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二院事件的一点理性思考

2023-11-09 05:02:16 字數 842 閱讀 9977

同门癌症,胰腺癌、滑膜肉瘤。3 个博士 1 个博后患癌,年龄都小于 30 岁,入学年份集中在2013-2018

到底是极小概率事件的出现还是与课题组密切相关,恰好实验室就是研究诱导癌症方向的,耐人寻味,但得调查才能说得清楚。

大多数人的观点是,认为患癌学从事小鼠的药物致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慎导致诱发癌变,而恰好在苏老师的专利里能够看到强致癌诱导剂的使用,这一点就耐人寻味了。

宋院士的态度很明确,都是在造谣。

中山二院态度也很明确,鉴于个体癌症发生的诱因极其复杂,诚挚欢迎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调查。

代表当事人的,目前只有微信群里传的截图与当事人情况相关,正儿八经接受调查还得等。

请第三方机构调查,可是谁查是一个问题,请广东省卫健委查?抱歉,卫健委不查,卫健委只是一个科教部门,因为影响有限,这件事的确不属于社会层面生物安全范畴,健委查没责任查。

中山二院归属中山大学管理,中山大学则由教育部直管,直管机构查理应查。

宋老师是学科带头人、是苏老师的学生;苏老师是科研大牛、杰青。

从诱导类癌症的普遍性上分析,诱导类癌症的病变大多数集中于可能和致癌物接近的系统部位,例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并且,被诱发的癌症想从0到1的发展成为可以被医疗设备检测的恶性肿瘤,往往需要耗费数年。

但是也不排偶然间发现了一款从未见过的致癌诱导剂,诱导能力大大增强,能够短时间内诱导出可以被检测到的肿瘤,暴露诱导剂后导致同门学生感染,也有这种可能。

造谣也好、小概率事件也好,不管如何,谁都先别否认它,作为老师,出了问题先撇清责任,先否认这就不对了,最起码你得说的是,等待调查吧。

目前,据说在没有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苏和宋已经在自行拆除实验室内部装置了。

先否认,消除证据,在无从质疑。

中山二院研究生患癌事件医院回应后仍需理性面对

近期,网络上出现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 中山二院的多名研究生集体患上了罕见癌症。这个消息让人们感到十分痛心和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医院诊疗质量的质疑。据报道,这些研究生在中山二院接受医学培训期间,相继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经过检查后被确诊为患上了某种罕见癌症。面对这一突发事件,中山二院官方也做出了回...

弃考公务员的几点理性思考。附考公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是一篇有点丧的文章。普通人的艰难抉择 之前写了一篇略情绪化的文章,确实会让人觉得幼稚。是的,放弃很容易,重新开始却很难。我前前后后备考年时间,但我下定决心不考公务员了。下面我从理性的角度,写一下我放弃考公的真正考量 一个公考失败者的血泪教训 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年下旬开始备考,国考试水 年,年参加...

中山二院学生患癌事件 导师团队多人患癌,真相何在?

近日,一则关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导师团队中有多名学生患癌的网传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对此,中山二院进行了通报,称近年来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学习 工作过的人员中有名在年先后被确诊癌症。然而,对于这一事件的真实情况和细节,我们仍然有许多疑问。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些学生的健康状况。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