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爸爸幽默地说 他只是做错题,又不是做错人

2023-11-25 22:20:04 字數 4535 閱讀 3528

认知这个话题,其实是我一直不想碰的。

但如今,教育型抑郁比比皆是,所以还是忍不住肤浅地聊一聊。

这几天一个“学渣爸爸”登上了热搜。

一个作为高级心理咨询师的父亲,在家长会上幽默又坚定地表达,我的儿子是学渣,给班级拖了后腿,可是他还有很多优点,比如心态好情商高,这同样是未来成功的重要因素。

他一样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其实他说了一句,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简单而基本的话,衡量一个人的,不是只有成绩。

有个高赞的留言很动人。

但即便是如此,依然在留言里看到了人间百态,看到了极大的认知差异化。

有人觉得,说出了心声。

有人顿感,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有人嘲讽,那就是自欺欺人。

其实认知的差异化,无处不在。

只是近些年关于教育,尤甚。

比如这位家长,显然不认为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也不认为他没有未来不能成功。

但在成绩决定一切的普遍社会认知里,他这个“学渣”就是拖班级的后腿,就会被贴标签被否定。

这是家长和社会普遍意识,存在认知差。

比如身边有的父母,拼命卷孩子拼成绩,卷兴趣班拼命考级。而明明自己很佛很淡然,但被影响的依然坐立不安。

这是不同父母之间,存在认知差。

有些老师希望搞创新,希望孩子多运动多探索,但是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实现。

这是老师和教育体系之间,存在认知差。

很多人明明知道,考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明明知道成绩不能代表一切,明明不认同高压刷题机械学习,孩子不是机器。

但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没有选择。

这是家长和现存教育之间,存在认知差。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陷入了,教育型焦虑和抑郁的原因。

我们明知道它出问题了,

可是我们就是无力回天。

昨晚刷到一个为了孩子教育,从小镇搬到太原的妈妈,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哭诉的**。

一个曾经对学习饱有热爱的孩子,

上小学后厌学了。

她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了要求,从希望平时给儿子辅导拔高,到只要求他认真完成作业做好巩固,再到只求他能写完作业,别无他求。

但这竟然都变得,越来越难。

而真正让我特别难受的是,看到下面这条留言。

她并不是偶然。

问题出在哪?当然原因有很多。

咱且说一个最肤浅的。

认知分化了,但是教育却没有。

需求分层了,但是教育却没有。

很多人已经跑着向前了,可是最应该跑在前面的,却还在原地不动。

说实话,我还挺怀念90年代的生活。

那时候我们所有人,目标出奇的一致。

解决温饱,改变命运,出人头地。

而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唯有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还有为数不多的天选频道。

那时候的父母、孩子、老师和教育体系,拧成了一股劲,认知几乎毫无偏差。

但现在不同了。

信息**到,只要你愿意,即便在四五线的小镇上,依然可以获得一线的认知。

而活在一线城市里的人,大多也难逃被信息茧房束缚的命运。

以至于如今,即便在触手可及的邻里间,都充斥着各个层面的认知差异。

而ai时代更像是一记重拳,敲醒了一群似睡非睡的人。

相当一部分人,对教育的期待不同了。

相比之下,自然会有另一部分人,对现状认可和支持,并也恰到好处地得到了满足。

认知和需求差异,肉眼可见的拉开了。

而根据心理学上“认知冲突”理论,

人有追求逻辑一致性的本能。

所以我们才会如此的,矛盾痛苦、焦虑抑郁,甚至是认知失调。

前几天我看到一条留言。

6年前我们就是因为这个“认知差”,

才决定离开,决定出去看一看。

我和乔爸小时候都算是尖子生,但我们都看得到普通成绩的孩子,还有所谓的“学渣”经历过什么。

他们逐渐自卑,慢慢眼里无光。

我很清楚,巴乔就是个普通孩子。

而且还是个,极不听话的普通孩子。

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然而凭什么,成绩平庸的孩子,就不值得被赞赏?

就不配拥有自信和快乐?

就不能眼里有光?

