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后裔尚在,宋高宗赵构为何仍选太祖后裔承继皇位?

2023-11-04 23:20:14 字數 1905 閱讀 1268

北宋靖康二年(2023年),金兵攻入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汴梁城也被洗劫一空,北宋灭亡。同年五月初一日,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登坛祭天,然后在府衙正厅即皇帝位,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重建宋室。

赵构自从接手了父兄留下的烂摊子后,无时无刻不在忧患惊恐之中。建炎三年(2023年),数千金军朝扬州奔来,就在离扬州仅剩一日行程时,宫中太监才急匆匆向赵构禀报此事,而赵构此时正忙着与后妃“造人”,突然听到金兵来袭的消息,顿时如遭雷击,当场全身抽搐,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此后赵构所领导的南宋朝廷继续南逃,而唯一的皇子赵旉也因颠沛流离和惊吓而夭折。

太子乃国之根本,如今皇子早夭,皇帝又失去了生育能力,那么唯有从旁系选一人过继给赵构,以安社稷。绍兴二年(2023年),赵构将宋太祖七世孙赵伯琮收养宫中,作为继承人培养。那么问题来了,赵构为何不从血缘较近的太宗后裔中选择继承人,反而要在太祖一脉中寻找继承人呢?要知道太祖的后人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与皇位无缘了。

有人说是因为靖康之变后宋太宗一脉被金人全部掳走了,无法再找到太宗一脉的后人,所以只能从太祖一脉中寻找继承人。《宋史》中也有记载“诸王孙名,尽取入军中(金军)”。那么靖康之变后除了赵构外,宋太宗真的就绝后了吗?非也。

宋史》中同样也记载了当初宋英宗的亲生父亲濮王赵允让一脉的子孙们成功逃到了江南,继续开枝散叶。此外,宋徽宗的嫡系子孙也并没有被金人一网打尽,还是有一些人躲过了金人的追捕,逃到了江南。那么为何赵构还要舍近求远,放着太宗后裔不选,非要传位给太祖后裔呢?

这可能是源于孟太后的一个梦。孟太后是宋哲宗赵煦的皇后,16岁入宫,20岁封后,两废两立,最后又在宋庭风雨飘摇之际,站至幕前,拥立在外的康王赵构为帝,促成了南宋的建立,可谓是看尽了风雨沉浮。因为孟太后对赵构有再造之恩,因此赵构十分尊敬这位大伯母。南逃途中,孟太后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史书记载赵构得知此梦后就召集群臣商议皇位继承人一事,并最终决定将皇位还给太祖一脉。虽然这个梦的具体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从赵构的做法看,这个梦肯定跟一百多年前的“斧声烛影”有关。

除了孟太后这个梦外,民间也对靖康之变颇有微词,说这是太祖赵匡胤的“报复”。当年正值壮年的太祖皇帝,只是跟弟弟赵光义喝了顿酒就离奇去世,使得本该在太祖一脉传承的皇位莫名其妙到了太宗一脉手里,纵使有“金匮之盟”,还是难以让人信服。更巧的是当时金国的皇帝金太宗完颜晟长相酷似宋太祖赵匡胤,以至于民间流言飞起。

人言可畏,更何况是在这时局动荡之际,本就只剩半边江山的大宋更需要获取民心,那么把皇位传给太祖一脉就成了打破谣言的最好选择。

其实赵构从太祖一脉寻找**人也是藏有私心的,帝王之家哪有亲情可言,不论是太祖后裔还是太宗后裔,一旦掌握权力那极有可能反噬自己。而太祖一脉到南宋初年几乎已经平民化了,不像太宗后裔那样拥有宗族势力。比较下来,与其传位给血缘关系较近却根基颇深、势力庞大的太宗后裔,还不如传位给无权无势的太祖后裔,这样赵构才不容易被架空。

实际上赵构也选对了,他在56岁时就传位给了养子赵伯琮,即宋孝宗,自己当太上皇去了。从孝宗的庙号也可以看出他十分孝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事先问过太上皇赵构的意思,使得赵构依旧牢牢掌握着朝中大权。若坐在皇位上的是太宗后裔,恐怕赵构也没办法舒舒服服地过二十多年退休生活。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登基为帝,按惯例,众臣本应

宋朝时期,宰相吕端在皇帝赵恒即位时的举止引发了许多人的疑惑。他拒绝向赵恒下跪,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合适的行为。但吕端的行为并非不经思考,他是在试图揭开卷帘,看看究竟是谁坐在皇位之上。吕端的举止让人们开始思考他们拜见新君主时应该采取何种行为。是坚持按照传统的做法,向新的君主表达敬意,还是像吕端那样,根据个...

宋太宗赵光义 败家成全大宋,谁料天意竟如此!

自古以来,君主的作为往往左右着一个朝代的命运。有的君主奢华挥霍,有的君主勤俭治国,而北宋的赵光义却用他看似 败家 的举动,让大宋赚得盆满钵满,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公元年,大宋建立之初,国力空虚,社稷危机。然而,赵光义却无动于衷,整日沉湎于奢侈享乐之中。他以天价收购稀世珍宝,挥霍国家财富,而国内却是民不...

宋徽宗后裔之谜揭秘 爱新觉罗是否为赵宋后裔?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备受关注的历史谜团。当提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宋朝和金朝,我们不禁想到了那段动荡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一个关于爱新觉罗是否为赵宋后裔的传言引发了广泛争议。让我们深入 这个谜团,看看历史的真相。历史上的北宋灭亡是一个备受瞩目的事件,而徽 钦二帝及其皇室宗族 王公大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