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去年轮流住了20次医院,我孤身难以支撑!46岁女士倾诉

2023-11-28 23:10:06 字數 6464 閱讀 5131

我成长于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在事业单位工作,而母亲则在工厂从事工会工作。

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宠爱备至,享受着比周围同龄人更好的物质条件和关爱。即使至今,我家的壁橱里还保存着我小时候穿过的一双小方口皮鞋和一条小裙子。母亲说那双小皮鞋是她从上海带回来的,这足以表现父母对我的爱。

尽管父母给予我优越的生活,几乎满足了我所有的需求,但在学业方面,他们要求严格。

在他们的督促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表现不俗。高考时,母亲曾建议我选择成为一名老师,于是我报考了师范专业的大学,并成功被录取。

毕业后,我回到县城的一所实验中学,开始了我的英语教师生涯。

刚工作几个月,父母就为我购置了一辆价值十几万元的汽车。当其他新来的老师还在骑自行车时,我已经驾驶着汽车出入校园。

父母说这辆车就相当于给我的嫁妆,我曾开玩笑说:“我还没有谈对象,**来的嫁妆呀?”

母亲则解释说:“这是我们的心意,你先用着就好。结婚时,我们还会额外准备嫁妆。这辆车只是嫁妆中的一部分。”

不久,我的表叔介绍了一个男孩给我认识,他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家庭是个农村家庭,他是三兄弟中的大哥。

刚开始,我对这个家庭情况有些犹豫。听说这位男孩的两个弟弟都在读书,一个在高中,一个在大学,这让我感到他家里可能会有些经济困难。

但表叔极力推荐这个男孩,说他为人老实可靠,在单位深受大家喜欢。我决定见一面,印象还不错。

回来后,我向母亲描述了他的家庭情况。母亲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反对,反而说:“女孩啊,有三个儿子又怎样?难道三个儿子就找不到媳妇了吗?别小看人家呀。”

我犹豫地说:“妈妈,我们是独生子女家庭。我们一直过得轻松愉快,为什么要选择一个经济担负重的人呢?”

母亲深思片刻,说道:“孩子啊,你现在还年轻,对一些事情可能不是很明白。独生子女家庭有它的利弊。眼下我们过得轻松愉快,但等到我们年纪大了,你就会明白,这时你承担的责任会变得很重。选择一个家庭关系比较复杂的人,反而更合适。”

当时我并未完全理解母亲的话,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弊端没有深刻的认识。我以为照顾父母只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他们养育了我。直到后来才意识到,是母亲的正确选择帮助了我。

结婚时,公婆没有能力帮我们买房,首付款是我母亲出的。

父亲特别嘱咐我,不要因为我们家买的房子和车子就显得自以为是。

婚后,丈夫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甚至在我母亲家时也亲自下厨。

父母对我的丈夫深感喜爱,对他们极为满意。

第二年,我迎来了儿子的出生。公公婆婆忙于农活,无暇照顾孩子,于是由我的父母悉心照料。

然而,如今有些儿媳妇似乎以为照顾孩子是公公婆婆的天职,不接受他们帮忙便感到愤怒。我感到不解,因为自己的父母同样有能力带孩子啊!

尽管婆婆未能协助带孩子,但父母一直叮嘱我要孝顺公婆。鉴于公公婆婆经济拮据,父母要求我回去时多为他们购置一些物品。

尽管我们当时收入有限,但由于父母的帮助,我们的生活比同龄人更为舒适。

自结婚以来,我们每月都给公公婆婆提供800元的生活费。

同时,我的小叔子在县城读高中,我们常常给他送饭,也支付他的学费。

公公婆婆时常在亲朋面前夸赞我:“我们的儿媳人美心善,做事大方。我们真是修来了大福气,才有这样出色的儿媳。”

每逢节日期间,公公婆婆早早地考虑到我们。他们知道,如果我们回乡过年,我的父母会感到孤单。

他们常提前准备了丰富的食物,邀请我的父母一同回乡过节。我们一家人一起帮着婆婆烹饪美食,其乐融融,非常热闹。

儿子上了小学后,母亲建议我再生一个孩子。但当时我担任班主任,丈夫工作繁忙,我不想再要孩子。

直到儿子上高中时,我意外怀孕了。母亲喜出望外,称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孩子,必须留下。

我心怀期望地生下了一位女儿。我们全家欣喜万分,终于有了儿子和女儿,如愿以偿,这是何等的幸运!

生下女儿后,我欢喜不已。母亲兴高采烈,步履生轻。

因高龄产子,我**较慢。月子过后,婆婆常从乡下送来炖鸡汤,母亲也买海参补身。

尽管慢慢**,但年纪大了,晚上熬夜令我白天无力。我后悔没有早点生二胎。

母亲安慰我:“别后悔了。能再生一个已经不错了。如果没有女儿,年纪大了就无法再生孩子,那样更令人遗憾!现在不是好吗!”

