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饥荒不吃鱼,不食蝗虫?探究人与自然的残酷较量

2023-11-15 15:20:22 字數 1271 閱讀 5538

引子:

古代饥荒时,为何不捕鱼,不采食蝗虫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令人心碎的真相。

一、古代饥荒的残酷:

古代的饥荒往往由干旱、水灾或虫灾引发,持续时间漫长,带来巨大的痛苦。如果持续时间只有一两个月,或许还能勉强熬过。

以禄丰县的2023年饥荒为例,这场灾难的严重程度和死亡人数堪称历史罕见。在人口仅50多万的县城,数十万人被饥饿夺去生命,近两万人逃离,占全县人口的近30%。

这次饥荒的爆发叠加了多种因素:日寇占领导致物资匮乏,黑鸟瘟疫让树苗几近绝迹,台风摧毁稻田,而春旱更加恶化了局势。

二、古代饥荒的苦衷:

为何人们不钓鱼,不食蝗虫呢?原因在于古代饥荒期的情况。

1. 钓鱼无望:

在饥荒时,水中的鱼也受到影响。古人不能依靠捕鱼维持生计,因为大规模的蝗虫侵袭和长时间的旱季已导致水位下降,鱼的数量大幅减少。饥荒期通常会持续数月,如果在早期去捕鱼,鱼群早已**尽,剩下的只是饿死的人们。

2. 捕食蝗虫困难:

古人之所以不食蝗虫,不是因为它们不能吃,而是因为蝗虫的数量巨大。一次蝗灾可能有数百万只蝗虫,重达20多公斤。每平方米可有4000多只蝗虫,密度高到极端。

一亩地需要300万只蝗虫,约6000多公斤,才能满足食物需求。但蝗虫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能在几小时内吞噬庞大的农作物。蝗虫迁徙速度极快,数小时内可以吞噬整个村庄的庄稼,留给人们几乎没有时间去捕捉足够的蝗虫。

三、古代饥荒的惨痛记忆:

在古代饥荒中,人们不得不采取各种绝望的措施来生存。一些家庭早早地耗尽了存粮,不得不依赖野菜填饱肚子。甚至连米糠都成了奢侈的食物。

在禄丰县,饥荒期间,成千上万的人被饥饿夺去生命,甚至有村庄完全荒废。由于食用过多的米糠导致水肿而死的人也不在少数。

结语:古代的饥荒是一场人类与自然残酷较量的写照,无论人们如何努力,都难以抵挡灾难的冲击。在这些极端条件下,钓鱼或捕食蝗虫都变得不切实际。

我们应当珍惜当下的丰富物资和现代技术,同时怀念那些曾经经历饥荒的人们,对他们的坚韧和勇气表示崇高的敬意。饥荒的残酷教训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并保护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以确保我们不再经历类似的苦难。

饥荒中为何不吃鱼和蝗虫?原因竟然如此惊人!

在古代和现代的饥荒中,人们为了生存艰难挣扎。面对干旱 水灾和虫灾等多重威胁,他们不得不寻找各种食物。有些人涉水捕鱼,有些人奋力捕捉蝗虫,而还有人疯狂挖掘野菜,但这些艰苦的努力却往往无法解决饥饿问题。实际上,不少人或许会疑惑,为什么饥荒时期的人们不采取更多的捕捉鱼类和蝗虫来解决温饱问题呢?这其中的原因...

古代饥荒为什么不打鱼不吃蚂蚱呢?原因很简单,但让人心碎!

中国历史上饥荒频繁,许多百姓在灾难中饿死,成为沉重的历史包袱。皇帝曾提出 何不食肉糜?的冷漠言论,引发文人的批判。然而,今天我们在网上看到有人提出 为什么不吃鱼,不吃蚂蚱?的问题,让人不禁思考,为何在饥荒中,灾民不选择吃鱼和蚂蚱呢?中国古代的饥荒往往源于旱灾 水灾和虫灾等多重因素。这些灾害轮番袭击,...

心疼!古代饥荒为什么不打鱼吃蚂蚱呢?原因让人心塞!

在古代,饥荒时期常常引发人们的深思 为什么饥民不去捕鱼或捕食蝗虫来维持生计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答案却颇具现实残酷性。无法依赖捕鱼。在古代,饥荒通常由干旱 水灾或虫灾等多种因素引起,并持续时间较长。因此,为了理解为什么古代饥荒时人们不靠捕鱼为生,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在饥荒期间,水中的鱼受水位下降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