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么多银子,为什么现在却消失不见了?

2023-11-08 17:01:06 字數 4392 閱讀 2407

●—[gf]227a[/gf] 前言 [gf]227b[/gf]—●

我们看电视时,经常能看到古装剧中,主角在外吃饭或者赏赐下人时,随手就抛出一锭银子,仿佛银子是很不值钱的东西一般,其实这是错误的。

银子在古代是很贵重的流通货币,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铜钱,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一个月也才能赚个三两银子左右。

这不禁引人思考:作为流通货币,**数量应该是非常多的,但是为什么到现在却很少见了呢?它们都去了**?

●—[gf]227a[/gf] 流通货币** gf]227b[/gf]—●

原始社会以物易物,商朝以贝为货币,随后经历不同朝代,货币逐步演变。

起先**只被用作首饰、银器等装饰品,在西汉时期**正式成为交易货币,在明代成为主流货币。

古代一部分**都是在各个地区开采出来的,据《大明会典》记载,2023年以前,浙江、福建是主要的银矿开采区。

2023年以后,云南、四川的银矿也被开采出来,其中云南的银矿还含有金矿,到了明中期之后,银矿在全国大规模开采出来。

除去开采,**的提炼过程也很复杂,从磨矿、淘洗、烧结、冶炼、提纯至少要经历五个步骤,且**在我国资源也并不丰富,因此比铜板值钱很多。

还有很大一部分的**都是海外流入进来的。

十五世纪,欧洲地区盛产**,当时在匈牙利、奥地利等地区,每年大约有90吨**产出。

十六世纪后,日本、美洲等地区也开始大量开采银矿。

在丝绸之路盛行时期,很多国家都非常喜爱我国的瓷器、丝绸等精美物品,而依靠交换,**被源源不断地汇入了我国。

我国在当时成为了世界最大**国,民间开始大量使用**,也成为了主要的流通货币。

**是依靠重量来定价的,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光滑明亮的元宝状银子在普通百姓之间并不常见,大家出门在外,除了铜板,带的大多都是碎银子。

银子样式多样,成色也很难一致,有的银子纯度高,有的纯度低,因此使用银子支付时,过程都比较繁琐。

在日常购买物品时,需要对银子进行验色、称重,遇到银子偏重,而想买的东西又不值这么多钱时,大家都会用专门的夹剪将银子剪成合适的重量。

但这也并不是那么好夹的,虽然银子是软金属,但是也是有一定的硬度的,而且银子重量也很难把控。

一般都会找银楼、钱庄等专业的人来剪银子,否则也很容易伤到自己。

剪银子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检查是否造假,很多品行不端的人,受利益驱使,制造出许多假银子流入市场。

这些银子外表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差别,但其实只有外面一层银皮,内里都是铅,不是专业的鉴别人员很容易上当受骗。

使用夹剪很容易分辨银子真假,但很多时候夹剪也并不方便,大多数人都是靠咬来分辨的,所以**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咬痕,和电视里的模样天差地别。

而且**并不是一直明亮好看的,真正的**经过氧化,会逐渐变黑。

大家在攒够一定的碎银子后,会将其融化,再合成更大的银子,便于保存。

虽然**作为货币,数量巨多,但是却经不住各种挥霍。

●—[gf]227a[/gf] *的去向 [gf]227b[/gf]—●

据研究,在古代,很多达官显贵的人家经常把各种珠宝、瓷器、名贵书画等物品当做陪葬品,而**就是最常见的陪葬品。

在这些人中,最为挥霍的就属慈禧太后了,她在活着的时候就大肆花费,因喜爱银饰,就将大量金银都重新融化做成各式各样的首饰。

她还要求对自己的墓园进行精美的修缮,选用各种上好木材,花费大量人力去建造,规模足有80平方公里,耗费了大量的金钱。

在她去世入葬时,几乎将大半个国库的**都带入了坟墓,导致国库空虚。

据史料记载,慈禧的棺材上面缀满了成千上万个宝石,其他昂贵精美的陪葬品更是数不胜数。

清朝末期,国土遭受了侵略,当时经过几代皇帝挥霍,国力早已衰退,国家无法抵御列强侵袭,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英、法等多个殖**家的侵略下,清朝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

其中《马关条约》赔偿日本约2亿两**,辛丑条约》要求赔偿西方列强4.5亿两**。

据统计,清**在此期间,共损失超过13亿两**。

这些**流入国外,有的被融重铸,有的用于工业发展,如今早已不知所踪,余下的**,在之后的战乱中也消失了一部分。

蒋介石在掌权期间,暗地里收敛各种金银珠宝,其中就有大量**。

为了敛财,他还发起了金圆券,强制性将老百姓手里的**收集起来,足有180多万两。

2023年,蒋介石在战事上节节败退,他决定先退居台湾,之后重新谋划,东山再起。

他将这些年收集到的所有***全部秘密押送,共计5批,加起来将近800万两。

除金银外,蒋介石还带走了五千四百多箱国宝,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因此,中国最具价值的***还有各种国宝所剩无几。

●—[gf]227a[/gf] 结语 [gf]227b[/gf]—●

回顾历史,**在我国由兴盛到衰败,后期大量流失,实在是令人惋惜心痛。

如今**早已不再作为货币使用,但是它并没有失去价值,反而被应用在多个领域。

在电子机械领域、医学领域、工业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依然在市面上广受欢迎,它被打造成戒指、手镯、项链等各种首饰,甚至还被打造成精美的餐具,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

它依然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都**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古代那么多银子,现在为什么消失无踪了?考古学家给出答案

古代的数量确实庞大,仅元朝和明朝之间,年产量达到.亿两左右,按现代的计量单位来算,便是天文数字。然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多大关系。古代人更倾向于使用铜钱作为货币,因为铜钱自春秋战国时期起已经广泛使用,并在秦朝统一后,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方孔铜钱作为货币的使用并不普遍,即使朝廷不断增加的运用,也未能...

古代那么多银子,现在为什么消失不见了?考古学家给出答案

在古代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货币。在我们看古装片的时候,那些主角们出门闲逛,买这买那都是用的银子。那么古代有那么多银子,为什么到了现代却很少见了呢?考古学家给出了答案。其实,古代的银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虽然每年银矿的产量很大,但这些数量只是纸面数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系。古代的日常生活中,...

古代那么多银子,现在为什么消失不见了?历史学家给出答案

古代银子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事实上,在古代的物价尺度下,银子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与银子相比,铜钱是更为常见和实用的货币形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就开始广泛使用铜币,当然形状千奇百怪。直到秦朝建立后,才统一了货币,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方孔铜钱。古代人们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