我的女儿也得到母亲的照顾。多亏了父母,他们竭尽全力帮助我。父母养育我,也帮我养育两个孩子。这或许就是独生子女的优势,如果还有兄弟姐妹,父母不可能只帮我一个人。

在父母坚定的支持下,我在学校工作游刃有余。丈夫也因努力工作得到晋升的机会。

然而,我渐渐发现父母衰老迅速,他们已是六旬之人。

父亲健康状况一直欠佳,从年轻时肺部就有诸多小毛病,如肺大泡、纤维灶等。

62岁后,父亲频繁住院成了常态。一旦天气转凉,尤其是冬天,他就容易呼吸困难,需要住院**。

幸好那时母亲还比较健康,父亲住院时我和母亲轮流照料。

白天,我在医院陪着父亲,母亲的健康状况变得令人担忧。我下午放学后赶紧前往医院,晚上则与丈夫轮流照顾父亲。

但家中情况愈发错综复杂。女儿尚年幼,夜晚常因想念母亲而哭闹,我则在医院、工作和家务之间奔波,感到焦头烂额。

情况更加糟糕的是,某天母亲突然感到头晕,我急忙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警告她的血压飙升至190,必须时刻监测,否则可能引发严重问题。然而,由于父亲一直住院,母亲无法得到足够的休息,有时甚至忘记服药。

某日我刚到学校不久,父亲通知母亲未去医院,而且**联系也无果。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匆忙请了假,我赶回母亲家,只见母亲晕倒在客厅。

匆忙拨打了急救**,将母亲送往医院,结果显示是脑出血。

父亲仍在医院,母亲却陷入脑出血的危机,我顿时感到无力,几乎崩溃在医院走廊上。我感到全身乏力,目光呆滞。

丈夫匆忙赶来,他劝我不要着急,先不要告诉父亲母亲住院的消息,以免父亲焦虑加重病情。

我们只能对父亲撒谎说母亲因感冒暂时无法前来照料他。

母亲在医院八楼,而父亲在七楼,我们不得不来回奔波。

幸好,公公婆婆伸出援手。婆婆放下家务,来我家照顾女儿。更值得感激的是公公,他一直陪在父亲身边。

有了公公婆婆的帮助,我们才能稍微安心工作。

婆婆送女儿上学后,立即来医院陪伴母亲。

我们一家人每天忙得像旋转陀螺,忙碌不停。

丈夫心疼我,担心我过于焦虑,担心我会因此生病。他安慰我说:“不要着急。爸爸妈妈在医院,我们要好好工作,照顾好女儿。”

尽管丈夫如此安慰我,但我心头的负担沉重无比!我牵挂着在医院的父母,还得照顾孩子,而且工作也非常重要。

我意识到,如果有兄弟姐妹,或许我不至于孤军奋战,他们可以与我分担重担!

我工作责任心强,又担任班主任,不愿轻易请假。在学校工作时,我强迫自己把医院的事情抛到脑后,这样我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放学后,我匆忙前往医院,轮换婆婆的照料,丈夫下班后也前去替换公公。

我的身体状况不太好,连续忙碌了几天后,我病倒了。发高烧,全身虚弱,汗如雨下,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了。

尽管如此,我还得每天强忍着病情去学校上课,放学后便匆匆赶往医院。

幸好,母亲的脑出血并不严重,医生表示她的**情况还算不错,但她的右侧胳膊和腿出现了些许异常。

母亲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问题,但要照料父亲、做饭洗衣,对她来说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出院时,父亲仍然需要在病房里持续吸氧**,接受输液。

由于公公婆婆一直在医院照顾我们,家里的农活却被搁置了。当时正值秋天,半亩地的花生都因为被雨水浸泡而发芽了。

前些日子挖出来的一大堆地瓜,由于未能及时晾晒,都腐烂了。

我内心深感愧疚,对婆婆说我父母给大家添了麻烦。

婆婆安慰我说:“孩子啊,你想得太多了。亲家就是我们自己的家人,他们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帮助他们也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我情不自禁地拥抱着婆婆,泣不成声。婆婆也忍不住掉下眼泪,唉,独生子女的压力真是太大了!

父亲出院后,我和丈夫商议了一番。由于我们都需要工作,无法长时间照料父母,我们只好决定雇个保姆来帮忙。

我们花了4000块钱请了一位保姆,而母亲的退休金只有2000块,父亲的退休金是5000块。

这样一来,他们只剩下3000块来应对生活费,但因为父母还需要经常购买药物,说不定还会需要住院**。

为了留足够的钱给父母治病,我和丈夫只得节衣缩食。我们停掉了孩子的兴趣班,以前孩子一直在喝奶粉,现在只能给她喝牛奶。我心疼孩子,但丈夫说孩子上学了,喝牛奶也足够了。

雇了保姆之后,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了些许。

有一次去父母家,偶然发现保姆在责备母亲,催促她赶紧拿筷子吃饭。然而,母亲因手部颤抖无法握住筷子!

