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电影,应该眼见为实

2023-11-26 03:40:14 字數 3461 閱讀 1543

核心主创,到央媒中国电影频道,越来越多人正在被卷入这场突如其来的争议漩涡。

诚然,无论批判电影还是赞美电影,观众本就拥有评价的权利。然而电影终归是一种线下文娱产品,在犀牛君看来,批判自由的前置条件,应该是走进影院眼见为实。

逐渐偏离的焦点

在《高山》这部影片之前,犀牛君也未曾想过电影频道这样的电影新闻**也会有被网暴的一天。

作为较早为《高山》发声的央媒,电影频道在目睹影片争议发酵后迅速发出了一篇长文表态。文中一部分根据影片真实情节一一回应了热点质疑,同时也较为客观地提及编剧的失态回应,以开放的态度希望接受观众的真实、中肯批评意见。

这篇完全称不上“夸大”、“洗白”的评**章,却在发出后继续招致大量网暴。有此结果,着实让我们匪夷所思。

而当我们试图复盘这场争端时,意外地发现关于《高山》这部影片的借题发挥在更早之前就已经蠢蠢欲动了。

在距离上映还有好几个月之时,豆瓣等平台上便出现了一些质疑《高山》的声音,这些网友仅通过影片故事选题与两位男导演的配置,就试图挑起性别对立话题,将影片的“不合格”提前定性。

而舆情彻底爆发的点映阶段,部分点映观众在映后提出的内容争议点,彻底激发出了这些人的发声欲望。从女性权益到信仰动摇,高帽一顶接一顶,但事实上,目前网络负面**遍布着强加之词和断章取义。作为一位看完片的观众,犀牛君认为这些讨论声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脱离了影片内容。

这甚至滋生出了以讹传讹。

就像新热点中,一位博主在购买了20号《高山》点映后被临时取消,他表示得到的解释是片方紧急暂停密钥,随后这一消息迅速被**报道**,登上微博热搜。如此负面新闻,立刻引发了网友们对该片的新一**击。而实际上,《高山》点映在19日就已经结束,这原本就是一场无中生有的闹剧。

诸如此类的衍生事件,在这几天没少发生。围观《高山》事件全程,犀牛君最大的感受并非源于某个话题、某个论点,而是舆情与影片本体的巨大背离。

这些人真的都是首批**《高山》的观众吗?不如用数据说话。

我本是高山》的点映选在11月17日和18日的18点至21点,以及19日的14点到17点投放至全国24个城市的影院。严格来说,属于中等体量。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高山》点映的3天总观影人次为36.5万,累计点映票房达1528.56万元。尽管市场表现非常积极,但碍于点映规模有限,实际上的观影人次并不算多。

而口碑方面,参考猫、淘的购票用户评价,截至影片公映日前,猫眼上的购票好评差评比为3532/57,淘票票则为1653/115。无论从观影票房、人次数据还是购票评价维度来看,我们都可以确定,在网上发声的网友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真实看片观众。

但偏偏是这部分网友的行为,为影片造成了几乎不可逆的影响。他们的言论既抹除了关于《高山》内容的争议重点,也把自己从一个“围观者”变成了实质的“加害者”。而诸如此类的恶意揣度也正在摧毁着这部电影,甚至导致了越来越多无辜的人成为受害者。

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高山》?

让我们回归最初的争议。

高山》的核心症结在于影片流出某些片段所涉及的内容改编度、价值观**与部分网友预期形成了巨大落差。而在点映观众进行观影反馈后,大批网友又根据文字进行判断,并加以**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张桂梅校长、贫困山区女学生、家长等影片角色更大程度上充当了一个情感切入口,制造了无数网友的个人情感爆发。

我们相信在此之中可能会有不少网友是真心想表达观点,但某些极端发言,也不由得让我们质疑,这些发言者究竟意图通过攻击影片表达什么,获得什么。毕竟,《高山》只是一部冷档期剧情片而已,它原本不值得网友如此大动干戈地去持续攻击。

所以观众提出的质疑有没有道理?

