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毛主席为何多次拒见毛岸青?

2023-11-28 14:05:03 字數 6810 閱讀 7674

2023年3月23日,毛岸青因心脏病病逝于北京的301医院,享年84岁。作为***的儿子,毛岸青确实是极为低调的,在他的一生中有着许多的遗憾,而其中最大的遗憾无疑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少能见到自己的父亲***了。

确实,这让人很不理解,为什么建国之后,万世太平的时期却见不到自己的亲生儿子了呢?难道是因为主席建国后工作更加忙碌,没有时间去接见自己的儿子了么?还是如外界传言的那样,**不喜欢他的这个儿子?

其实原因不会是这个简单的,主席为我们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为了革命的最终胜利相继牺牲了至亲的生命,主席虽然是我们国家的保护神,同样也是拥有血肉之躯的普通人,也会渴望亲情,尤其是晚年,是多么希望和寻常人家一样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呢?

更何况毛岸青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曲折不平的,即便这样***需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比起“小家”“大家”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毛岸青。毛岸青是***的第二个儿子,同时也是唯一活下来的儿子。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三日,毛岸青生长于长沙东乡板仓的外婆家中。在岸青满月的时候,**奉命去离开长沙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此后的日子里,**与杨开慧分分合合,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在岸青四岁那年,**奉命发动秋收起义,只能匆匆告别妻儿,挥手而去,从此天各一方,直到二十年后,父子才得以重逢。

在岸青七岁的时候,母亲杨开慧被国民党湖南省省长何键抓捕,并残忍杀害,岸青兄弟三人之后开始东躲**,由于形式的不断变化,兄弟三人历经人间苦难,岸英也曾说过:“那段时间里,什么都见过,除了没有给别人当过儿子,真的是和《三毛流浪记》没有什么分别了”。

杨开慧。小弟岸龙不幸病死,岸青则是被特务抓捕,受尽折磨,遍体鳞伤,这病根就在他的身体里深深埋下。新中国成立之后,毛岸青在中宣部从事俄文翻译的工作,因为他曾在苏联学习,俄文功底扎实,故工作上还算是比较顺利,但是感情生活就不太如意。

**为此还和岸青谈心,对儿子说:“你谈恋爱找女朋友的时候,别说你是***的儿子,就说你是个俄文翻译,这样不挺好的么,我觉得你适合找一个工人或者农民出身的人,这样对你来说是合适的,你的要求越高,人家的能力越强,就可能会看不起你,这样就不好了。”

这样看来,**真的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父亲,他的话平平淡淡却实实在在。比起那些大搞“选美”活动相比,主席的做法实在令人敬佩。那时候机关逢周末假日,会举办舞会,而跳舞等这些对于岸青来说,那可是信手拈来,每次在舞会他都会成为中心人物。

也正是因为这样,闲言碎语就多了起来,而这些风言风语被**听了去,于是,**开始借题发挥,以此为借口,找岸青的茬儿,甚至不给岸青解释的机会就会破口大骂,尽管***知道此事后严厉地评了**,但是这对于岸青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加之岸青得知最疼爱自己的哥哥牺牲在了战场上,本来神经不能再受刺激的他一下子又病倒了,而且病情十分严重,**决定送他去苏联静养,这也是他第二次去苏联。

他的内心很是孤单,嫂嫂刘思齐在苏联学习抽空去看了他,与其谈心,岸青向嫂嫂提出想要回国的意愿,并带给父亲一封信,**看后,思考一番,同意岸青回国在大连疗养。之后***前去大连,探望儿子,见儿子气色红润很是兴奋。

他和儿子轻松地谈了很长时间的话,岸青同时也是很是开心得到了欣慰,在与父亲的谈话中,毛岸青向父亲讲了自己的一个梦,便对父亲说:

“爸爸,您说奇怪不奇怪,几十年没有梦到母亲了。

昨夜她来看我了还笑眯眯地对我说:岸青啊,我不能再给你爸爸抄文章了,你可要多多练字呢,说着说着便泪流满面。”此时一旁的***也是沉默许久,神情凄然,房间安静地只能听到主席的抽泣声。

毛岸青与***等人。

与儿子的一场谈话,引起了***的无限思绪。**与杨开慧这段恋爱,到如今只留下岸青这一牵挂,看着病中的儿子,想起了自己逝去的妻子开慧,儿子岸英,岸龙,身为人夫身为人父的主席,内心怎么会不痛呢。

也是在这次的谈话中,岸青和主席说了想找个女朋友,岸青认为医院的一个**不错,但是主席调查后告知岸青不合适,于是岸青开始焦虑,病情加重,于是主席和岸青说:“你认为你嫂嫂的妹妹邵华如何呢?”

