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 红薯烂市,大闸蟹跌至白菜价,猪肉大跌40 ,物价咋了?

2023-11-18 16:50:05 字數 4670 閱讀 5898

不知大家是否有一种感觉,今年农副产品**总体不尽人意,不管是蔬菜还是肉类,**都比以往便宜很多。特别是在菜市场购物,大家才真正感受到物价低上很多。

而如今虽已入冬,可白菜、红薯、萝卜等**烂市,大闸蟹跌至白菜价,猪肉**大跌40%,有人好奇这是咋回事呢?难道**通道来了?

每到深秋至冬季,红薯总是作为一种常见的美食和大家见面,街头的烤红薯遍地都是,吃起来香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只不过,街头的烤红薯**虽然昂贵,一斤7-8元,可农民产地收购价却低的吓人,很多老农抱怨**腰斩,这是咋回事呢?

据了解,今年的红薯地头价普遍降至4-5毛一斤。如山东潍坊的村民表示,当地种植的主要是淀粉薯,10月份刚上市时,一斤可卖7毛。可没过一个星期,**就开始下滑,如今已跌至4-5毛一斤,这一**让老农头疼不已。

不过,山东的红薯**还不算太低,据了解,湖北一带的紫薯**刚上市时产地价7毛一斤,但如今已跌至2毛左右。

而襄阳地区的龙薯9号产地价已跌至2-4毛,开封一带回落至3-5毛,其**之地让老农无言以对。

据了解,去年红薯**十分可观,产地价可达到1-1.5元一斤,就算红薯进入集中上市期,产地价也能卖到6-7毛一斤。而今年,红薯**普遍迎来腰斩,农户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至于红薯**为何走跌,首先是栽种面积加大,近两年红薯**还算可观,亩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这一**让很多人跟风种植红薯,今年种植面积增产15%-20%左右,结果市场供大于求。

其次,今年红薯主产区天气还算可以,水分足,气候佳,保证了红薯的稳步生长,带动其产量走高。有农户表示,今年亩产量高出去年800斤左右,如此增产更是抑制了其**。

因**普遍较差,很多农户不愿意**,将其放在冷库中,等待**好转时**,毕竟红薯可卖至来年3月份,期间***也是有可能的。

每年11月份开始,大白菜就会迎来集中上市,北方地区不少人也会趁机囤上几百斤,以准备入冬食用。

但比起往年,今年大白菜种植户可就开心不起来了,毕竟白菜**自上市起就逐步下滑,不少超市为了**活动,打出了2-3毛/斤的**,吸引了不少客户前来选购。

很多人好奇,超市何德何能卖这么便宜的白菜?难道只是亏本赚吆喝吗?其实,今年白菜**是真的“烂市”了,在主产区白菜堆成了小山,却难以卖出去,部分老农直接将白菜还田当做绿肥。

据了解,目前主产区白菜收购价已降至6-8分钱,这一**让老农们难以接受,他们不知**为何这么低迷。

要知道去年,白菜批发价普遍在5毛左右,但今年却只有2-3毛,**如此低迷,其实也是市场供需失衡的影响。

首先,今年夏季华北地区受洪灾影响,不少农户临时改种易种植的白菜,结果使得白菜种植面积加大,打乱了市场的供需平衡。

而秋季北方天气良好,没有遇到什么灾害,这使得白菜亩产量增产20-30%左右,达到1.3-1.4万斤。

其次,因华北一带补种白菜,栽种时间比白菜正常栽种期偏早,这使得北方和南方白菜迎来了集中上市,使得市场短期内白菜流通量大增,再次加剧了白菜**下滑速度。

最重要的是消费需求不佳,使得市场很难消化这么多的白菜。要知道,在20年前,北方人家家都有囤白菜的需求,生怕冬天购买蔬菜**昂贵。

可如今,随着物流的发达以及温室大棚的普及,北方人在冬季也可享受各种新鲜美味的蔬菜,白菜的市场需求大大降低,结果造成了白菜“烂市”现象。

除了白菜**低迷外,今年萝卜**也不是太好,据了解泌阳县现今有30万亩萝卜卖不动,农民愁得彻夜难眠,不知该如何是好。

种植户王大爷表示,去年萝卜**可观,他今年特意增加了种植面积,而今年风调雨顺,萝卜迎来了增产,本以为“丰产又丰收”,可谁曾想萝卜丰产却没人要。

很多**商对产品挑挑拣拣,个头小的不要,卖相差的不要,就算挑选了品质好的萝卜,**给的也不到位,一斤才1毛多,这样的**让老农十分无奈,只能求救记者,希望能够解决销路问题。

老王表示,如今天气寒冷,萝卜再不收就要烂在地里,可今年**太烂,请民工来干活,恐怕卖的钱连工钱都付不起。

其实,今年的萝卜和白菜一样,**都比较低迷,至于原因也是受产能增加、消费需求不畅的影响。

农民想要从农产品中获利,那就需要搭建销售渠道,根据供需有目的的种植经济作物,还要结合线上平台销售,以更好的销售农产品。

近日,大闸蟹再次上了热搜,但却是以“跌破10元一只”的标题被人所熟悉。当下,正是大闸蟹最为肥美的时刻,可**却直接跌至白菜价,一只10元不到的**就可买回家,这是咋回事?

