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涛说 年底了,要不要跳槽?怎么跳?

2023-11-29 05:05:10 字數 5460 閱讀 5683

程海涛 | 作者。

胡胡 | 编辑。

竹人 | 排版。

中年危机”一词,最早出现在2023年《国际心理分析》杂志上,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家elliot jaques提出的概念。

去年很多公司都在裁员,大家都知道的像腾讯、小米、、b站、字节,过去两年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员,只不过有的是经营性缩编、有的是战略性减员……

今年更几乎是从年头裁到年尾,有的还不止裁了一轮,是好几轮,成家常便饭了。

我身边就有好几个朋友被裁了,有好几位是做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的,关键是聊到被裁这件事,大家好象都表现出了对未来工作不抱希望的想法。尤其是那些被裁之后开始找工作屡屡碰壁、屡屡被拒的朋友,觉得自己已经被职场抛弃了,于是就灰心失望了、想躺平了。其实裁员这事年年有,只是去年比较多。

一方面是我们所谓的疫情影响,确实让一些企业日子不好过,人力成本又是公司运营支出的大头,所以裁员成了缩减成本的第一选择。

另一方面也是是受行业市场周期和政策影响,比如像教培行业、地产行业,受到很大冲击和影响,像我们熟悉的恒大地产、新东方。

总的来看这两年生意确实难做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若冷静分析一下,按照中国发展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进程,政策改善、经济改革、产业周期调整这些都是必然趋势,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以前闭着眼数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如果说以前是向市场要效益,之后必然是向创新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人才要效益。

所以我看到很多人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很迷茫,有的人是不知道脚下的路该怎么走,有的人是想法很多但不知道怎么取舍和抉择。不管哪一种状态,其实根本原因就几点:

1、你不了解工作2、你不够了解自己

3、你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

因此,hrise的**号还特别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栏目——职场晚8点,我们会不定期邀请一些职场达人、hr高管,但更多时候是我来跟大家聊聊职场的那点事儿。哪些事儿呢?比如职业生涯、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场领导力等等。之后我们也会把所有的话题分门别类整理成合辑,喜欢的小伙伴随时去**。

正确理解你手里的饭碗很多伙伴在找工作或换工作前,其实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对你过往及当前从事的这份工作怎么看?就是看你所在的这家公司为整个行业、市场创造了什么价值、为用户带来什么贡献。然后再去看你所从事的岗位、技能为这家公司创造了哪些价值。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以往我们谈到个人对公司的价值,比如你是负责招聘的hr,你可能会这样总结,就是我帮公司招了多少人、多长时间到岗、有多少员工工作超过三年、五年……之后,这类工作就不能叫贡献了,只能算基本操作。为什么呢?

因为当前的人力资源选用育留等常规模块工作已经很难支撑业务战略需要,是无法创造经营层面价值的。那些还在把这些事务性工作当成贡献值的hr,也根本无法回应老板和业务部门对于人力资源这个岗位的质疑。所以如果你是在凭手感创造所谓的价值,但又不能推动经营,那你的饭碗就很难保住了。

今年,很多以互联网大厂为代表的企业都对人力资源部动了刀,比如字节跳动整体撤销了人才发展中心。人才发展,你顶着这样的头衔,人才发展节奏跟不上公司整体发展的速度,那不撤掉留着干啥?

像字节这种“大户人家”的动作特别有典型意义,人家给出的是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我的钱多,但也不是风刮来的。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作为hr给这家公司带来的价值。这就是在你重新寻找工作机会前,需要认真去思考的。

假设你发现你的工作并没有让你的老板和业务部门产生依赖,也就是做些发工资、算社保、入转调离增减员这些基础工作,那么即使你换到一家新的公司,你的身价也不会随着新公司水涨船高。接下来我们就聊聊怎么找一份称心的工作。

做你擅长的事,而不是喜欢的事在很多人看来,工作最好是找自己喜欢的,我认识好几位人力资源高管,他们都是从最初“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就觉得是个机会,然后就转型做了hr,或是原本做招聘的,后来改做薪酬绩效。”

我可以给大家讲个例子:微软大中华区员工关系总监lily周,她大学的专业是师范,也就是做老师的。2023年毛遂自荐在一家外企做了hr,那个时候学人力资源相关专业的人非常少,这是一个冷门,就连她的经理都问她:你为什么选择做hr?你知道什么是hr吗?她一个劲摇头。

她虽然不知道什么是hr,更谈不上喜欢,但有一点她非常清楚:自己擅长与不同的人沟通,也愿意帮助别人去解决问题。无论教师还是hr,终归都是赋能他人的职业。

包括后来转型做员工关系,在这之前她没有对这个专业进行过特别深入的研究。当时独立的员工关系管理在中国也不常见,2023年市场上这个专业的人选并不多,她只是觉得自己可以去挑战一下。

所以从不懂到熟悉、从不喜欢到喜欢,她也没想到,这一做就是十几年,如果按照她做hr的完整经历算,快30年了。

你看,她就是选择了擅长的事,但hr这份工作并不是她喜欢的事。

那为什么要选择一份擅长的工作,而不是喜欢的呢?