**这么一问正合岸青的心思。岸青与邵华认识颇久,哥哥与嫂子婚后,邵华作为嫂子的妹妹自然经常来这里玩,如今邵华已经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可谓是风华正茂,而岸青原本就与邵华相谈甚欢,如果能亲上加亲,自然是更好不过了。

听到消息的岸青可谓是喜出望外,毕竟自己只和哥哥岸英说:“要找女朋友就找嫂嫂的妹妹好啦”。

在岸青疗养的日子里,**会经常写信给岸青,信的开头都是:岸青我儿。可见***是一个极富人情味的父亲啊!

毛岸英。忙于工作的主席,无法亲自去探望自己病情时好时坏的儿子,只能拜托邵华常去探望,照顾岸青的生活。日久生情,之后在***的见证下岸青与邵华在大连完婚。***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就这样落地了。

就是这样关心孩子的主席,又怎会不爱自己的儿子,谣言也只能是不攻自破了。对于建国后主席多次拒见岸青,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的一生为新中国牺牲了太多,连自己的骨肉也只留下了一个岸青,是遗憾的。

对于杨开慧还有毛岸英等,而对于岸青,是充满愧疚的,作为父亲,没有照顾好他的生活,没有在他精神崩溃的时候伴在身旁,对于受疾病折磨的儿子无能为力。

其实对于这一点***的机要秘书谢静宜曾经就提到过,当时毛岸青在外地养病,您怎么不去见他呀?

主席说:自己的孩子怎么能不想去探望呢,哎,看到岸青的身体状况就会心痛,就会想到他的母亲,他的兄长。

**。对于子女的教育尤为重视,从小便鼓励子女要,脚踏实地,博闻强识,学人之长,克己之短。坚决以身作则,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态度。我们所认为的是身为***的儿子女儿该多么的幸福,什么也不用愁,工作生活都会被戴上“主席儿子”的帽子,从而受到“特殊待遇”。

真实的事情却不是这样的,虽然他身居主席的位置,却从不为子女去谋取职位。建国初期,毛岸青被安排到政务院工作,对此,**非常不认同,认为岸英自身没有什么能力,还不能担此重任,而是应该到农村,工厂,部队去锻炼。

可见,**坚持党性原则,不谋私利,教子有方,实则典范。

**不为子女安排工作,不搞特权,不仅仅只是因为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他要保持原则,坚决不能开这个口子。更是对子女的一种保护与期望。

**。在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一日,给岸青岸英的信中写到:

“趁着现在还有学习能力,多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尽量少谈政治。当然政治是要谈的,但是现在还是需要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社会科学辅之。

将来还可以颠倒过来,以社会科学知识为主,自然科学知识为辅。总之需要注重科学,因为科学知识才是真谛,将来会让你受益匪浅。人家恭维奉承你,这样有个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是也有坏处,就是易长骄傲之气,容易自鸣得意,有不脚踏实地的危险。

你们自己有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好还是坏,取决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愿意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

从信中,可以读出***其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少参与政治,但即便这样,也是会遵从于孩子的想法。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对于毛岸英的离去,无疑是悲痛的,这个沉重的打击,无论是给毛岸青还是***都是临头一棒。**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整天没说一句话,之前的一次次分离不都安然无恙地回到自己身边了么,这次怎么会。

毛岸英与***

因为岸英是***的儿子,彭老总请求破格将岸英的遗体运回中国,恰好同时朝鲜首相来电安慰,他说岸英同志是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请求将岸英葬在朝鲜。

***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尽管对于岸英有无限的眷恋,还是尊重了朝鲜人民的意愿。

岸英牺牲后,身为妻子的刘思齐十分悲痛,身体拖垮,前去苏联**,写信给苏联**的刘思齐关心其的病情,询问身体是否好些了呢?久不见甚是想念。而后又劝其再婚,大爱无言,挚爱无声。

这正是一位伟人,一个年迈的父亲对于未再婚儿媳的真诚和高尚的情操。对于自己的女儿李讷也是十分挂念,他主动给李讷写信希望李讷可以给自己回信告知她的近况可好么。

李讷。建国后,**多次拒绝接见毛岸青,现在想想也能明白了,**同志所期望的是自己受尽折磨的岸青我儿能够简单健康的生活,远离政治,内心不要再有烦恼,因为身为父亲的***怕见到儿子后忍不住让其离开。

同时又不愿身体虚弱的岸青来京工作,继续劳累,也许平淡如常的日子就是***同志对岸青最大的“保护”了。这也正让我想到了今年票房爆火的《你好,我是李焕英》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我的女儿,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了”。

正如其所言。主席也是希望岸英健康快乐吧!

