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天计划突飞猛进,为啥欧洲却退步了?

2023-11-08 12:30:56 字數 2912 閱讀 2322

印度载人飞船“加冈扬”不久前刚刚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高空逃逸返回测试,以验证载人飞船的可靠性。飞船在被送入约11.7公里的高度后启动逃逸塔,飞船返回舱和火箭分离,试验成功。而前不久,印度的“月球三号”也成功登月,成为继美国、苏联、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而受此鼓舞,印度**莫迪很快就公布了雄心勃勃的印版载人航天计划,准备2023年进行首次载人飞行,2023年建设自己的空间站,2023年载人登月。

视线转向欧洲,2023年欧洲航天局(简称欧空局,缩写:esa)成立,拥有22个成员国,总部设在巴黎。成立以来,欧洲航天方面实力一直不弱,表现虽然不及美苏,但也十分抢眼,基本就是世界唯三的水平。具备从实施载人航天必备的箭、船、站、场、人、服、控等几个方面的能力,但是就奇了怪了,为啥这么多年过去了,非但没有抢先实现载人航天的首次突破,甚至还被小弟印度给赶超了呢?

从目前公开信息来看,印度无疑是目前最有潜力成为下个独立将宇航员送往太空的国家 ,虽然进度慢了点,但决心完胜欧洲。欧洲虽然很早就有计划研发载人飞船,但由于经济和技术等原因,目前仍只能蹭美国“spacex”龙载人飞船和俄罗斯的“联盟”号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欧空局的止步不前呢?背后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商业价值,也就是看钱说话,看载人航天对一个国家具体有哪些收益?

太空中可以做原来在地面上无法完成的失重条件下的实验,涉及生物、新材料、基础科学、宇宙探索、太空辐射等,这其中生物技术与新材料受益可观,这些年的育种技术与特种材料的产业进步都与此息息相关;

相关航天(军用)技术的民用推广。举个简单例子,微波炉最早是作为太空专用设备而研发的,现在则成为家家普及的普通小家电,这种通过前沿技术研发进而转民用的产品还有很多,可以有效带动相关行业与产业的发展,提振国内经济;

敏感技术的突破。比如远距离通信技术、生命保障系统、交会对接技术、耐高温耐辐射材料的研发、防电磁技术的发展等,在军事安全领域也非常关键。

上述这些项目都与产业转化密切相关,也都是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

二、国家荣誉,提高国家地位和影响力,激发国民自豪感。

树立大国地位。跟国力不强时狠抓体育竞技一样道理,都是为了提升国际形象,但是航天这个形象是硬实力,与导弹技术一脉相承,所以让其它国家另眼相看;

培养国民科技参与氛围。都说实业救国,科技强国,就是这个道理,航天专业涉及太多学科交叉,需要大量基础研究人员与产业配合,所以有助于国内建立起浓厚的理工类学习热潮。

三、军事用途。这个不言而喻,火箭与导弹技术不分家啊。

彰显军事实力,震慑潜在竞争对手;火箭技术实践,空间**研究,这里面的东东很多都是密不可宣的,美国的x-37b创下了地球轨道连续飞行718天的记录,鬼知道它在上面干些什么。

就以上三大方面,欧洲比印度差在**了呢?

事实是,一点都不差,相反很多领域,欧空局还领先,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中国还先进,中国发射“天问一号”探测火星时还借用过欧空局的轨道器服务呢。

作为现代科学的起源地,拥有多所世界顶尖大学和一流实验机构,欧洲的技术肯定差不到**去。2023年欧洲就曾使用织女星火箭将试验性飞船ixv送入太空,然后再返回地球,在航天器再入和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欧洲不太热衷于独立发展载人航天,反而更偏向基础科学的实验和深空探测。至于国家自豪感 ,欧洲人承平富裕太久,国民对此不太感冒,世界发达国家最拥挤的区域不是白叫的。

归根结底是归于几点原因:

一、没钱。不是国家没钱,是欧空局没钱。因为欧空局与欧盟一样,几十个国家凑在一起玩的组织,利益关系较为复杂,整个欧洲国家的凝聚力一直不太够,而载人航天短期内没有任何回报,纯粹就是烧钱,而欧空局要协调这么多国家与**,举步维艰,进展极期缓慢,说好听些是欧洲人实在,看效益,说不好听些就是大家不出钱还叽叽歪歪,高不成事。

二、欧洲体制原因。欧洲各国**需要对纳税人负责,其首要支出必先保证民生,但是这些年欧洲内部事务不断,又是移民潮,又是经济危机,又是欧盟扩编,结果搞得内部国家经济水平差异越来越大,最后英国索兴都退群不玩了。如果当前连民生都保证不了的话,去做这种中长期的载人航天重大投资是无法向各国议会与人民交代的。

三、美国金主的支持。因为政治等其它因素的原因,欧洲并不一定需要自己独立研发载人航天飞行器才能上太空,至少现在他们有美国或者俄罗斯的飞船可用,交船票的费用可比自己造飞船省事安全多了。

反观印度,其实这个南亚第一强国的野望与中国类似,它更愿意看重的是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带来的国际政治地位的提升与国家荣誉感的爆棚,要知道印度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左右逢源的绝佳历史时刻,它在美国、俄罗斯之间揩足了油水,正是国力迅速提升的关键阶段,如果通过载人航天跻身世界四大航天大国之列,不论是对未来申请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还是说地缘政治的强势回归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莫迪老仙的“雄心壮志”那不是一般的足啊。

CR929进度突飞猛进 C919却进展缓慢。中俄合作要反超中国制造?

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在年遇到了一些挫折,其中值得关注的是c项目。该项目的审定试飞工作多次延期,未能如期获得型号合格证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cr 项目的进展相对顺利,进度较为紧凑,各个关键项目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延迟。这两个项目在设计 制造和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进展,本文将 它们的进展情况。c项目在年末获...

印度宣布载人航天计划首次无人测飞成功

月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印度首次载人太空飞行任务 加甘扬 gaganyaan 计划首次无人测飞成功。据报道,当天上午,该测试发射在印度斯里赫里戈达岛进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索马纳特称,测试发射由于天气原因推迟了分钟,后来又因为发动机出现故障而再次推迟一个多小时,不过...

印度大国梦碎,巴以冲突令计划受挫

印度的大国之梦再次受挫,这次是因为巴以冲突的加剧。这不仅让中东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也让印度的真实面目显露出来。我们都知道,印度一向希望在亚洲扮演大哥的角色,努力超越中国,而美国也看准了这一点,将印度作为头号拉拢对象。美国希望借助印度在南亚地区对中国实施牵制。因此,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给予印度多方位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