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2023-11-27 00:40:05 字數 1188 閱讀 4153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1895-2023年,出现了一个民族资本设厂的高潮,投资额万元以上的商办企业达50个,投资额1200万元。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即:第一,向皇帝上书。如康有为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他在2023年曾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第二,著书立说。如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员,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守旧派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斥为"奇技淫巧"。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由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富有爱国心、想要有所作为但又无实权的年轻的光绪皇帝也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来救亡图存,并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手中夺取统治大权。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

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采矿业,**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

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以及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最后,惧怕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国开2023秋《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考核攻略

我说这十年的变化 一 国家层面的变革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的祖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稳步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持续的改善。科技领域的进步更是让人惊叹。人工智能的崛起使得机器学会了像人一样思考,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大数据的运用让决策更加科学 准确,资...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我们伟大的祖国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土地广阔,人口众多。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 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二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世纪至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

中国近现代史的分阶段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期,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这段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晚清时期,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后。第一个阶段,晚清时期,是从鸦片战争 年 到清朝灭亡 年 这个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一系列的战争和条约使中国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这包括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