本质上,我们喜欢做一件事情,是因为这件事可以给我们带来自由和愉悦感,而一旦这种自由和愉悦感消失了,这份工作也就让你产生厌烦了。

试想一下,你喜欢弹钢琴,因为它让你显得优雅、高贵。可当它变成一份用来养家糊口的工作时,你天天都要弹它,并且要不断练习、不断精进,这个时候弹钢琴这件事还会让你开心吗?可能你看见钢琴就要吐。再比如很多人喜欢打游戏,可当它变成一份工作时,也就是你要成为一名职业的电竞选手时,意味着你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全部要用来打游戏,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它还会令你感到自由和愉悦吗?
所以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喜欢并不是最重要的决策因素,擅长才是。做喜欢的事情,会把兴趣的愉悦感变得枯燥无味;做擅长的事情,则可以享受做成一件事情的愉悦感,让你越来越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与其琢磨“我适合什么行业”,

不如想想“**需要我”

很多人在找工作时往往会陷入一个思维定势,就是让自己去匹配行业,以自己的专业和兴趣为中心,以当前最热门的行业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把自己放在这个圆里,去找合适的公司、岗位。想想,你找工作的时候是不是这么干的?其实任何行业、产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现在很火的行业,说不准过几年就进入了衰退期,尤其在中国,行业和产业受政策波动影响很大,所以与其绞尽脑汁地琢磨这个行业很火,但我不知道适合不适合,不如换个角度想想**需要我。

这就是“我用自己的专业或兴趣去匹配这个公司或岗位”和“我要去适应这个公司或岗位,在适应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那么,关于“**需要我“这个问题怎么处理呢?

在做这场直播之前,我特意做了这方面的功课,列了几个点,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一定要了解自己,包括性格、优缺点等等,这样在选择的时候才能扬长避短。前面我们提到的微软lily的故事,她就非常了解自己,她擅长与不同的人沟通,也愿意帮助别人去解决问题。那么和这方面相关的职业,都是她可以选择的。

所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是前提,比如不善与人打交道的人,你可能就不太适合做一名优秀的销售;不喜欢对着电脑的朋友,就没法做程序员或长期需要伏案的工作。

了解自己也是有办法的,比如跟你身边的好朋友开诚布公的聊一聊,问问他们怎么看你。最简单直接的就是做一些性格测试,像mbti性格测试、disc性格测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做一下。

其次,是你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职业规划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个误解,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件事是自己在某个时刻会突然醒悟的,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只有一小部分人,比如在小时候,或大学期间就清楚自己擅长什么、要什么。

因为生活在不断变化,你的想法也在不断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去尝试、失败、做出新的决定,有了这个心理预期,就不要再沮丧于自己还不知道要做什么。

第三,是了解市场、了解行业。职业选择是自己和职业匹配的过程,所以要做出正确的决定,一定要对行业有一定的认识。

大家可以从在网上搜索查阅,或者和自己感兴趣领域的过来人交流开始,然后进一步深入了解学习。

除此之外还要多和人交流沟通。和过来人交流是探索职业发展最高效的方法之一:

第一是他们有经验,很可能经历过你现在的困惑,也尝试过你将要进行的摸索,所以和他们交流可以帮你少走弯路;第二是他们可以针对你的问题帮你出谋划策,比如你对自己是否要去一家公司犹豫不决,你就可以和他们**选择或不选择这家公司的原因,没准现在的他们会给到你10年前他们自己的建议,说不定对你也会有醍醐灌顶的时刻。

先把手弄脏再说

说了这么多、想了这么多,其实都不如真正行动起来。比如如果你想了解金融市场,可以开始创建自己的投资组合;想做薪酬方面的工作,可以开始了解薪酬相关的比如薪资设计、岗位与薪资关系等。而且,这也是一种尝试,能够帮你找到你可能想要什么,排除掉你不想要的选择。

另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跳出舒适区,愿意把手弄脏,这对所有职场人来说都很重要,换句话说,就是豁得出去。2023年,也就是我们刚开始创业那年,我们的前瞻者峰会,其中一场论坛的主题就是“豁出去”。

日本有一位叫伊坂幸太郎的作家说过:人类最大的**是豁出去的决心。对hr来说,需要摆脱既定轨道,勇敢去尝试、开辟属于自己的路径。豁得出去,才会有更多可能。

但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其实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豁得出去,所以在这个命题前不分行业和人。但“豁出去”这句话说易行难,这其中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比如要怎么豁才算豁得出去?因为火候不够,事儿成不了;而一旦用力过猛又会适得其反。所以光有勇气和决心还不够,像前面我们说的,要先思考、规划,找准目标和方向后一击即中。最后祝愿所有正在找工作、换工作的朋友们,都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也祝愿那些还处在迷茫、纠结阶段的朋友们,早些拨开迷雾,找到方向。

斜视不要怕!听听医生怎么说

怎么确定是否斜视呢?斜视自测方法来啦!.光线好的地方,分别遮住眼睛,在五米左右的地方用视力表测试 .若孩子 岁时视力还未达到.,岁时未达到.,可以带孩子作进一步确诊是否患有弱视 .看电视凑很近或者会眯眼看东西,要警惕是否弱视 .眼睛不对称的话,眼白比较多,或者歪头视物,需要注意是否斜视 .用眼罩遮住...

定期存款“5不要”,听听银行人怎么说,很多人不幸中招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投资理财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定期存款作为一种较为稳健的理财方式备受欢迎。然而,在选择定期存款时,有五个 不要 是非常重要的,不仅需要理解,还需要严格遵守。在选择定期存款时,首要问题是存期。太短的存期可能导致收益微薄,而太长的存期则可能使您无法及时应对生活紧急情况...

怎么不听劝呢?都2023年了,到底谁还跑去买燃油车?

汽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明之一,它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和快捷。然而,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交通拥堵 空气污染 能源危机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探索更加环保 节能 高效的汽车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非传统燃料或部分替代传统燃料,并采用先进的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