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英方应正视多国诉求归还掠夺的文物

2023-11-28 16:35:04 字數 1569 閱讀 3932

本文**【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英国伦敦的罗素广场上,坐落着一座世界知名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它看上去藏品满满,实则被称为“广泛偷窃的象征”——馆内八百多万件藏品中,绝大多数来自其他国家。多年来,多国不断向英国追索被掠夺的文物。近日,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就找上了门。

当地时间26日起,米佐塔基斯对英国进行访问。他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专访时说,希腊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塑。他指出,“这些文物的归属权没什么可争议的,它们就是希腊的,它们是被偷走的”。

200多年前,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托马斯·布鲁斯把帕特农神庙乃至雅典卫城的大量大理石雕塑切割下来,运回英国。随后英国**收购了这些石雕,作为大英博物馆的馆藏展出。希腊的国宝,就此成为大英博物馆的所谓“镇馆之宝”。长期以来,希腊呼吁大英博物馆归还这批雕塑,但都遭到拒绝。

有这样遭遇的不只希腊。英国曾是海外殖民地最多的欧洲列强。一座大英博物馆,就是一座英国殖民史的展览馆。从尼日利亚的贝宁青铜器,到埃及的罗塞塔石碑,馆里绝大多数藏品都是英国海外掠夺的见证。这其中,也包括约2.3万件中国文物。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中国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至少有164万件,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再到明清的金玉制品,这里收藏的中国文物几乎囊括了所有艺术类别,跨越了几乎整个中国历史。所谓的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就有三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唐摹本《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元代大维德花瓶。这些文物的标签上通常注有“合法”**但实际**是战争、盗窃、黑市购买,而且大部分发生在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00多年。

为了追索被掠夺文物,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作出了不懈努力,然而英国一直以“保护文物安全”为由拒绝归还。2023年英国议会还修订了《大英博物馆法》,以立法的形式禁止归还文物。牛津大学皮特河博物馆馆长丹·希克斯指出,大英博物馆至今仍怀有“帝国怀旧情结”,认为自己“拥有某种特权,可以不经说明占有文物”。

今年8月,大英博物馆被曝出约2000件馆藏珍品不翼而飞,有些甚至被挂在网上售卖。这让它陷入了信誉危机,“保护文物安全”的能力备受质疑。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再次呼吁英方归还文物。

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承载,寄托着历史情感和文化记忆。多年来,世界多国从未停止向大英博物馆和英国**追索那些被掠夺文物,就是为了保护国家与民族的文脉,对殖民主义残留进行清算,本质上也是国际反殖**动的一部分。

从2023年开始,德国**向尼日利亚归还贝宁青铜器。英国记者巴纳比·菲利普斯撰文指出,英国也存有尼日利亚的青铜器文物,德国的做法使得“英国无法继续否认这些文物的**是盗窃”。与此同时,尼日利亚向大英博物馆要求归还贝宁青铜器,埃塞俄比亚要求归还马克达拉宝藏,复活节岛的拉帕努伊人也不断要求归还作为“精神图腾”的复活节岛石像……

殖民时代一去不复返。英方应当正视多国的正当诉求,尽早把掠夺来的文物还回去。那些静静躺在大英博物馆的各国精品文物,该回家了。英国那段黑暗的殖民史,更该全面彻底地成为历史。

国际锐评评论员)

国际锐评丨下一个10年,“中国行动”这样助力世界现代化

现代化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全球进入现代化的国家只有多个。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在日举行的第三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 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方愿同各方深化 一带一路 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

国际锐评丨让“旧金山愿景”变实景

美国旧金山附近的斐洛里庄园以景色宜人著称,日这天又成为全球的聚焦点 在这里,中国 与美国 拜登长谈了近个小时,在政治外交 人文交流 全球治理 军事安全等领域达成多项共识,形成了面向未来的 旧金山愿景 为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指明了方向,给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了确定性与稳定性。英国广播公司认为,这次中美元首...

国际锐评丨世界现代化的绿色之路怎么走?

本文 央视新闻客户端 绿色丝绸之路 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过去的死胡同,走上一条造福人类和地球的新路。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引发参会代表们的共鸣。绿色是共建 一带一路 的底色。过去年,南美高原竖起光伏电站 中亚最大的风电项目坐落戈壁滩 南亚河上建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