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14岁进中科大,18岁MIT读博,如今他将赴伯克利任教!

2023-11-28 07:15:13 字數 4709 閱讀 1250

还记得曾经名动一时的95后神童曹原吗?

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官网显示,曹原将于2023年7月起正式担任该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石墨烯”这个词,是因为曹原的事迹。

虽然年纪轻轻,曹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 nature 上的两篇一作,开启了物理学的一个全新领域——石墨烯超导

完成中科大学士、mit硕士加博士的学业后,曹原于2023年到2023年,在哈佛大学担任初级研究员。

如今曹原不仅在物理领域做出了诸多突破,更将为人师,带领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博士后人才,继续精研领域。

ucb校园没错,这意味着如果你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你将有机会和曹原教授一起研究课题

在该校学物理相关专业的留学生们,有福了!

根据ucb官***曹原教授现招收二维材料、低温电输运、纳米光子学、超材料、mems及相关领域,具有高度自我激励能力的研究生和博士后,招聘时间从2023年秋季开始,有纳米制造经验者优先考虑

曹原mit个人**上显示的研究课题。

众所周知,曹原的研究兴趣一直和光电领域相关。

低维材料的电学、光学和机械性能,以及如何利用包括纳米技术、超材料和微机电系统(mems)在内的跨学科方法,来设计这些性能并为它们找到应用。

相对于进名校是人生巅峰的很多普生来说,曹原是一个难以超越的“神话”

更可贵的是,他的巅峰一直在持续

哈佛官网信息。

在曹原mit个人主页里,他描述了自己认为的学术研究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一是创意,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朝着什么方向前进;

二是解决问题,勇往直前无可阻挡;

三是学术报告,以此有效地向同行和公众传播科学。

这也是他个人不断实现突破的内驱力

2023年,凭借关于扭曲石墨烯超导性的研究,曹原被 nature 杂志评为“十大年度人物”,并被评为“年度物理突破”。

2023年,曹原被授予“时代100位新星”;2023年被授予萨克勒物理学奖;2023年被授予麦克米兰奖;2023年被授予理查德·格林博士**奖。

目前已发布9篇顶尖期刊**,完全是学术界可以“封神”的存在…

究竟怎样的教育和成长经历,可以造就出这样的尖端人才?

曹原,来自中国四川成都。2023年出生,今年才刚刚27岁。

然而网络上关于他的词条,每句都让人叹为观止…

截图:百科。

2023年曹原毕业于深圳耀华实验学校,只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课程

2023年,年仅14岁的曹原,以理科669分的高考总分,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据悉,曹原念到大二的时候,主动联系实验物理研究的曾长淦教授,希望能到他的实验室学习。

在曾长淦教授的指导下,曹原开始进行石墨烯超晶格等离激元的理论研究

本科期间,曹原就曾在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和physical review b 发表过第一作者**,并获得郭沫若奖学金

图源:网络不仅如此,曹原还曾尝试自己从头开始编程,展现了超强的理**底和计算机能力。

有记者曾采访过曹原对自己的成就有什么感想,曹原本人表示自己虽跳级学习,但并不特殊。

我只是跳过了中学里一些无趣的部分。”

2023年本科毕业后,18岁的曹原进入麻省理工大学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学习期间,曹原也曾因为能力有限错过课程而沮丧。

但他没有放弃,一番努力之下,他终于加入当时已经在从不同角度对碳片进行分层和叠加研究的pablo jarillo-herrero团队,负责研究当一个石墨烯薄片相对于另一个稍微扭曲时,两层叠加层中会发生什么。一种理论**这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材料的性质。

2023年,曹原发现,只要对电场稍加调整,扭曲的薄片就会变成超导体,超导体里的电流就可以毫无阻碍地流动。

随后,他在nature上发表了两篇相关**,开启了物理学的一个全新领域——石墨烯超导

立即轰动了科学界。

图源:nature

什么是石墨烯超导?

