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指挥长平之战 秦国之难,赵国之幸

2023-11-06 18:30:09 字數 2286 閱讀 2555

在战国时代,秦国的崛起之路伴随着众多挑战和敌人,其中赵国一直是秦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两国频繁交锋,旗鼓相当,直到长平之战的发生,秦国以惊人的杀伤力占据了上风,赵国元气大伤,再无力与秦国匹敌。这一场生死大战中,赵国的统帅赵括,被后人戏称为"纸上谈兵",毫无真才实学。但如果将这一场战役的统帅换成战国后期的赵国名将李牧,结局会如何呢?

一、李牧的真实水平。

李牧,不愧为一代名将,是战国后期赵国能够拿得出手的大将之一。从纯军事能力的角度来看,他应该在赵国老将廉颇之上。面对强大的秦军,廉颇尚能抵挡,如果李牧率领大军与秦国对抗,秦国的胜算将大为减小。

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后,军事力量达到顶峰。经历了与秦国三次绝对胜利,其中李牧指挥了两次,剩下一次是由赵括的父亲赵奢指挥。李牧的两次作战在难度上远高于赵奢,因为当赵奢指挥战斗时,赵国的综合国力非常强大。而李牧成长起来时,赵国已经开始衰落。根据《战国策》的记载,赵奢在阏与战役中动用20万大军,占据兵力上的优势,而李牧常常以少胜多,以弱击强。

李牧以用兵之法克敌,注重骑射训练,重新建立赵国的精锐军队,尤其以骑兵为主。在长平之战的史料记载中,几乎看不到骑兵的影子,而秦军却有白起率领的2万5千多骑兵,成功截断了赵军的粮道。因此,如果李牧指挥长平之战,骑兵部队必定成为他的重点,不会轻易让秦军切断粮道。

李牧重视烽火的传递,明白烽火台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他确保所有军队都熟悉烽火的使用,以提高警惕性,及时发现敌情变化。他擅用谍报人员,了解敌人的战略动向,侦查敌军的分布和将领的作战特点,为取得胜利提供关键情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括对敌情一无所知,完全是情报上的"瞎子"。

李牧优待士卒,将奖赏和财物用于士兵身上,从不中饱私囊,克扣粮饷。这使他在军队中赢得了高度威望,让士兵愿意听从他的指挥,甚至舍命。赵括刚晋升将军就傲慢自大,军官们都不敢与他交流,追逐赏赐,完全不具备李牧那种思想境界上的高度。

以上这些特点都显示了李牧作为统帅的出色能力,相比之下,赵括的军事才能相形见绌。

二、兵团级作战的高手。

李牧的作战风格非常独特,他擅长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无论是北抗匈奴还是对抗秦军,李牧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才华。

首先,他重视不同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善于在不同战场上分工合作。在山地战斗中,步兵和骑兵相互配合;在平原上,车兵作为主力,利用机动性进行攻防;在攻坚战中,利用弓弩兵的远程攻击,消耗敌人有生力量。李牧善于根据实际战场形势灵活运用各兵种,这是他的拿手好戏。

其次,李牧善于玩诱敌深入这一策略。他不仅勇猛,还有出色的谋略和胆识。在战场上,他善于引诱敌人深入,然后进行歼灭性打击。与白起相似,李牧善于用这一策略击败敌人。如果他对上白起,胜负难以**,但绝不会像赵括那样轻易中计。

总结概况:如果李牧指挥长平之战,秦国胜算将大大减小。他的军事才能、作战风格和指挥能力都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实力。与赵括不同,李牧懂得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善于诱敌深入,注重情报收集,优待士卒,这些都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长平之战的结局或许会完全不同,赵国可能不再沦为历史的笑柄,而秦国的胜利将更加艰难。这一假设让人不禁思考,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统帅的智慧和指挥能力,而李牧无疑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原作品**于:大咖说史。

长平之战 赵国为什么输给秦国?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失利,原因众多 首先,赵国缺乏坚定的动力。这场战争起因于对韩国上党郡的争夺,赵国未能彻底准备好为此进行生死抗争。其次,赵国准备不足。准备充分的战争需要周密的计划,充分的军事和后勤准备,以及外交支持。然而,赵国在这些方面显然缺乏大局观念,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关键决战。决策失误也是导致赵国...

白起之智,长平之胜 秦国攻赵的辉煌时刻

在中国历史上,长平之战堪称一场震撼的大战,它见证了白起的智谋和坚决,也揭开了赵国的覆灭序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 白起与秦昭襄王的分歧,以及长平之战后白起坚持攻打赵国的决定是否具备理性和可行性。长平之战,秦赵两国精锐尽出,赵军在赵括的率领下,遭到秦国名将白起的彻底击溃,歼灭了万人。这场战斗让秦国威名...

“背锅侠”赵括,长平之战赵国大败,真的是因为他“纸上谈兵”?

公元前年,秦国击败魏国并占领了河西地区。赵国王赵惠文意识到秦国日益强大,为了防止秦军打通关中通道直接威胁赵国腹地,决定与秦国争夺河西地区。当时冬天,赵国王任命了名将廉颇担任主将,率领五万军队前往长平 今山西高平 与秦军对峙。廉颇深谙兵法,明白赵国想要在正面战胜秦国还为时过早。因此,他采取守势与秦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