建议。

#对联#

朱元璋放归蒙古女俘

公元年,朱元璋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年时期的他经历了洪水 蝗灾等天灾人祸,深感当时元朝统治下人民所受的苦难。朱元璋的祖父在红巾军起义中阵亡,父亲早逝,他们都没能看到朱元璋后来的作为。岁时,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起义军。他拜郭子兴为师,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很快晋升为将领。年,郭子兴在攻打城池时中箭...

兄弟情深 朱元璋与徐达的传奇故事

在风雪交加的寒冬里,一孤独的马车缓缓驶过荒芜的郊外,大地被皑皑白雪覆盖。车厢内,两位少年紧裹着厚重的棉被,努力抵挡寒意。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一个兄弟之间坚定的友情,以及他们的共同奋斗,一同见证了大明王朝的诞生。十岁的朱元璋,年幼的身躯抖动着,抓紧他兄长朱世珍的手臂,他们的目的地尚不明确。朱元...

朱元璋 兄长皆逝,情深意长

在大明王朝的兴起之前,朱元璋的家族历经沧桑,堪称传奇。从元朝的淘金户,他们逃离困境,不畏艰险,最终铸就了辉煌的历史。然而,当朱元璋称帝之际,他的亲兄弟 堂兄弟们却早已不在人世。在瘟疫肆虐的年,朱元璋的父母双亲和大哥纷纷离世,家中顶梁柱突然消失,留下了朱元璋和他的两个兄弟,面面相觑,不知道前路该何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