这不是孩子的错。

可预见的那个未来里,我们和现存教育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认知冲突。

所以我们决定,走出去看看。

那时候我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但却不曾想清楚,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直到17年遇见芬兰,参观了芬兰的幼儿园和小学之后,我哭着对乔爸说,原来这就是我想要的教育,原来这样的教育,真的存在。”

乔爸拍下**的那一刻,我正泪流满面。

所以很多人此时在经历的认知冲突,我虽不能说百分百的感同身受,但我绝对能理解,那份纠结焦虑,和前所未有的无力。

那么就让我来说说,真实的想法。

你们就顺便听听,万一能有那么一点点的帮助,也是好的。

其实我想说,认知有偏差,并不是任何人的错。

你和别人甚至主流的观点不同,也不是你的错。

我记得我有一个朋友,看到了乔爸的**后,很激动地给我留了很长很长一段话。

我和你们的教育观点,是一致的。

可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总是被裹挟,总是觉得自己是不是错了?

可是每一次看到你们,我就会坚定地告诉自己,不是我错了。”

可能我们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就在影响着和我们一样教育认知的朋友们。

让你们看到,你不是一个人。

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多元的。

无论是教育,还是人生,

本就不应该只有一个标准。

而认知有偏差,观点有分歧,这本就是正常的。

只是我们还一时不太能适应,多元文化的存在。

因为我们习惯了,和主流一致。

我们习惯了不应该做少数派。

而我想这样的认知冲突,也许才是刚刚开始。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将生活在,这样的混沌多元的时代里。

而我前面说过,根据心理学上“认知冲突”理论,人有追求逻辑一致性的本能。

此时我们的焦虑纠结、抑郁、决策困扰,我们想争辩,想趋同想改变别人,这都是正常的本能反应。

所以这样的情绪,也不是你的错。

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很难去改变别人。

倘若总是纠缠和撕扯,其实对自己来说,就是极大的内耗。

所以请和认知有差异的人,保持距离。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清醒的自我认知。

每次焦虑不安的时候,我们就这样问问自己。

我们希望孩子未来,成长什么样的人?

对孩子来说,如何才能得到幸福?

对孩子来说,什么能力最重要?

是眼前的成绩重要,还是他一生的自信心和完善的人格,更重要?

我想,倘若上面的问题找到了答案,我们可能也找到了“教育的意义”。

现在的孩子,已经在负重前行。

既然改变不了别人,那至少我们是不是可以放下一些,放下一些我们以为很重要,但其实并不重要的“负担”。

最近看到一句话,觉得很好,放在文章的最后。

第一句像说我们的孩子,第二句像说我们自己。

in the pursuit of worldly knowledge,

everyday we add something to our pool.

in the pursuit of wisdom,

everyday we let something go.

“学渣”爸爸家长会发言有格局,相信儿子能成栋梁之才

九方鱼论原创观点,谢绝抄袭。今天必须要为一位山东青岛的爸爸点赞。在家长会上,不知道为何他站在讲台上。通常都是成绩优秀的家长被邀请上台讲培养孩子的心得体会。这次是这位学渣爸爸。他首先给家长们鞠躬道歉,说自己儿子是学渣,给班级拖后腿了,对不起。话锋一转,他说仍然相信,儿子未来能成为国之栋梁。原因有二。一...

家长会上学渣爸爸发言 相信孩子潜力,支持教师努力

家长会上学渣学生的爸爸上发言,一番肺腑之言尽显格局和气魄。月日山东,家长会上 学渣 爸爸上台发言 我的儿子是学渣,但是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之栋梁。大家好,我是爸爸,我的儿子学习成绩特别差,给我们班里严重拖了后腿,我也深表歉意,但是我依然相信,他能够有个美好的未来。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就是我的...

家长会上“学渣”爸爸发言有格局,赞儿子内心强大引全场爆笑!

在山东青岛的一次家长会上,一位父亲坦然面对儿子的学习成绩,以乐观和幽默的方式发表了一番引人深思的讲话。这位父亲首先承认,他的儿子在学业上并不出色,甚至在班级中拖了后腿。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或放弃,反而展现出了对儿子的深深信任和鼓励。他说 虽然我的儿子在学业上不是很好,但我仍然相信他有一个美好的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