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美国民众敌视中国?小马科斯为反华辩解

2023-11-28 14:30:03 字數 2101 閱讀 9014

一周多前发生的中美气球危机,至今仍然是美国**的焦点。美国**和政客不断抨击所谓的“中国间谍气球”,导致两国关系更加紧张。

这种持续紧张的反应反映了美国当前的敏感和脆弱,在政客长期利用民粹和反华作为选举手段之后,美国社会对一切有关中国的事物都变得风声鹤唳,一份最新的美国民调数据,就能让我们感受到现在美国社会令人窒息的环境。

根据《拉斯穆森报告》9日公布的最新民调,48%的美国民众将中国定位为“敌国”,并且认为中国可能在未来5年内与美国开战。只有11%的民众视中国为“盟友”,有36%的民众将中国定义成“敌我之间”。

而在美国文化中,“盟友”是对互信关系的一种表现,“敌我之间”也带有比较明显的排斥意味,“敌国”则是完全认为中美会短期开战。这一数据也说明,在美国,敌视中国已经成为了社会主流,对中国持相对缓和看法的人较少。

而且在调查中,共和党人仇视中国的比例会更高,其中66%的共和党受访者认为中国是“敌国”,58%的共和党受访者认为中美会在五年内开战。

同时,越年轻的受访者对中美的局势越悲观,40岁以下的受访者有57%都认为中美会开战,40到64岁降到了46%,65岁以上则仅有38%。

从结果来看,这次中美“气球危机”之后,美国社会的状况并不乐观,激进对外战争的民粹观点已然成为社会主流。通过渲染气球事件,美国**已经让大多数民众相信中国是他们的“敌人”,并宣扬中美开战论。

而且这一民调设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年龄区间,用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来区划开战意向,很有印证最近西方宣传的“新冷战”的意思,结果亲身经历冷战紧张时期的老年人反而最不认为会开战,只经历过冷战末期的中年人开战倾向更高,而完全没有经历过冷战的人群,是最认为会开战的。

在一定程度上,民调也显示出了更年轻的人更容易受到**言论影响,当**开始渲染中美紧张氛围的时候,年轻人是其中最先相信中美开战的。

这些结果告诉我们,在对美国的交往中,不应该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美国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政客问题,而是一个全社会性的问题。美国社会在长期的情绪感染之下,已经进入了一个接近疯狂的阶段。对美国任何政党或社会情绪,都不应该抱有幻想。美国就是当下反华情绪全民化的反华大本营。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进行着自己的一套双标式宣传。

在几天之前,美联社就曾报道美国国防部尝试给中国防长打**遭到拒接,借此渲染中国拒绝沟通的假象。而今天,他们又来了一遭一模一样的操作。

根据12日的最新报道,美国在拒接事件之后并没有放弃向中国发起军事沟通邀请,五角大楼继续拨打军事**,但中国一直没有接听。美联社因而将其比作“狗吠火车”,并以此批评称,冷战时的美苏尚且可以借助通畅的军事**展开交流沟通,避免核战风险,中国却不接**,让局势变得比冷战时更紧张。

报道继续指出,两方将领不能迅速厘清事情,美方担忧误会、错误报导、或意外擦撞将导致小型冲突恶化成更大幅度的广泛敌对。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瑞特纳则表示美中两军危机沟通的障碍“很危险”。他声明美国将领持续努力开通与中方的更多沟通管道,同时声称“遗憾的是,中国方面迄今都没有回应”。最后,他还指责中国把重要的沟通管道当作纯粹的传讯工具,“高兴时候开通,不高兴时候就关闭”。

单看这一系列报道,不熟悉真相的人或许就真的被唬住了,一直接受美国单向报道的美国民众更是无法分辨真假,只能相信**和**的报道。

但中国开始拒接美国**的背景和原因究竟是什么,其实中方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也已经做的很给美国面子了。

在危机发生初期,布林肯宣布取消中国行程之后,中方就已经提出了外交交涉要求,希望两国能以外交手段管控分歧,解决问题。王毅还在4日接听了布林肯打来的**,同布林肯讨论如何妥善解决中国迷航气象飞艇误入美国领空的事件。中方表达出了愿与美国保持沟通,共同调查事件真相的善意,同时交换了双方的意见,让美国对此事件有了基本了解。

这时候中美交流管道完全是畅通的,那么美国利用这一管道获取中国的善意态度和事件基本面貌之后干了些什么有助于局势稳定的事情呢?

答案是他们什么都没干,完全无视中国的外交沟通要求,直接将飞艇击落,而后定性成“中国间谍气球”。

中国科考船在斯获准48小时海洋研究

本报特约记者 甄 翔 本报记者 张玉滢。中国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 实验 号日获准进入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停靠补给引发印媒关注。据法新社 道,斯里兰卡 宣布,批准中国 实验 号科考船从当地时间日起在斯里兰卡西海岸开展小时的海洋研究活动。斯里兰卡 发言人日表示,在中国科考船作业期间,斯方科学家将登上 ...

菲律宾误判,美国反应令小马科斯失望,后果严重

南海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涉及到争议领土 海洋权益和地缘政治利益的交汇点。最近,菲律宾的挑衅行为再次加剧了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本文将解析菲律宾的误判 美国的反应以及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菲律宾为何会采取如此激进的行动,首先需要理解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更换指挥官的背景。新任司令加文是对华...

中国决意维护领土,小马科斯的激进举措令国人振奋

中国挺住了,不容侵犯!各位亲爱的读者,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故事,一个让中国人肝火上涌的故事。这是一个真正的热血传奇,一个关于中国坚守领土完整的故事。这不仅是一场博弈,更是一场决战,一场关系着国家尊严和荣誉的较量。在当今的国际舞台上,中美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博弈早已引人注目,愈发激烈。这场博弈不再局限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