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勤俭家运断无不兴之理

2023-11-16 10:51:05 字數 2052 閱讀 7011

曾国藩熟读经史。他发现,克勤克俭的家族,往往能绵延很久,反之,奢侈淫逸的家族往往富不过三代,历史上,因为奢华而导致家族败落的世家和权贵不可胜数。

他在给长子曾纪泽信中说:“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尚年幼,切不可贪爱奢化,不可习惯懒惰。不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守约,没有不兴旺;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奢侈会助长贪欲,在用度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物欲,必然走上歧路。关于俭,曾国藩最推崇墨子,墨子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司马光也认为:“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最后必然走上败亡道路。

曾国藩教育子侄说:“‘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

曾国藩在家书中曾告诫曾纪泽: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尔教导诸妹,敬听父训,自有可久之理。

他自己衣着俭朴,常年穿布衣布袜。他30岁时,家人为他缝制了一件青缎马褂,他平时舍不得穿,只有重大日子才穿上。这件衣服陪伴了他30多年,依旧象新的一样。他幽默地说:“古人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然以吾视之,衣亦不如故也。试观今日之衣料,有如当年之精者乎?”

他对家里人穿着要求也极为严格。在任两江总督时,一次它得夫人带着十几岁的女儿曾纪芬来看他,他却皱起眉头盯住女儿的裤子,原来因为女儿穿了条黄绸裤,裤子底边缝了青色花边。他训斥道:“穿的什么裤子!裤子上还缀花边,太奢华鲜亮了,赶快换掉。”看父亲生气了,曾纪芬赶紧换了一条朴素的平常裤子。其实这条黄绸裤子还是曾纪泽的妻子,她过世的嫂子留下来的。

李鸿章说,“恩师的一日三餐连满人的一般百姓都不如。”在招待李鸿章时,曾国藩只用:一盘煎豆腐,豆角炒辣子,油炸花生米,姜丝肉条,另二小碟腌菜。

曾国藩他吃饭遇到饭里有谷子,从来不一口吐掉,而是用把嗑掉谷壳,把米吃了,再吐掉谷壳。

在做了两江总督,太子太保,一等侯后,曾国藩的消夜是肉汤泡青菜,后来肉汤也撤掉,只吃青菜汤,还快乐无比。

曾国藩在北京做官时,也丝毫没有京官的气派,吃饭极平常,以豆腐、腌菜、泡菜佐食,且都是菜根。他每餐也仅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增加。因此时人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一品”,指的就是“一荤”。遇有家乡人给他带来腌菜就十分欢喜,并且说,有人进京时常捎带吧,全靠腌菜下饭呢。

曾国藩有时还会在内心与人比节俭,曾国藩曾记录:与万启琛偶谈家常,他家有百万之富,而日用极俭。他的家眷终年不吃荤菜,每天书房先生吃的荤菜,剩下的交给内眷吃;他母亲过六十后,他苦苦哀求,母亲才准添一个荤菜。当下国家大乱,但家庭不甚破败,子孙俱好,都是节俭所带来的福气。

为此,曾国藩对自己有俭之名而无俭之实,深感愧惧!

曾国藩节俭方面,受父亲父亲曾麟书影响很深。他父亲虽是个穷教书先生,生活贫寒,却生活俭朴,刚强自立,他经常告诫曾国藩说:“俭约者不求人。”

曾国藩继承了父亲的作风,为了让子弟们勤俭,防止他们骄奢。曾国藩亲自制定一套十分具体的尚俭课目。详细规定,女子早上、上午烧茶煮饭,扫抹房舍,中午织麻纺纱,下午和晚上缝衣制鞋和刺绣。

曾国藩语重心长地对弟弟们说,以后望**俭字加一番工夫,用一番苦心,不特家常用度应该节俭,即修造公费,周济人情,也要力求节俭。总之,要爱惜物力,不要失去寒士之家风。“莫怕寒村二字,莫怕悭吝二字,莫贪大方二字,莫贪豪爽二字”。

曾国藩的俭也体现在一些小事上,“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可珍之物固应爱惜,即寻常器件亦当汇集品分,有条有理。竹头木屑,皆为有用,则随处皆取携不穷也。”积少成多,就会变废为宝。这样家里既显得整齐,又节省了财物,还养成勤动手、办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曾国藩说:“‘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在他的心目中,“俭”字可帮助人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恪守正道,不会误人淫邪。

从曾家兴旺的实事,可以印证曾国藩的话是真实不虚的。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 六戒五勤

很多人都愿意称曾国藩为圣人,因为他做到了 三不朽 立功立德立言 首先,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是为立功 其次,曾国藩留给外人一副谦谦君子 注重德行的印象,是为立德 第三,曾国藩承袭了桐城派的文脉 桐城派被视为清代中后期文坛的正宗。曾国藩被人称为圣人的原因是 有功劳 品德好 文章好。我很喜欢曾国藩这个人,也...

曾国藩 寒门逆袭,立志勤奋成名臣

曾国藩 一个出身农家的普通人如何出人头地?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文学家。曾国藩,一个出身农家 没有靠山后台的普通人,却能够在清朝末年崛起,成为一代名臣。那么,曾国藩是如何在没有靠山后台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抱负,出人头地的呢?曾国藩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的一个贫困的农家,家境...

曾国藩家书 “宜自修处求强”

火种计划 曾国藩作为一个 上的大人物,区别于其他政治家的一个最为显著的地方,就是在建功立业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又以人格修养的完善来促进功业的建立。在曾国藩看来,人生是一个努力追求自己目标 自强不息的过程。所以他所立下的志向,其大者 欲行仁义于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 其小者 欲寡过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