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3-11-17 19:10:14 字數 6195 閱讀 5619

摘 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传统建造方式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力 等制约不断凸显,难以满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迫切需要以科技创新转变建造方式。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 在科技创新方面普遍存在的机制不活、创新人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低等诸多问题,阐述了国家及行业技术创新要 求,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以期为提升施工企业如何打造专业优势、转型升级及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机制;问题;对策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不断增强[1], 其为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建筑业依然存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发展方式粗放、劳动生产率低、高耗能高排放、市场秩序不规范、建筑品质总体不高、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等,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随着《国家公路网规划》(2023年 ~2023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系列规划的发布,大量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给建筑施工 企业提供了高质量发展机遇,这些重大工程普遍面临项目体量大、施工条件差、地质条件复杂、技术含量高、安全风险大等诸多挑战,而科技创新是迎接挑战、解决难题的重要途径。当前,创新文化缺失、创新需求不足、缺乏品牌意识、科技人员管理机制落后 等问题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阻碍[2]。

近年来,我国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科技部、国资委2023年4月印发 《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国科发资〔2018〕19号),其中第五条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健全**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将技术进步要求高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纳入经营业绩考核范围。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建筑企业应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办公厅先后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 号),明确提出要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2023年7月住建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建筑施工企业在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方面将会遇到大量新技术难题。

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印发《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3年)》提出突破国家重大战略通道建设技术目标,开展跨江越海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运河连通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究,突破长大穿山隧道、超大跨径桥梁、悬浮隧道、高坝通航船闸、省水船闸、高速(重载)铁路、空(海)事系统等关键技术,提升复杂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下交通基础设施可靠性设计和智能建造技术水平。

国家铁路局印发 《“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提出掌握复杂地质30公里以上长大隧道建设技术,突破岩爆与大变形隧道设计施工、深切峡谷特大跨度桥梁建造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并逐步形成更高速度铁路设计建造成套技术。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琼州海峡通道、渤海湾海峡通道等重大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占有较大份额,要求必须在更高层次开展科技创新,才能具备完成施工生产任务的实力。

1.持续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更多的是由下而上的管理模式,即项目一线根据工程特点、重点、 难点提出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应用类科技研究需求。其前提和基础是承揽有工程项目,而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营承揽工程项目的领域、专业类别、数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工程项目技术含量高低不一,有时出现工程项目时断时续,从而缺少申报高等级科技立项的条件,造成难以持续开展高质量科技工作。

2.创新平台建设总体比较薄弱

当前,大型施工企业普遍设立了企业创新中心、 企业技术中心、工程试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但专职科研人才配备少,配置的兼职人员主要精力是从事施工生产,配置的试验研究的软硬性种类不全,造成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工作的基础不实。3.缺乏稳定的科技投入

建筑施工行业属于完全开放的竞争市场,建筑施工企业数量剧增,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持续下滑。目前,各行业普遍进入微利时代,筹资渠道有限,国家提倡的科技投入视同利润政策难以有效落地,施工企业难以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科技创新资金占产值比例普遍偏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科技试验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4.缺少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受制于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工作环境、工作强度、 待遇、晋升通道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安心在施工企业的比较少,现有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很大程度向建设行业**监管部门、投资平台单位、建设单位流动,造成现有施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普遍不足。另外,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基层工程技术人员普遍年轻, 项目的科技攻关能力不强,难以有效地带动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5.产学研合作机制不通畅

施工企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偏重于施工技术应用及工艺创新,缺少必要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与高校、 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普遍存在产学研合作科研项目比例低,甚至部分施工企业完全委托科技院所、高校,施工企业自身完全不参与过程研究的现象,未能达到通过合作提升施工单位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6.科技考核机制不完善

当前,施工企业普遍对下制定了科技考核办法, 但科研考核的权重偏小,科技奖励的力度偏弱,考核对象大多只是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未能覆盖到全体员工,严重制约了工程技术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影响企业整体科技水平的发展。同时, 对群众性技术革新工作重视不够,企业员工技术创新意识淡薄[3]。7.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施工企业虽然形成了相应的科技成果,但受查询渠道、后续工程项目施工内容及施工条件差异性制约,缺乏普遍性和通用性,能完全复制推广应用的科技成果比例偏低。另外,目前大中型施工企业普遍缺少自有作业工人,现场大多是劳务分包方式,操作工**动变化大,劳务队伍对既有科技成果的理解不到位,作业工人担心不熟练而费时,仍然乐于按习惯工艺做法实施,造成大多数项目对科技成果推广的组织力度弱,造成科技成果转化低,给企业创造增值效益小。8.科技创新管理能力不突出

施工企业及现场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科技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强,大多忙于施工生产。其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更多定位于日常的琐事,而不是基于价值与效率提升的管理创新。因此,很难沉淀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而形成组织的科技创新管理能力,科技创新管理人员自身管理素养也将随着长期重复不增值的工作亟待提升。1.加强主要领导抓科技创新工作机制

