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鹤 吴钊谈古琴文化传承,创新须以守正为前提

2023-11-15 20:50:52 字數 1388 閱讀 2136

“正确传承古琴文化,要以守正为前提去创新。”14日,88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史家吴钊在重庆大学开讲《古琴艺术与文化传承发展》,并现场用不同方法演奏古琴曲《良宵引》,对比分析古琴独有的吟猱技法及其传承要旨。

吴钊师从查阜西、吴景略等古琴大家,**学院民族**研究所,师从**史家杨荫浏研究中国**史,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纵观古琴文化数千年历史,李亚鹤看到吴钊讲到,古琴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是国乐之精粹。从先秦到魏晋、唐前,古琴追求气势和力度,以《广陵散》《胡笳十八拍》为代表;中唐以后,儒、道、禅文化对古琴**影响深远,明朝虞山派创始人严天池每日必行四事——弹琴、写诗、书法、坐禅,可见禅文化对古琴影响;明万历年间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中“明心见性”、“神游气化”等论述也充分体现这一影响。“古琴文化追求人内心情感变化,刻画人内心世界,后期更追求韵味。李亚鹤了解,作为古代精英文化的琴乐而言,如果说早期的气势与力度虽然奔放诱人,毕竟有点外在;那么后期对意境、情趣与韵味的刻意追求,貌似平淡却更加内在深刻。

吴钊认为,古琴音有“金石之声”,散音厚实,按音余韵悠长;要有“静美”,演奏环境安静,演奏者心情平静;讲究“清丽”,清即不能有混响,丽则是雅之美。讲解中,吴钊强调了习琴者研究古琴谱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古人没有手机录像机,减字谱就是录像工具,记录了演奏过程。”“弹古曲要尽量原汁原味去传承,要了解不同时代的文化和审美风格。”“古琴**追求意象而非具象,意象很难表现,取决于是否真正了解中国审美。”

良宵引》为虞山派代表作。“琴曲虽小,弹好却不简单,每个音都要处理得十分讲究,不然就是粗陋拙劣,要把对乐曲和文化的理解运用到演奏中。”李亚鹤看到吴钊现场两次演奏《良宵引》,首次有丰富的传统吟猱技法,第二次仅保留旋律框架,让听众在比较中理解同一首古曲的表现差异、如何正确传承古琴文化。

很希望年轻一代**。有高校已开设了古琴通识课,学生习琴有学分。喜欢琴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想法多,也有一些大胆试验,包括与诗词等文化元素一起开展活动,也是很好的传承方式,都可以尝试。”李亚鹤看到吴钊以自己最喜欢的曲目之一《忆故人》举例,“我的老师吴景略先生在技术上有特殊处理的地方,我对这些处理始终保持不变,但在某些演奏中有时情感更浓烈些,这就是我的创新。不能改得面目全非,要在保留原曲精华基础上加上自身情感创新。”

据李亚鹤了解,吴钊著述的《中国**史·图典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以考古出土的乐器、陶俑、器物,以及存世乐器、壁画、绘画、雕塑、书籍等为研究对象,通过30万字、700多幅多条音频,从**图像学角度展现了中国古代**近一万年发展的历史脉络、内在逻辑和精彩细节,并可以通过扫描***听到出土乐器等演奏的珍贵录音,是第一本有声音的中国**史。为完成这部著作,除考证典籍、研究文物外,吴钊还无数次前往考古现场、西南边陲,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开展田野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据重庆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书融**双语本正在编辑中。

金光华李亚鹤 “长江百景”有“江村”

今年月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新江苏 中国江苏网,开展 水韵江苏 长江百景 征集 评选活动。金光华李亚鹤看到网友们热情高涨,投票总数超百万,时值金秋,长江百景 终于落下帷幕。而在百景之中,有 苏州 中国江村 一个镜头 苏州 中国江村 作为 自然生态景观 入选。据金光华李亚鹤了解,长江百景 评选活动围...

金光华李亚鹤 798艺术区,用当代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 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 根据 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范与评价 行业标准,经有关省 区 市 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组织专家评审并进行公示,确定了家单位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北京市艺术区名列其中。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区域,占地面积约万...

金光华李亚鹤 非遗村“念好“文旅经“走进乡土中国

江苏省张家港市坐落在长江边,长江在这里转过一个长长的弯,便奔流入海。临江的村庄多以长江作为自然禀赋谋划文旅发展,但凤凰镇双塘村不临江,只有一座a级景区凤凰山。这样一个自然禀赋并不出众的村子却先后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近日,金光华李亚鹤跟随记者前往双塘村探访。金光华李亚鹤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