据nature官方介绍:

图源:nature官网。

双层石墨烯,图源:nature

在我们现实世界中,时刻都会有“导体”的存在,没有导体,我们可能连手机也充不了。

但即便是很好的“导体”在“超导体”的面前,仍旧是效率低下的。

2023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发现了一种能够将电子损失降到0的传输材质,命名为“超导体”。因为这项发现,昂内斯荣获诺贝尔奖。

昂内斯。电流在“导体”中穿梭时会消耗大量的热,且速度也会减弱。但“超导体”不一样,它可以节省更多能源。

尤其是像磁悬浮列车和一些大型供电系统,如果能选用“超导体”材料,那么能源消耗能减少到最低

但“超导体”有一个非常局限的地方,就是它对温度有严格的要求。

一些材料只能在大约摄氏负269度(华氏负452.2度)下才能变成超导,使用这种材料是非常昂贵的,而且完全不实际

在曹原的研究中,石墨烯也有可能成为“超导体”,这就意味着,它可以让电子来回快速穿梭,而让电阻无限趋近于零

速度之快,效率之高,非常罕见。

虽然在以前,也有很多科学家对“石墨烯”材料产生过类似想法,但是实验效果并不好。

直到2023年,这位来自中国的22岁少年曹原,成功实现了石墨烯“超导实验”,解决了困扰人类107年的世纪难题

此后,数百位世界级学者正在试图复制、拓展他的科研成果。

一旦成果落地,将为世界能源行业节省数千亿美元的资金。

这一切都是曹原在实验室日夜蹲守,坚持不懈的钻研下得来的成果。

作为“过来人”,曹原曾在中科大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成功心得:

作为一名实验者,要愿意学习新东西,尝试新想法,并在实验室承担起责任,当努力不起作用时不要难过,因为这再正常不过了

除了科研,曹原也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喜欢摄影、星空、小提琴,还喜欢研究计算机科学。

天才再加努力,就可以创造奇迹。

很多人想从父母教育的角度,复刻曹原的成功。但天才的成功,往往各有各的独特性。

曹原的父母和多数中国父母一样望子成龙,在教育方面严苛以待。

而曹原自小的表现一直是,无论接触什么一学就会,远远超乎了父母的预料

曹原的父母带他去测了智商,结果高达

通常这个数值超过140,就已经是世俗意义上的“天才”,相传史蒂芬·霍金的智商同为160,曹原无疑堪称天纵奇才

怎么教导天才让曹原的父母也犯了难。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后来他们干脆放手让曹原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如曹原从小就对电子产品感兴趣。对其内部结构,总是拆了装,装了又拆。哪怕会拆坏报废,曹原的父母也没有伸手阻拦

正式这样开放式的包容教育,让曹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肆意生长,完全发挥了出了他的天赋。

天才少年“曹原”也好,无数的科学工作者也罢,在这条路上,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期待未来曹原能做出更多有益于人类世界的学术突破!

大冷门!18岁天才少年林诗栋1 3失利!败给张本智和的克星!

在月日的乒乓球wtt太原挑战赛男单半决赛中,观众们目睹了一场引人注目的焦点大战。比赛双方都是乒乓球界的翘楚,首先登场的是年仅岁的中国乒乓球国家队天才少年林诗栋,他的对手则是日本全国冠军 张本智和的克星户上隼辅。这样一场对决,不禁让人期待两位年轻选手之间的火花碰撞。扩写 观众们兴致勃勃地围坐在体育馆内...

林诗栋18岁天才少年1 3输给张本智和的克星,大冷门!

月日,年乒乓球wtt太原挑战赛男单半决赛刚刚落下帷幕,这场备受关注的对决令人目不转睛。在赛场上,中国天才少年林诗栋 岁 迎战日本全国冠军户上隼辅,这场比赛最终以比的比分,取得了战胜林诗栋的胜利。林诗栋赛后悲伤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他的奥运梦想似乎正在遥远的彼岸。林诗栋,作为中国乒乓球国家队的一员,备受...

18岁天才少年林诗栋惨败!输给张本智和的克星!

月日,乒乓球wtt太原挑战赛男单半决赛的一场焦点大战刚刚落幕,岁的中国乒乓球国家队天才少年林诗栋对阵日本全国冠军户上隼辅。作为双方的头号选手,这场比赛备受瞩目。然而,林诗栋未能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获胜,以比的总比分不敌户上隼辅。赛后,林诗栋泪眼婆娑,因为这一失利,他的年巴黎奥运会男单和男团的梦想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