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留住基金经理

2023-11-29 02:50:11 字數 1405 閱讀 8831

洪小棠/文2023年11月24日,中国**投资**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发布自律新规,其中《**经营机构投资管理人员注册登记规则》(以下简称《注册登记规则》)中多条限制性要求剑指近期市场痛点,在**行业引发热议。

修订后的《注册登记规则》明确,存在无特殊情况管理公募**产品处于募集期、封闭期内主动离职,且离职时间未满24个月;无特殊情况管理公募**产品未满1年主动离职,且离职时间未满18个月等情形,不得注册为**经理。此外,对**经理短期内频繁跳槽现象,《注册登记规则》也进一步做了限制,即最近1 家任职单位为公募**管理人,3年内变换任职单位2次以上;或最近 1 家任职单位非公募**管理人,3 年内变换任职单位 3 次以上,不得注册为**经理。这一新规直击近年来**经理“闪电离职”、频繁跳槽问题,对此予以规范正当其时。

或许是巧合,近日某渠道理财经理在其个人公号上发文《六问泉果**》也再次引起业内对此类问题的**。针对现任泉果***经理的钱思佳在东方红任职管理封闭期产品期间离职,**职泉果**并再次发行持有期产品的行为,该文建议“证监会明确法规,持有期产品**经理,在第一个持有期未到期前,即使跳槽,也不允许新发产品。”

*经理是**公司的核心人才,是一只**产品的“灵魂”人物,**公司打造“明星**”模式更离不开优秀或者明星**经理的“人设”加持。以**经理作为“卖点”的封闭期产品,本身产品的募集就有**经理的号召力因素,而**经理在产品封闭期间选择离任,显然对**产品后续运作增添很大的不确定性,给**投资者带来风险。这对基民是不负责任的。

同时,我们认为,该新规的部分细则仍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例如,近年来,带有“封闭”性质的持有期类**也是各机构高发的产品。除了稳定负债端,方便**经理投资操作外,发行此类产品也给**公司带来了稳定的管理费。那么,这类持有期产品的**经理离职,是否也要比照处于封闭期内离职需静默2年的规定处理?再比如一直在存续运作的定开封闭期产品或持有期产品,并经历管理了多轮周期,是否也同样纳入?

客观而论,在现有**经理责任制下形成的投研体系构建的**公司中,能够保持投研**经理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因为**经理所管理的产品承载着千家万户老百姓的“辛苦钱”,带有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责任与使命。新规对**经理“闪电”离职和频繁跳槽做出限制,当然有理有据。

但是换个角度看,**经理也是一种职业身份,如果出现与所在公司的价值观、企业文化、领导层管理方式、激励制度、投研支持等不相匹配的情况,勉强让**经理待在这家公司,并管理着**产品,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持有人不利?在这方面,恐怕也该有所考量。

好的制度设计,是将**公司、**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从而既实现**公司生存发展需要,也能为**经理提供良好的平台,修炼投资心性和专业能力,最终为**投资者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投资初衷。

近年来,从静默期的延长到薪酬递延,都提高了公募**经理离职的门槛。我们认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从激励、考核等各方面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让**经理愿意留下来并充分发挥主观投研能动性,进而让投资者获得好的收益。

如何购买基金理财

理财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投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资产增值,同时也能够降低投资风险。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如何购买 进行理财却是一个不太清楚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如何买 理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 的基本知识。是由 管理公司发行的一种投资产品,它通过集合投资者的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的资产...

基金如果出现亏损,基金经理有责任吗?是否需要对亏损负责?

是一种集合投资的方式,由 经理负责管理投资组合的买卖决策,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然而,投资无法消除风险,也不例外。当 遭遇亏损时,是否应该追究 经理的责任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投资有风险,经理并非预知未来的先知。无论是经济形势还是投资市场的走势都是不可 的,即使是经验...

A股将如何走?基金经理 现在“遍地是黄金”

最近,国内外市场波诡云谲,事件迭起,影响着a股的发展。在年的第四季度,a股正经历着怎样的阶段,即将面临着怎样的变化呢?在这一期的 私募荟 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忠石投资的创始人雷龙和财智聚 的 经理宋承东,他们为我们深度解读了市场动态。一时间,中国国内外的经济局势备受瞩目。宋承东表示 目前a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