提高科技指标在主要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占比;提高各级主要领导干部推进公司科技创新的意识;推动主要领导抓科技创新的主动性;推动分管领导抓公司科技创新规划与实施;推动科技业务部门抓日常工作的规范化。大幅度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2.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制度

施工企业要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充分利用好国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完善国有企业研发费投入视同企业利润的核算政策;企业内部建立稳定的科技研发专项资金。同时,积极申报外部高等级科技立项,争取外部科技资助,确保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的资金保障。3.做实做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

引进配备高水平的专职研发人员和必要的科研设备与软件,持续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共性需求,发挥前沿跟踪、基础研发、技术攻关的核心职责,有力、 有序地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制[4] 。着力突破制约施工企业主业的关键技术,提高创新平台对重难点工程技术支撑程度和贡献率;加快建设独具专长的技术优势,发挥研发平台在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地位。4.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建立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创新成果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科技人才业绩考核、激励办法,破除传统唯学历、唯**、唯职称、唯奖项的“四唯”评价方式,将科技进步相关指标与晋升通道、待遇有效挂钩;

营造企业总部与项目部“上下互动”,多层级、全范围的人才培养热潮,打造项目间横向广交 流、拓思路、共进步的沟通管理模式,切实做到人才的专业能力与其岗位工作相适应;建立科技项目课题人、首席专家负责制,发挥课题负责人、首席专家在研发过程中的责、权、利,保证其具有一定灵活性的工作空间;

积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科技服务 +成果产业化”全过程研发生态链,加大跨学科融合发展力度,激发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创新内在动力。 同时,通过外聘制度,建立一支开放灵活、兼容并蓄的专家人才队伍,高起点建设企业科技智库,支撑企业重大科技战略决策的制定。

5.推进创新文化建设

加强创新文化宣传,培养良好的创新风气,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要创建一种激励创新、崇尚创新、支持创新、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环境和精神状态。要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包容失败的精神;不断增强学术交流力度,努力营造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

6.畅通产学研合作渠道

多渠道保障科技经费,重点筛选科技课题,积极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科技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机制;积极参与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探索技术前沿,作为技术储备纳入研发成果库[5] ,为企业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同时,施工企业参与课题组人员通过向合作单位专业人员学习,推动锻炼本企业技术人才。7.大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

施工企业建立“大科技”协同机制,通过多种荣誉的激励,调动一切技术人员从事科技工作的热情, 推进项目部一线制定科技考核细则,实行对一线员工的创新成果激励约束。根据市场需求和现场需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大力开展以青年职工为主题的“五小成果”“创新工作室”创新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职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实践和技术创新活动,研究开发实用性强的微创微改,有效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8.抓实科技创新价值管理

减少专职研发人员日常事务性工作,保障其研发试验的时间精力;建立企业内部科技成果信息平台, 形成科技成果交流、咨询和服务平台;企业科技业务部门针对新上场工程项目内容及特点,筛选拟推广应用的成果清单,过程中加强督促检查,逐步建立以重大示范工程为载体的四新成果推广和应用机制,发挥科技创造价值作用。当前,整个建筑市场外部环境变化较大,传统的市场空间越来越有限,人工成本连续增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也达到了瓶颈,传统的施工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持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全面上升。建筑施工企业应树立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工程建设效率、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在打造品牌、巩固品牌、推动管理变革中的重要价值,拓展科技创新在市场开拓、业务引领、产业升级中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资质网。建筑业支柱产业作用不断增强[eb/ol]. https: 吴应明。国有大型建企科技创新的问题与对策[j].施工企业管理,2019(09):30-32.[3] 张海英,张利荣,程文香。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施工技术,2012(06):90-94.[4] 游霭琼。完善落实创新攻关“揭榜挂帅”机制[n].广州**,2021.04.12(a8版) .5] 付生伟。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科研管理水平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22(09):70-72.作者:张枝梅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山西 太原 030032)

建筑企业如何去办理建筑施工资质呢?

关注作者,点击作者头像里面有干货 作为一家建筑企业,办理建筑施工资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去办理建筑施工资质呢?本文将为您介绍办理建筑施工资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一 了解资质标准。首先,建筑企业需要了解建筑施工资质的标准和要求。不同的建筑项目需要不同的资质,例如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 市政工程施工总...

建筑行业工程施工各明细科目有哪些

建筑行业工程施工各明细科目有哪些呢?建筑行业发生的各种费用种类繁多,有些费用会有会计人员不清楚应该怎么计入会计科目,下面小编整理了工程施工个明细科目的具体内容,感兴趣的伙伴们一起来学习吧!工程施工各明细科目的具体内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 辅助材料 构配件 零件 半成品的费用。内...

中电建科技创新产业园年底竣工

李翊铭 摄。近日,记者来到中电建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现场,看到工地上建设者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项目外常有满载建筑材料的运输车辆等候进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整个项目的外幕墙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楼内的机电及精装修工程,计划今年年底项目整体竣工。科技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今年以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