母亲默默忍受,只是不断地试图攥住筷子。

我气愤之下,立即解雇了保姆,将她的工资结清。

但没过多久,父亲又出现呼吸困难,我们再度赶往医院。

父亲十分自责,泪流满面地告诉我:“女儿啊,我们成了你的负担,你现在看起来这么疲惫,我们真的对不起你。或许该让我出院吧,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了结呢?我们实在太对不起你了!”

曾有丈夫建议雇佣护工照料父亲,但我们实在缺钱!两人的收入总共才一万来块,而雇佣护工的费用几乎赶上我们俩的收入了。

要是雇佣护工,我们连温饱都难以维持。

无奈之下,我们只得再次求助公公。

去年,父母竟然轮流住院了20次。有时候他们同时住院,有时候父亲刚出院,母亲又进了医院。

我在办公室里趴着批改作业,常常疲惫到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

同事们都很心疼我,担心我的身体会迅速垮掉。

这时,一位同事告诉我,县里有一家结合养老和医疗的机构。

他们建议我去看看,因为他们也知道我已经撑不住了。

我和丈夫去考察了一番,发现那里的条件还不错。常见疾病都有医生**,除非是重症才需要去县医院。

我们选定了一间房间,父母一起住进去需要6000块钱,父亲的工资勉强够支付他们的养老院费用。

虽然6000块钱不算少,但我们只**着头皮让父母搬进那个房间。

这6000块钱包含了每顿四菜一汤的饭菜,还有专业人员提供护理,这样父母能稍微舒服些。

父母离开的那一天,我们在家里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父母表现得吃得津津有味,但我能感觉到他们的无奈。心中也是一片苦涩,如果有其他办法,我们还能送父母去养老院吗?我真的已经撑不下去了。

父母带走了四季的衣物,还拿走了我们一家三口的**册,里面有我从小到大的**。

母亲曾告诉我,养老院里想念我的时候,可以看看**。我抱着她,泣不成声:“妈妈,对不起,送您进养老院并非漠不关心,而是无奈之举,为了您享受更好的照料。只要时间允许,我会定期探望您们。”

父母入住养老院后,我的心稍感安定。每周。

一、三、五,放学后我驱车匆忙赶往养老院,幸好它离县城不远,仅需20分钟车程。

父亲和母亲在养老院生活无忧,但父亲健康日益恶化,时常需住院**。

现在,我深刻体会到独生子女的艰难,或许这也是为何许多人选择要第二个、第三个孩子的原因。

养儿防老”,这是中华传统美德,我们需要将其传承下去。

多一个孩子,并非只是指望他们未来照顾我们,更重要的是享受陪伴他们成长的过程,那是温馨而快乐的。

在百年之后,孩子若独自一人,孤独难当。拥有更多兄弟姐妹,意味着更多的依靠和互相帮助。

有一个与你血缘相连的亲人,多一份亲情,何等幸运和美好。

幸运的是,我嫁给了丈夫,他家人口众多,有三个儿子。这样,在照顾公公婆婆时,我们也不至于太辛苦。

更幸运的是,我听从母亲的建议,生了二胎。现在儿子即将大学毕业,女儿也在上小学。

每当儿子放假,他会常常去养老院陪着姥姥姥爷,让我少了不少烦恼。

愿父母能多陪伴几年。尽管照顾他们令人筋疲力尽,但若没有他们,我将成为孤苦无依的人。

三个人一起,即便再辛苦,我愿陪伴他们向前走。

独生子女家庭,不必悲观。父母选择我们,是难得的缘分,是一辈子的亲情。他们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这一个子女身上。

独生子女责任重大,我们努力工作、保持健康,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照顾父母的养老。

“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20年前的《天亮了》,唱的是谁

父母离我那么远,把我留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不知道未来是否会充满风险。我渴望握住他们的手,因为母亲告诉我还有希望,我会看到太阳升起。妈妈笑了,天亮了。早在年前,韩红的 天亮了 就风靡全国。这首歌从广播里传来,响彻大街小巷,甚至被定为很多人的手机铃声。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离我们越来越远。它也成为年十大金曲...

买的东西寄爸妈那里去了,爸爸要给寄过来,咋想的?

我一直觉得,每一对爸妈和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关心对方,你觉得呢?妈妈发语音说 你爸爸让我把洗脸盆给你寄过来 我说 寄过来干嘛?我买的盆子一共才花块钱,寄过来邮费都是块,我还不如重新买 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天我给鱼儿在网上买了几个盆子,因为我手机上的收货地址有几个,当时买的急,没有注意,盆子寄到了爸妈那...

婆婆 让你爸妈走吧,都住半年了,我 好,我这就让他们回去

不要插足子女的婚姻生活,让他们自己过得幸福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尊重子女的婚姻生活,不要随意插足。只有让子女自己过,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一家人才能和睦相处。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个故事来看看这个道理。故事的主人公是杨女士,她嫁给老公的时候才岁。他们的感情一直很好,从来没有吵过架。杨女士与婆婆相处得也很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