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现“双循环”格局,十万亿元级市场外商涌入寻商机

2023-11-28 17:20:04 字數 3762 閱讀 3033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

数字经济浪潮之下数商正成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蓬勃发展的新兴力量,与往年在上海举行的全球数商大会相比,2023全球数商大会正显现出不一样的“双循环”格局。

我在硕士专业主修的是中国市场经济专业,因此对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趋势非常感兴趣,而我们的主业是向全球投资者提供以支付为导向的消费者交易数据。因此有兴趣投资韩国的中国机构肯定需要这类数据解决方案,了解到上海数交所开放并尝试建立全球数据交换平台,所以我们赶过来参加今年的全球数商大会。”11月25日,韩国一家专营支付数据机构mandate负责人joshua kang在2023全球数商大会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去年,本届数商大会聚集超过1000余家国际国内数商企业参会;与此同时,包括邓白氏(dun & bradstreet)、sberanalytics(tot)、欧睿咨询(euromonitor)、彭博(bloomberg)、伦敦**交易所集团 (lseg)、mandata、威科先行(wk info)、伊诺蓓得(innobator)、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航天宏图共10家头部数商在大会上集中进行了国际数据产品挂牌,覆盖美国、英国、俄罗斯、荷兰、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挂牌数据产品主要涵盖金融、产业、环境、生物医药、地理遥感等领域,上海数交所国际数据产品集中挂牌,真正实现从“境内通”到“国际通”的进一步深化。

交易规模近千亿元

11月26日,2023全球数商大会上发布的《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达876.8亿元,在全球的占比为13.4%,在亚洲的占比为66.5%;此外得益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的支持,中国数据交易行业在过去两年内经历了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预计未来3年至5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仍能保持较高速的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2046亿元。

中国数据资源应用场景丰富,金融、互联网、通信、制造工业、医疗健康、交通运输和教育等细分行业对于数据产品的应用需求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未来交易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当前,数据跨境流动正在逐步超过**、投资全球化,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对此,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局国际合作与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司司长池星绫在11月26日受访时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14日,在上海举行的数据资产管理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中心副主任王建冬就**指出,短期看数据基础制度将催生3000亿—5000亿元规模的数据交易市场;中长期看数据资产相关市场潜在规模将在60万亿元以上,数据要素定价是开启新的十万亿级市场的“金钥匙”。

未来随着数据资产入表等实践的推进,对零级市场中的企业数据资产进行评估定价并确认为资产,能够极大改善资产负债水平,为企业抵押贷款、融资租赁等提供有效支撑。”王建冬分析。

而在11月25日的论坛上,上海数据交易所总经理助理刘小钰接受**采访时指出,数据有三层价值:一个是数据本身的使用价值,一个是基于市场流通的数据交易价值,最后一个是数据实现资产化路径后的资产价值。目前我国已具备一定基础条件去释放数据的使用价值和交易价值,从基础制度建设到国家组织层面的组建,再到全国各地数据交易所的蓬勃发展,有为**和有效市场能够高效衔接,逐步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第三层价值——数据资产价值的释放,还处在一个很初步的阶段,从宏观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视角看,尚未探索出一种方法准确评价数据资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价值作用。” 刘小钰表示。

数据资产大基建时代来临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未来无论是我国还是全球的数据资产规模庞大,但是也正处在初级阶段,这意味着数据资产的“大基建”时代正在来临。

11月26日,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的第十一届管理会计年度论坛上,“数字资产:入表与应对”成为焦点话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卢文彬就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2023年中共***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首次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并列作为生产要素,预计到2023年时数字经济将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化创新引领的发展能力大幅度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只有构建数据资产的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释放数据价值,提升获客、改善体验、科学决策、缩减成本和降低风险,助力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数据资产入表是数据资产化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数据富集型企业关注的焦点,通过入表的形式对企业的数据资产进行确认,可以将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费用,由损益类变成资产类,改善企业的盈利表现,更加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真实盈利情况。” 卢文彬指出。

当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白晓红受访时表示,从数字经济、数据资源、数据产品到数据资产,一切都依赖于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从数据到数据资源会涉及整体的规划、治理、加工、清洗、整合,及其大规模的技术支持。每个企业都需要对数据资产进行评估、合规管理、定价、交易准备。数据资产形成数据产品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清洗、整合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工作。