记者来到了南宁水产市场,进门就看到不少人在**大闸蟹,这些大闸蟹被绳子**好,母蟹用青绳绑住,公蟹用红绳绑住。

摊位旁,店家在牌子上写着3两规格公蟹16元、母蟹18元,**公蟹10元一只。记者走访了解到,最大的一只大闸蟹单价也不足20元,反而每只8-9元的不少。

因**便宜,不少市民早早前去挑选,黄先生称,他们家都爱吃,恨不得每周要来上一些。而今年的大闸蟹**亲民,他更是天天前来挑选。

宁波地区,大闸蟹也迎来了大降价,2.5两公蟹批发价才20元/斤,3两公蟹零售价30元一斤。

合肥一带,大闸蟹也十分普遍,其中小规格的10元2-3只,大规格的30元一斤,其**比去年同期跌了20%以上。至于为何这么便宜,摊主坦言今年螃蟹迎来丰收,产量过剩,**自然是大跌。

南京作为美食之都,今年的大闸蟹也十分实惠。在香河市场里,一摊主表示,3两2公蟹、2两母蟹,一只只卖10元钱,个头大的最贵的也才18元,比去年便宜了5-8元/只。

可见,今年全国多地大闸蟹都已迎来了降价,至于原因,首先就是苏浙皖一带养殖规模年年增加,市场迎来了饱和,**自然是持续下滑。

据了解,从2023年至2023年,我国螃蟹年产量稳定在74-78万吨,今年产量预计达84万吨,比往年高出很多,抑制了**。

除了供大于求外,市场需求低迷也是主因。有销售商坦言,今年螃蟹虽然降价很多,可消费者对大闸蟹的购买欲望明显减少,买螃蟹的人不多。其实,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已进入了消费降级期,不管是大闸蟹还是其他产品,销售需求均明显下滑。

品质参差不齐也是大闸蟹**低迷的原因,大闸蟹虽然好吃,可不少商家为了让大闸蟹身价增加,将捕捞的大闸蟹放入阳澄湖附近湖泊洗澡,再***可消费者买来后发现口感没想象中那么好吃,不愿意再购买。

还有一些养殖区域,为了让大闸蟹个头更大,长速更快,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生长激素等,可这种大闸蟹口感更差,消费者吃了后不满意,自然不愿复购。

近年来,很多人喜欢**上平台购买大闸蟹,可电商平台虚假宣传、缺斤短两等乱象比较多,很多大闸蟹以次充好,也伤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其实,近年来大闸蟹的替代品多了起来,梭子蟹、面包蟹、帝王蟹、青蟹口感均不错,其**也比较实惠,因而大家对大闸蟹消费欲望降低。

近段时间,猪肉的**可谓是明显降低,很多地方猪肉已降至个位数,一斤才不过8-9元,这一**让猪农愁眉苦脸。

从官方数据来看,从2季度以来,猪肉**同比大跌30%,而11月第2周,生猪**为15.18元/kg,比起上个月跌了4.5%,同比**42.1%。全国批发市场猪肉均价为20.49元/kg,比起一个月前下滑8.3%,比起去年同期跌幅为40%。

而猪价、猪肉同步下滑,使得养殖户亏损加大,一头猪要亏上100多元甚至200元。毕竟养殖成本这么高,而生猪收购价降至7元每斤,猪农们不知该如何是好。

其实,猪肉**之所以低迷,主要是产能过剩,三季度末,我国母猪存栏量为4240万头,超出正常值3.4%,仔猪数量增加,生猪产能自然过剩,猪价下滑成为定局。

不过猪农也别着急,近期记者走访了长沙水渡河市场,工作人员表示,市场每天交易4000头白条猪,近期因天气变冷、猪价下滑,交易量**了3-5%,预计随着接下来温度下滑,猪肉需求还会增加,预计12月份每天将交易4800-5000头生猪。

随着需求增加,猪价也会迎来一定幅度的**,届时猪农将迎来“转亏为盈”。

除了猪肉大跌40%,蛋价、牛羊肉**也十分低迷。从10月份商务部的监测数据来看,牛肉批发价同比大跌5.1%,羊肉同比下滑6%,鸡蛋同比大跌9.5%,肉鸡下滑1.2%。

肉类**全面下滑,说到底还是需求减少,百姓们手头不宽裕,只好缩衣节食减少消费开支。

不过每年的第四季度为消费旺季,相信随着气温变冷,消费需求增加,肉价、菜价还会迎来**。

价格大跳水!大闸蟹跌出“白菜价”

大跳水!大闸蟹跌出 白菜价 当下,大闸蟹进入销售旺季,却出现了大跳水。月日,记者实地走访南宁市部分商超 农贸市场了解到,今年前期天气适宜,螃蟹迎来丰产年,市场供大于求,南宁市面大闸蟹物美价廉,同比往年 下降两成以上。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宁市淡村农贸市场水产品区看到,大闸蟹都被摆在摊位的显眼位置,母蟹和...

大闸蟹跌出“白菜价”是啥原因

近年来,大闸蟹的 一直处于 的趋势。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市场需求下降或者 过剩所导致的。然而,事实上,大闸蟹 的 并非完全由这些因素决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闸蟹 跌出 白菜价 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市场需求方面。虽然大闸蟹是一种美味的海鲜,但是它的 相对较高,而且消费季节性较强,主要集中在中秋...

螃蟹大量上市,价格已经跌至白菜价?

近期,入秋后的气温偏高,但早晚温差大。这样的气候正适宜梭子蟹和大闸蟹的生长,它们的肥壮度不断提升。然而,却出现了大幅 有些甚至跌至 白菜价 据央视财经报道 螃蟹销售商表示,今年 便宜是因为产量较多,可以说是最便宜的一年。我们销售的最便宜的公蟹大约是两,母蟹大约是两,每只元,最贵的蟹每只售价为元。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