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好灾后恢复重建攻坚战丨庄稼上保险 种地有底气

2023-11-02 15:40:06 字數 994 閱讀 9814

摄像丨通讯员孟学岗、冯帅。

*制作丨河北**、河北**客户端记者戎晓杰、王永晨。

近日,邢台市任泽区天口镇种粮大户魏明超来到邢巨公路沙铭河东侧,这里有他从杜家庄村流转的成方连片650亩耕地。目前,耕地已完成小麦播种。

这块地处于蓄滞洪区。今年夏天的那场洪水,水位最高时有1.2米深。玉米长时间浸泡就没了收成。”魏明超告诉记者,幸好他给庄稼上了农业险,遇到灾情心里有底气。

2023年,魏明超响应号召流转土地种植大田作物,并享受政策补贴入了农业险,没过几年就真正体会到保险的价值。“大概是10年前的夏末,玉米正处于扬花期,一场冰雹加上疾风骤雨,导致我种的200亩玉米全部倒伏,颗粒无收。”魏明超回忆,保险公司很快就赔付了基本的生产成本,让他避免了大伤元气。

自那以后,他陆续流转了5个村的2800多亩土地,坚持给小麦、玉米一年两季全部上保险,并且带动了不少人一起加入。“这是一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件对种植户很友好,**补贴80%,个人只拿20%,这季玉米我每亩掏9元。”他说,他种的这650亩玉米受灾后,保险公司迅速到实地核查灾情,洪水未退每亩480元赔付款就到账了,购买农资和小麦种子时正好用上。

随后,**发放的每亩689元补贴也到了手中,两项合计基本弥补了他这季玉米的损失。“国家政策好,落实得也很利索,我非常满意。”他感慨。

这边,650亩耕地率先开始播下马兰1号小麦种子,那边,魏明超种的另外2000多亩玉米不仅未受灾,还获得了大丰收。

在曲辛庄村田间的粮食存储场地,不时有运输车进场。玉米棒子已堆积成山,几位帮工正在装袋码垛。“据初步估算,亩产玉米籽粒能到700公斤,达到了玉米品种试验田的产量,这是我这几年种玉米的最高产量。”魏明超介绍,高产的奥秘在于种子和管理。他加入了全省大田防控技术服务群,群里有一批来自省植保站等单位的专家,种田大户遇到什么问题,专家们能随时给予指导解决,非常给力。另外,流转的土地连成片,不仅降低了耕作成本,还去掉了田埂,直接增加了5%的播种面积。

天口镇党委书记徐辉介绍,今年,该镇23个行政村政策性农业险的投保比例为86.11%,为农业生产撑起了“保护伞”,有效降低了参保农户的损失。(河北**记者王永晨)

全力以“复”,昌平公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加速快进”中

在南雁路灾后恢复重建现场,工人各司其职 机械有序作业,沿线路基填挖 挡墙修复 新建涵洞等多个施工作业面正同步推进建设。南雁路连接着昌平区南口镇和门头沟区雁翅镇,作为 . 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中昌平区内受灾最严重的公路,多处损毁严重,沿线个村庄交通中断。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昌平公路分局经历抢通 保通阶段不懈努...

“重启”美好家园!昌平公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加速快进”

昌平公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正在 加速快进 中,道路沿线采取多点位分段同时施工,形成流水作业和平行作业模式,在保证质量 安全的基础上全力抢抓工期。月日,记者来到南雁路灾后恢复重建现场,看到工人各司其职 机械有序作业,通过对受损路段设置混凝土挡墙 增设涵洞 修复路基路面等措施,提升道路 桥涵防洪抗灾能力。...

关注!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主线实现全线贯通

月日下午时,由州交城投集团作为项目业主,建设管理的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 磨西至三号营地段 兰花寨隧道顺利贯通,该隧道也是全线最后一座贯通的隧道。兰花寨隧道全长m,该隧道地处海螺沟景区核心区,坡面陡峻,崩塌堆积多,水量丰富 大量花岗岩岩层裸露,穿越多处不良地质带。自年月日进洞以来,在州交城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