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独立战争中的美国外交政策

2023-11-03 23:41:16 字數 6740 閱讀 9597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战争。尽管美英力量差距悬殊,但美国仍然打败了欧洲乃至世界当时头号强国的英国,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殖民统治取得独立。独立战争成功背后固然有着诸多复杂的形成原因,但这与战时美国所不断坚持的外交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早期的外交基本奉行的还是以“不结盟”、“中立”、“不介入”为主要内容的孤立主义政策。孤立主义思想即便是在独立战争爆发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仍对美国早期领导人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简要分析美国早期孤立主义的形成原因。

首先,北美的大多数居民来都是来自英国的移民,他们移民的原因很简单,在经受了原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和残酷的宗教**后,迫不得己背井离乡。他们既不愿意回到家乡,也担心残酷的**漂洋过海追赶至美洲大陆。因此,他们的内心是希望摆脱过去的压迫,开始新生活。即便不是偏安一隅,也不愿意再染指过去的生活。从这个角度看,美国民众早期可能在心理上是渴望孤立的。

其次,英国的殖民统治也有相关的影响。本杰明·富兰克林在2023年谈到英国时,还把英国比喻成“一个聪明而善良的母亲”,把大英帝国看做是一个大家庭,并且表示削弱这个大家庭的任何一部分都会削弱整个大家庭的实力。

2023年以前北美殖民地受到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的威胁,而一直受到英国的保护。再者,南方殖民地的种植园主向英国**烟草,又从英国购进奢侈品,存在着密切的**往来。自从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弥補连年战争的财政赤字,加重了对北美殖民地的剥削,也才有了莱克星顿的枪声和后来的独立宣言。

在地理位置上,美洲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美国本来就处于欧洲三大洲之外,这种自然地理因素在交通和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也会为孤立主义的产生提供一种客观基础。

战争的进程不是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美国试图通过孤立主义政策,依靠自身战胜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被事实证明是几乎无法实现的。战争爆发后,英军迅速占据了北美战场的优势地位。

北美人民开始试图寻找外援,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宣布独立。如果不宣称独立,不但无法得到国际上的支持,而且这场战争会被看做是一场关于英国与其殖民地的内战、叛乱甚至是暴动,最终只能孤立无援。相反,如果宣布独立,那么这就会变成一场国家间战争,是为了摆脱英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这样才可能得到国际上的支持,而且甚至能够与其他欧洲国家进行**。

法国作为北美争取外援的目标而首先被选择。英、法都是欧洲大陆的强国,也始终是彼此防范的目标。“七年战争”使法国损失了相当大的殖民势力范围,使得法国有理由与北美一同对抗英国。

由于北美战争初期的败绩,法国并不看好北美军队,但又不肯放过借这场战争消耗英国的机会,于是给予了美国大量的贷款和价值600万英镑以上的**。法国的援助对未来的外交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外交上第二个争取的目标是西班牙。可以说西班牙是英国另一个防范的目标。自2023年英西海战,西班牙就沦为了二流的欧洲国家,英国占据了一大片原属西班牙的属地。因此,在对抗英国方面,西班牙和法国一样不肯轻易放过削弱和打击英国的机会。在经历了不断的谈判后,西班牙承诺给予秘密的军火援助。

综上所述,以法、西为例,欧洲大陆不少国家与英国的矛盾,为美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提供了可争取的有利的客观条件。但欧洲各国对英美的态度,都是以本国的利益为前提的。通过北美早期领导人及所派出的外交代表的积极灵活的外交手段,终于使美国争取了外援,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处境。

2023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同时也开始了美国外交的新阶段。2023年10月美国在萨拉托加战胜英国的精锐部队,这场战役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也是外交活动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使法国决定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并与美国结成同盟。2023年2月6日,美国和法国签订了《美法同盟条约》和《美法友好及商业条约》,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外交条约,也是第一个国际同盟。

根据条约,法国承诺在战争期间不与英国和谈,除非美国也参与;法国承认美国的独立和领土范围;双方同意在战争期间互相提供军事援助;双方同意在战争结束后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并开放**往来。