数据资源资产化并进入会计报表,目前最关键的问题不是资产价值如何评估、账务处理如何操作,而是必须先解决好万里长征第一步。资产的核心特征是能够为资产的所有人创造价值。而数据资源入表,意味着数据资源必须首先完成数据资源资产化。要实现数据资源入表,必须以管理会计思想为指导,以应用场景为依托,建立数据、模型、应用的三层架构的思维方式,通过数据治理,达到数据规范、质量可靠、及时全面、维度丰富、融会贯通、赋能决策的目标。”11月25日,元年科技执行总裁郝宇晓接受《华夏时报》专访时分析称。

远光软件大数据事业部总经理张允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数据要素市场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集团企业的数据资产管理应从“看得见、管得住、治得好、找得到”四个方面着手。根据企业数据要素重要程度、数据敏感程度等维度划分数据分级、分类工作,同时依托财务数据治理经验和完备的质量规则库,采用“管治结合”的方式,将对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的管控事宜嵌入到对财务数据进行规范管理的各个环节;再次应具备数据建模、数据开发、质量管理、安全保障、服务管理几大核心能力,以便于相关工作能够得到顺利、高效开展。最后通过统一企业资源搜索入口,使用户通过关键词一键式获取索求的数据资源,帮助用户实现不同场景下数据资产好查、好用、易懂以及数据可信的需求。

全球买卖“双循环”格局初显

在今年的全球数商大会上,一个最新的我国数据实现全球“双循环”的举措是正式开启沪港数据通新模式,香港与上海双城联动共建数商生态。在11月25日的大会上,香港数商协会正式揭牌成立,并与上海市数商协会进行沪港数商生态战略签约,两地将在数据产品挂牌、数商生态构建、第三方服务商培育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数据要素双向赋能发展。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数据空间协会研究实验室项目带头人joshua gelhaar在本届数商大会上带来idsa数据空间雷达(idsa data space radar)的经验分享;立足欧洲市场的数据创新平台运营商dawex高级副总裁didier n**ez结合其多年来在欧洲科技行业和咨询行业数字化转型积累的经验,畅谈欧洲数据流通交易实践;俄罗斯最大科技园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副总裁konstantin parshin带来科技园数据资源生态建设情况。上海跨境数科总经理李晶分享了国际数据港在数据合作方面的实践。

更多的海外中小数字科技企业则进入中国寻找商机。

上海是全球乃至亚洲的商业中心,尤其是在金融服务领域,我们也希望在这届大会上寻找潜在客户,主要是投资韩国的机构投资者;也包括任何对投资韩国有兴趣的相关实体。”11月25日,韩国mandate负责人joshua kang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而在谈及中韩两国数据资产发展的情况时,joshua kang分析指出,两国的数据资产发展处于初期阶段,但是差异的地方在于中国由于市场庞大,所积累的数据资源是海量的,这一点在体量上韩国没有办法比较;从国际数据交换的角度看,也表明未来中国将是全球数据资源的购买国而非销售国,但是对于韩国来说,由于市场规模小,所以应该会成为全球数据买家的一个目标。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双循环下,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有什么影响?有何建议?

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理念的提出,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市场经济变化,预示着高技术产业经济规模越大,国内循环的比重越高 高技术产业规模越大,国内国际循环的比重越高。数字经济作为新时代全新的经济模式,无疑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高技术产业布局,从国家战略层面看,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不...

冰箱双循环看哪个参数,2023双11双循环冰箱性价比高的推荐

一 冰箱双循环看哪个参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冰箱也在不断升级。其中,双循环技术成为了众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通过双循环技术,冰箱内部的温度可以更加均匀地分布,从而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此外,消费者还需要关注冰箱的容量 能耗等参数。在年的双购物狂欢节中,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那些性价比较高...

环境数采仪,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真 准 全 快 新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准确性 及时性和全面性,是保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部近年来不断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推动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强化 监测先行 监测灵敏 监测准确 以更高标准保证监测数据 真 准 全 快 新 在这一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