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称霸和春秋初年的政治形势

2023-11-08 19:21:12 字數 843 閱讀 4802

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当时由于犬戎毁坏了镐京,且受到犬戒的威胁,周平王决定东迁洛邑,建立了东周王朝。这次迁都是在郑武公、秦襄公、晋文侯等诸侯的护卫下完成的。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春秋。

周平王迁都洛邑初,还有方圆六百里的王畿,因赏赐诸侯及被掠夺,最后仅剩成周方一二百里。天子日益无法控制诸侯,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渐丧失。但天子任以"天下共主"的名义,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首先崛起的就是郑国。

郑国建国于周宣王时期。当时,宣王封其弟友于郑,是为郑桓公。到郑桓公孙郑庄公时期,郑继续做东周的卿士,庄公打起"以王命讨不庭"的旗帜,联合齐、鲁,攻打宋卫,**陈、蔡,并打败北戎,稳定了东周的政局。郑庄公想独霸王室权力,与周天下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周平王时,郑国与王室互不信任,相互交换质子。后来,周桓王上台,剥夺了郑伯的权力,郑伯非常不满,派人割了王室洛邑的庄稼。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亲自率领陈、蔡、卫等诸侯国的军队讨伐郑国,结果王师惨败,连桓王也被箭射中了肩膀,天子的威严扫地,郑国的地位却更加显赫,成为了春秋初年的霸主。

王权沦落后,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受到诸侯的摆布。天下共主的地位,此时已名存实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社会进入一个动乱的时代。

动乱的中原局面,给了周边少数民族发展的机会。而盛极一时的郑庄公,因建国时间短,又发生了内部争位的斗争,实力被削弱。继郑之后,先后崛起了齐、晋、秦、楚和以后兴起的吴、越较强的诸侯国,他们努力发展自己的势力,积极从事天下霸主的活动。

郑国的外交辗转 春秋时期的政治智慧与困局

在春秋时代的纷争中,郑国作为一个位于中原地区的小国,不得不应对着四面楚歌的挑战。其灵活的外交策略成为其生存的关键。从挑拨争端到结盟反向运作,郑国政治家们用尽一切手段来保持国家的独立。然而,这种外交辗转,也成为了郑国走向衰落的导火索。春秋时代,郑国处于列国纷争的漩涡中,四面楚歌之际,郑国的政治家们展现...

郑国蹉跎岁月 春秋时期的政治风云

在古代中国的春秋时期,郑国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国家,其政治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戏剧性。这篇文章将为您讲述郑国的一系列政治事件,其中包括继位纷争 外交策略和权谋。让我们一起深入 这段令人瞩目的历史。郑国的春秋辉煌。在春秋时期,郑国崭露头角,郑庄公的统治让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国家。郑庄公凭借卓越的政治才智,使得...

春秋时期 诸侯称霸与称王的权谋游戏

在春秋时期,中国大地上的诸侯国们展开了一场权谋游戏,其中包括称霸与称王的角逐。这个时代充满了政治斗争 战争和权谋策略,本文将深入 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和背后的动机。春秋时期的政治地图如同一幅错综复杂的棋盘,各个国家在这个时期竞相崭露头角。管子 霸言 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强国众则合强攻弱以图霸,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