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家说 儿童发热咳嗽总不好?找对原因是关键(下)

2023-11-17 11:25:25 字數 2023 閱讀 4104

本篇内容。孩子发热、咳嗽家长如何家庭护理?

如何科学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上一篇跟大家详细讲解了儿童发热咳嗽的原因,今天跟大家讲讲家长要如何科学护理,以及如何科学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孩子发热、咳嗽家长如何家庭护理?

1. 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

如发热的温度、咳嗽的性质、频率,痰液的颜色和量等,以及孩子的精神和食欲状况。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还可以,尤其是当体温降下来之后,和平时状态一样好,照吃、照玩,这时候就不必着急去医院,可以在家进行对症处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

2.物理降温。

对于发热症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措施,如用温水擦拭身体、使用冰袋等。物理降温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缓解症状。同时,可以给小孩多喝水,及时补充身体水分,帮助小孩尽快退烧。

3.药物**。

孩子腋窝体温≥38.5℃以上和(或)出现明显不舒服的时候,才吃退烧药。常见的退烧药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这2种药分别有混悬液、滴剂、栓剂、颗粒等不同的剂型,药物浓度、含量不一样,一定要注意剂量的使用。

对于咳嗽症状,可以根据医生建议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咳嗽症状,减轻孩子的痛苦。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4.生活调理。

补充水分和营养:**过程中,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可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健康。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油腻等食物。

保证休息:让孩子多休息,补充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刺激和噪音,帮助孩子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5.注意保暖:

在保暖的前提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冷风直接吹向孩子。

6.心理支持:

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多安抚情绪,让他们感到安心和信任。同时,可以给孩子听一些轻松愉快的**或读一些故事书,以缓解孩子的情绪。

7.避免交叉传染:

对于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孩子需要适当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也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总之,引起儿童发热咳嗽的原因有很多种,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和营养等措施也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健康。同时,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

如何科学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为了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

2.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的时候。

3.增强孩子个人免疫力,多参加户外活动,适当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均衡。

4. 避免接触患病者或疑似患病者,如与患者接触时要戴口罩、勤洗手等。此外,避免用手指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等部位,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风险。

5. 健康宣教:学校可以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向学生宣传秋冬季节的常见病预防知识,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6.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检查。如孩子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在就医过程中,孩子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和建议。

7.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建议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8. 幼儿园、学校里出现发热、咳嗽症状或者明确诊断传染病的孩子,注意居家隔离观察,不要到公共场所,也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待症状缓解,无传染性再返园、返校,避免造成疾病传播。

*:感染科。

作者:张捷 副主任医师。

荐稿:王爽。

*:北京世纪坛医院版权。

微科普 儿童支原体肺炎高发,听儿科专家解读防治要点

近期全国各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其中儿童感染者不在少数让家长们多了些焦虑那么孩子出现哪些情况要及时就医如何做好居家护理又该如何 今天,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专家就支原体肺炎常见疑问整理了一份科普小贴士帮您正确认识支原体肺炎远离疾病困扰 一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

专家谈儿童精神科爆满现象

专家谈儿童精神科爆满现象 开学一个月,各方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又升温!近几天,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的话题上了热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精神病学组副组长何凡认为,开学带来的压力是诱因之一,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何...

儿童支原体肺炎高发 科普博主和网络建议不可轻信

原标题 支原体肺炎高发,科普博主 和网络建议都不可轻信。近期,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增多,有些还叠加了流感 肺炎链球菌感染等。同时,网上出现各种各样所谓的 科普博主 指导大家如何用药。但事实上,这些博主 科普 的内容往往不专业,有些还有带货嫌疑。网上的用药建议,市民应谨慎看待,如出现相应症状,请第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