犀牛君部分认同。例如影片前半部分张桂梅校长过分严苛的形象塑造、一对典型城市教师情侣的剧情设置,在内容呈现上稍显失真。创作者或许希望通过这些情节加速推动故事发展,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实题材中最忌讳的悬浮。

不过也有些质疑实属断章取义。例如争论比较激烈的“酗酒的母亲”形象问题,第一在片中起到了铺垫角色发展的作用,第二在张桂梅校长纪录节目中有现实原型依据,绝非无中生有。备受质疑的女学生逃学贪玩片段,在一些新闻报道中也有对应写照。

还有被颇多人提起的张桂梅亡夫角色戏份,在犀牛君看来也是合理的艺术处理。导演的这种叙事设计或许不能被所有观众理解认可,但至少不该是质疑创作者动机的例证。

归根结底,即便《高山》不是一部十全十美的电影,也决不是影片该被网暴至此的理由。

我们完全可以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正视《高山》。

事实上,作为一位**过这部影片的女性观众,犀牛君也曾在观影中多次为剧情感动落泪。尤其是山月山英这条姐妹剧情线的设置,凝练而动人,展现出了纪录类节目难以达到的情感张力。

高山》并不该是一部“非黑即白”的电影,既要直面争议点与影片的短板,也要看得到影片做得好的部分。

在批判一部电影时,我们需要的是就事论事,而不是抓住某一点无尽揣测创作者动机,甚至扣上帽子。

把《高山》还给理性

就像电影频道长文中所说的,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由于观众评价标准的参差客观存在,电影创作注定无法尽善尽美。而将作品交给观众评判原本也是每一个电影创作者的义务。我们认同,无论是从价值观出发、话题出发还是作品内容出发,电影批判都该是自由的。

但我们同样认为,这种批判自由首先要以独立思考为前提,更该以亲自看过这部影片为前置条件。否则,失去了最重要的亲身感受、体验,许多所谓的批判之言不过就是架在空中楼阁上的纸上谈兵,缺乏根本的着力点。

这部电影,正在承担着远超电影内容本身的情绪量。

电影是片面的,人类是多面的,特别是对于张桂梅校长这样有血有肉的榜样人物而言,仅凭一部时长有限的电影,或许真的很难将这样鲜活的她完整诠释出来。

但网络**又何尝不是片面的?

人们深陷在自己的那所信息茧房中,吸纳、输出着自己认同的观点。不同立场的人在互联网上针锋相对,激起更多争端。这样的观点输出只能不断放大矛盾,让话题与最初的质疑渐行渐远。

我们无法替代电影主创去回应质疑,但我们却有理由站出来指出这一点。至少现在这个局面,对于《我本是高山》、电影频道乃至更多为这部影片发声的人而言并不公平。

4k电影应该去哪看

k电影是一种高清晰度的电影格式,通常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细腻的画质。k电影可以带来更加逼真和震撼的视觉体验。以下是一些 k电影的途径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一 途径。流 平台 一些主流的流 平台,如netflix amazon prime和disney 等,都提供了k电影的 服务。这些平台通常需要订阅会员...

不支持退款的电影影院,应该如何进行退款

在遇到不支持退款的电影影院时,想要进行退款可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然而,有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尝试成功退款。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步骤 .了解退款政策 在购买电影票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影院的退款政策。如果政策中没有明确规定不支持退款,则可以尝试与影院管理人员沟通,解释情况并请求退款。.与影院管理人员沟...

电影应以故事为王

正文 最近,电影 我本是高山 宣布将由胡歌特别出演,并确认他将饰演女主角张桂梅的丈夫一角。然而,这个消息却引起了一些网友的不满和争议。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女性题材故事,讲述女校长创立女校来帮助女性的故事。然而,在官宣定档之后,网友们对该电影的宣传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明星的加入太过突出,并且宣传过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