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愚公移山》反思沟通的艺术

2023-11-27 16:35:06 字數 1847 閱讀 7282

一,从《愚公移山》反思沟通的艺术。

培之孙老师。

愚公移山》是咱们郑州圃田老乡,战国前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列子(列御寇)的作品。这则寓言故事,言简意赅,富含哲理,给人启发很大。《愚公移山》主要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文中这样写到两个主要人物的沟通情况: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这两个主要人物,愚公和智叟,沟通违和,彼此语塞,最后不欢而散。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冷嘲热讽,说话太直接,太武断,还习惯性反驳,爱用反问句。例如,智叟,“河曲智叟笑而制止曰”,这个“笑”,就是不屑一顾,看不起人,嘲笑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又如,愚公,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感情过于强烈,语带刀锋,话含戾气。

直接否定对方,直接反驳对方,最后反问对方,语气过于生硬。

对于智叟,如果注意语气:“退而制止”“婉而制止”“肃而制止”,摆事实,讲道理,旁敲侧击,最后,用协商语气,那会是另一种情况。

对于愚公,如果理解智叟对自己的关心关注,先表示感谢,再心平气和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能会相互理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像刚才同学们**的智叟的缺点,“好为人师,信口开河”,愚公的缺点“不务实,不科学”。但我还想告诉同学们,人,一旦公开自己的看法,自然就有异议。我们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能充分尊重对方,语气谦恭些,理性些,含蓄委婉一些,会是另一番风景。

总之, 我们读书,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想表达什么,更要与当前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作品更好的助力成长。

说到这里,我就很欣赏程翔老师(北京一零一中学特级教师)的观点:“学语文,不仅仅是接受,还要批判。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批判性阅读的能力。什么是批判性阅读能力呢?认为它包括以下内容:指出作者偏见的能力;发现文本语言问题和逻辑漏洞的能力……语文教师不仅仅教课文,还要超越课文,超越教材,在育人这个更高的层面上去启发引导学生,去启蒙学生。要想达到这个高度,就必须不断学习。教学无止境,教师的专业成长永远在路上。”

语文教学,常讲常新,语文教学,启迪智慧。让阅读陪伴我们终生!

二, 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课后反思。

这篇文章很励志,古往今来,无数人从文中得到慰藉,获得力量。教育意义不言而喻。

我们为能接触,能学习这篇文章感到幸运,也为我们中华民族能有孟子这样的伟人感到自豪。

但就写文章,比对目前考试规则,有几处瑕疵需要注意。

第一,标题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文章绝大部分在论证“生于忧患”,只有在最后几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寥寥几笔,论证“死于安乐”,比例严重失衡。

第二,作者从两个角度: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角度论证,但两个方面的用笔,相差甚远,不太协调。

第三,“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从“过错”到“振作”,有所作为,跳跃性太强。没有充分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性的重要性。论证不太严密,道理讲的不充分。

最后,编书的老师,在划分段落上值得商榷。根据论证思路,较为合理的划分应该是:六个例子,第一段(当然,也可以和从人才角度讲道理合并);从人才角度论证,第二段;从国家角度,第三段;归纳论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第四段。

我们读书,要比照自己的学习,结合自己的考试,知道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

这篇文章,大气磅礴,多用短句,排偶句式,思路清晰,很适合演讲比赛。我们中学生写考场作文的时候,要学习它的优点,要规避它的不足(不严密,比重失衡),这样才能取得高分,获得好成绩。

注释:根据上周授课内容整理。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

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济源县的一座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叫愚公的老人。他的家在两座大山之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他们家的道路,使得他们十分不便。愚公的家人每天都要绕很远的路才能到达集市,购买生活必需品。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开会,他说 孩子们,因为前面这两座山,我们出行很不方便,所以,我想和你们一起尽全力...

愚公移山,蕴含的15个精神!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 愚公移山 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

著名诗人席慕蓉,建议《愚公移山》移出语文书,理由 故事太可怕

近日,著名现当代诗人席慕蓉在一次南开大学公开演讲中提出建议,呼吁将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章 愚公移山 从课本中移除,引发广泛讨论。席慕蓉认为这个古老寓言故事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因此应该重新考虑它的存在。此言论引发了学界和社交 上的激烈辩论。许多人认为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亵渎,坚持认为 愚公移山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