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法书 《阮元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

2023-11-16 20:40:15 字數 3349 閱讀 5418

石鼓又称“猎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刻石,因由10块坚硬的花岗岩凿刻成鼓形而得名,高约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石鼓文,因文字篆刻在鼓形石上而得名。

石上刻大篆书记叙游猎的十首诗,故也称《猎碣》。诗皆四言,同《诗经小雅》中的“车攻”一首有相似处。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组石刻文字。

自唐代韦应物、韩愈作《石鼓歌》以表章之,而后大显于世。石鼓的年代曾有西周、春秋战国、秦代、汉代、晋代、北魏、西魏、北周等数说。

后经金石学家们从其内容、字体和书法风格等多方面的考证研究,认定是秦国遗物。在主张秦国遗物的意见中,又有秦文公、秦穆公、秦襄公、秦献公等说,确切的年代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石鼓在唐初时发现于陕西天兴(今陕西凤翔)三畤原。此后宋大观中迁于东京(今开封),金人破宋,辇至燕京(今北京)。

数经迁徙,文字磨灭残损甚多。东京时曾以金色填字,运燕京后又被剔去。其中一鼓已无字。

石鼓文有些字型与籀文相同。籀文也称大篆,传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造。籀文型体齐整稳定,春秋时期已在秦国流行,流行过程中又进一步简化和线条化。

此石鼓文书法朴茂浑古,清康有为谓:“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清代一些书法家的篆书多得力于此。

关于石鼓的雕凿年代历来说法不一。王国维、郭沫若、马衡、唐兰等考证为先秦刻,但对于确切时间看法不同。唐兰先生考证为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

石鼓名称取所刻诗篇的前两个字,即《吾车》、《汧殹》、《田车》、《銮车》、《霝雨》、《作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其内容系君王臣公们的征旅渔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每首诗。

十。八、九句不等,为四言诗。

唐时即有《石鼓文》拓本,但未见流传。目前可见最早拓本是明代安国“十鼓斋”藏的3本宋拓,即“先锋本”、“中权本”、“后劲本”,现都已流传日本。

故宫博物院所藏为明代拓本,孙克弘旧藏,后归朱翼盦,朱氏去世后,家属遵其遗嘱捐献故宫博物院。

石鼓文》文字为大篆,形体特征独特,书法古茂遒朴。唐张怀瓘《书断》云:“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拓本翻刻众多,以阮元、张燕昌等所刻“天一阁本”为最优。

石鼓文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石鼓文比金文规范、严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书体。传说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经对金文进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称“籀文”。石鼓文是大篆留传后世,保存比较完整且字数较多的书迹之一。

阮元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01

阮元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02

阮元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03

阮元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04

阮元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05

阮元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06

阮元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07

阮元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08

阮元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09

阮元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10

嘉庆二年(2023年)夏,阮元细审天一阁藏北宋《石鼓文》拓本。“(阮)元于嘉庆二年夏,细审天一阁本,复参议明初诸本,推究字体,摹以书意,刻为十石,除重文不计,凡可辨识者四百七十二字……”杭州—扬州重摹天一阁北宋石鼓文跋》)。阮元记曰:“天下乐石以岐阳石鼓文为最古,石鼓文拓本以浙东天一阁所藏松雪斋(赵孟頫)北宋本为最古。海盐张芑堂(张燕昌)曾双钩刻石于家。余细审天一阁本,并参以明初诸本,属芑堂以油素书丹,被之十碣,命海盐吴厚生刻之。至于刀凿所施,运以意匠,精神形迹,混而愈全,则扬州江墨君德地所为也。”据此可知,后摹刻时,刻工之一有扬州人江德地,而且刻工尤其精湛。江德地,字墨君,仪征人。善隶古,工篆刻。吴隐《广印人传》有传。又载:“天一阁北宋石鼓拓本,凡四百七十二字,余摹刻为二,一置之杭州府明伦堂,一置扬州府学明伦堂。”(金石十记》)可知是年, 扬州当有摹刻的“石鼓”十石,“置于扬州府学明伦堂”,但今以无从考。嘉庆十一年(2023年)六月。扬州太守伊秉绶嘱重刻石鼓十石于扬州学府。并有文《扬州府学重刻石鼓跋》云:“岐阳石鼓文,惟宁波天一阁藏北宋拓较今本完好之字为多,阮中丞芸台学生视学浙江时曾刻置杭州学府。今重摹十石,置之扬州府学。大儒好古,嘉惠艺林,洵盛世也。”以此表明,扬州确实藏有摹刻的“石鼓” 十石。嘉庆十二年(2023年)六月。阮元又摹刻《石鼓文》于扬州明伦堂。阮元(2023年2月21日-2023年11月27日),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揅经老人、怡性老人,江苏扬州仪征人。清朝中期**、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

阮元为乾隆五十四年(2023年)进士,先后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供职,并出任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身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所至之处,以提倡学术、振兴文教为自任,勤于军政,治绩斐然。晚年官拜体仁阁大学士,致仕后加官至太傅。道光二十九年(2023年),阮元去世,年八十六。获赐谥号“文达”。阮元提倡朴学,曾罗致学者编书刊印,主编《经籍籑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等,于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亦多有建树 ,史称其“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焉”,是乾嘉学派晚期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扬州学派的柱石。生平著述丰富,撰有《揅经室集》《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等三十余种著述传世。

节气法书 晋 钟繇《荐季直表》

请横屏 晋 钟繇 荐季直表 荐季直表 或为唐人根据原本所摹,或为伪托,但应属 伪好物 原属圆明园收藏。由于它具有钟书的基本特征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故得到书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如陆行直说 繇 荐季直表 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王世贞认为,在此帖显世之后,天下之学钟者,不再知有 淳化阁 指...

节气法书 北魏《赵谧墓志》拓片

北魏 赵谧墓志 北魏 赵谧墓志 全称 大魏故持节龙骧将军定州刺史赵郡赵谧墓志铭 北魏景明二年 年 立。该志长约厘米,宽约厘米,为青石质盝顶式,志着盖无文字。志文有界格,楷书,行,满行字,共字。字形约.厘米见方。北魏 赵谧墓志 刊刻精细,字口清晰,无一缺损,字形方整严峻,厚重朴实,既不同于北魏前期的险...

节气法书 东汉三国《受禅碑》拓片

三国 佚名 受禅碑 拓片。受禅碑 位于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境内的受禅台前,与 上尊号碑 东西并列,此碑居西。碑为三国魏黄初元年 年 所立。高.米 宽.米 厚.米,有穿。额题篆书阳文 受禅表 三字。碑文隶书行,行字,无撰书人姓名。世传多为梁鹄书或钟繇书,而清 缪荃荪和康有为则以为卫觊所书。碑文详记了黄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