毛岸英。2023年,5月7日,8日,**连续两天共回复了32封信。信**现最多的文字就是:“不要来北京。”从回信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内容是请求***解决工作问题和经济困难的占了大多数。

按照传统观念,**率领共产党打下了江山,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怎么也要沾沾光,他们会认为,**帮他们个忙,安排个工作,是小事一桩,于是纷纷写信给***其中***夫人杨开慧烈士的兄长杨开智也写信要求到北京工作。

**在给杨开智回信中提到:“希望你能够听从中共湖南省委分配的,与你能力想对应的工作,不要有其他的无理要求,不要想着来京。湖南省委给你什么工作你就做什么工作,一切要按正常的规矩行事,不要使**为难。”

并认为还是不放心便告知湖南军委委员,强调:杨开智等不要来京,按其能力分配工作,在有其荒谬的要求不应允许。其老母如有困难,可以进行帮助。

杨开智等人。

**的回信,言语谦虚,态度坚定。从信中可以读出两大特点:

一、按规矩办事情,走正常的程序,坚决不搞特殊化。

没错,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甚至是现如今的时代思想,都会有这样一人成功,大家沾光的想法。当然了***也不例外。**的亲朋好友中,务农的想进城,没有工作的想要有工作,已经有工作的想要换一个更好的工作,在地方工作的想要进首都工作。

**确是不分亲疏,统一对待,一律婉言拒绝。譬如,毛煦生,在给***写信的人中,他算是比较“执着”的了。他原本是湖南平江人,和***没有实际的亲戚关系,属于“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辛亥革命爆发后,湖南起义新兵中***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的毛旭生正是新军辎重营文书。2023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后,毛煦生在一个半月里,接连向***发三封信件,强烈要求能够到北京工作。

**于2023年11月15日回信道:“前后的几封信件已经收到,现回,望海涵。先生还是留在乡下工作比较好,不要来京。”之后毛煦生还继续来信,要求来京工作。

2023年5月12日,**再次复信:“来信已收到,北京人浮于事,不好安置,先生不便远游,仍留于乡下工作更为合适。”

二、言辞诚恳,语气谦逊,从未有居高临下的态度

**在复信中称对方为“兄”,自称为“弟”,信**现最多的则是“尚乞谅之”。因来信大多来自湖南,**也偶尔转给时任湖南省**主席王首道时,虽是下属,但也是商量的口气。

即便是这样,**也绝非无情。2023年7月19日,**给从未谋面的吴启瑞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吴启瑞的生活确实困难,允许你的三个孩参加苏南干部子弟班,好减轻你们的困苦,请持此信与当地的机关负责同志商量是否可行。

你是八个孩子的母亲,望加珍重,并代我问候你的八个孩子。**帮助吴启瑞,不仅仅因为她是自己曾经数学老师的儿媳,而是因为她实在太困难了,一个单身母亲,还带着八个孩子。**的复信,对于这位艰难挣扎的母亲来说,是雪中送炭。

**。一直强调“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经济落后,工业处于萌发阶段。亲朋好友求助的,如果确实困难,他想办法给予帮助,但如果想要换个工作的,他则安慰开导做思想工作。

身为***他有亲人,有朋友。身为***他有责任,有国家,有人民。

无论是哪一个身份,都在尽力去做好,面对亲戚朋友的来信求助,**深知自己还是***如果他将这裙带之门打开,那还如何去约束自己的下属坚守原则呢。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同志以身作则,坚决不开裙带关系的口子,真正起到了带头作用。

因为“一人得道,鸡犬**”并非共产主义精神。

毛岸青与家人。

说到现在对于***多次拒绝接见毛岸青也逐渐理解了,因为***不止是一个父亲,还是全国人民的精神领袖。对于这个留下的唯一儿子也是愧疚和遗憾的,同时也是希望他能够过上平淡的生活,以此来“保护”。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根据种种记载的推测。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便是一个父亲对儿子重于山的父爱。

毛主席在世时,为何对次子毛岸青敬而远之?

年的月日,一个安详静谧的午后,的次子毛岸青弥留之际,脑海中不断划过家人们的面孔。妻子邵华看出丈夫似乎有话要说,她伏在丈夫的病床边,仔细聆听着丈夫的嘱托,毛岸青一遍遍的嘱咐妻子,等他去世后,务必要将自己葬在母亲杨开慧的旁边。我的一生也算得上问心无愧,唯一的遗憾就是母亲,每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分,我都异常...

2023年,毛主席次子毛岸青病逝,临终遗愿 我要和妈妈葬在一起!

毛岸青的一生中,充满了革命与牺牲。他的童年被革命的风浪所包围,他的母亲杨开慧为革命献身,兄弟俩的生活充满了不安和流浪。然而,在这些困境中,毛岸青并没有放弃,他坚持学习和支前工作,不断锻炼自己,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毛岸青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向上的心态。在流浪时光中,他和哥哥做...

毛主席次子毛岸青 坚韧与坚持的人生之旅

在回顾 次子毛岸青的一生时,我们无法不被他的坚韧 坚持和不屈所感染。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他从未因家庭背景而娇纵自己,而是默默地投入工作,努力为祖国服务,从未寻求特殊待遇或优待。毛岸青的早年生活并不容易。在他不满一个月大时,已经踏上了革命之路,留下了不断远去的背影。然而,他的母亲杨开慧一直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