美法同盟条约》的签订对美国独立战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它使美国获得了一个强大的盟友,增强了美国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地位。法国不仅向美国提供了大量的财政、物资和人员援助,还派出了海军和陆军参与战斗,给英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其次,它使英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不得不分散兵力应对欧洲战场和北美战场。英国不仅要面对法国的挑战,还要防范其他欧洲列强的干涉。

最后,它为美国赢得了其他外交支持,打开了欧洲市场。在法国的影响下,西班牙、荷兰等国也相继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向美国提供了援助。同时,美国也开始与其他欧洲国家进行**往来,拓展了经济发展的空间。

可以说,《美法同盟条约》是美国独立战争中最重要的外交成果之一,它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10月19日,在约克镇发生了独立战争中最后一场重要的战役。在法军和民兵的协助下,华盛顿率领的大陆军击败了康沃利斯将军率领的英军,并迫使其投降。这场战役标志着独立战争实际上已经结束,但是正式结束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而艰难的外交谈判。

2023年4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承认美利坚合众国为“自由和独立”的政治实体,并授权**与之进行和平谈判。2023年6月至2023年9月,在巴黎进行了一系列秘密谈判,参与者包括英、美、法、西、荷等五个主要交战方。谈判过程**现了各种分歧和纠纷,各方都试图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关于美国领土范围的划分。根据《美法同盟条约》,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与英国达成和平协议,并且必须保证另一方的领土完整。然而,在谈判过程中,美国代表团却与英国单独进行了秘密接触,并达成了一项初步协议,即美国的西部边界为密西西比河,南部边界为佛罗里达北部,北部边界为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

这一协议远远超出了法国的预期,法国希望美国的西部边界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便保留法国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影响力。法国还希望美国能够与西班牙和解,并承认西班牙对佛罗里达的主权。此外,法国还希望美国能够对加拿大和新斯科舍的英属殖民地表示同情,并支持它们的独立运动。

美国代表团的行为引起了法国的不满和不信任,法国认为美国背叛了同盟关系,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法国在战争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然而,美国代表团认为自己是在维护美国的最高利益,而且不愿意受制于法国的意志。他们认为法国是出于自身的战略目的而支持美国独立,并不是真正关心美国的利益。他们还担心法国会与英国勾结,以牺牲美国的利益换取欧洲战场上的优势。

最终,在各方的妥协和让步下,2023年9月3日,《巴黎和约》正式签署。根据和约,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为“自由、独立和主权”的政治实体,并放弃了对其所有领土和主权的一切要求;英国同意将美国的西部边界定为密西西比河,南部边界定为佛罗里达北部,北部边界定为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

英国同意将佛罗里达归还给西班牙,并承认荷兰为中立国;英、法、西三方同意在北美恢复战前的领土划分;双方同意在战争结束后释放所有战俘,并归还所有财产;双方同意在战争结束后恢复**往来,并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

巴黎和约》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最终结果,它使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新兴大国,并确立了其在北美大陆上的领导地位。然而,《巴黎和约》也暴露了美国外交上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如何处理与欧洲列强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与原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如何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等。这些问题将成为美国外交政策中长期存在并不断变化的主题。

巴黎和约》签署后,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获得了独立和主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能够顺利地融入世界政治体系。事实上,在独立战争后的几十年里,美国外交政策基本上沿袭了孤立主义的传统,即避免与欧洲列强的纷争和联盟,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和扩张。这种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是美国早期领导人的共识和遗志。华盛顿在他的告别演说中,明确地警告美国人民要“远离永久的联盟”,要“与所有国家保持和平、商业和友谊”,要“对欧洲事务保持中立和不干涉”。

杰斐逊在他的就职演说中,也强调了“与所有国家和平相处,与所有国家公正**,与所有国家诚实友好”的原则。这些早期领导人认为,美国是一个年轻而弱小的国家,需要避免卷入欧洲列强之间的战争和阴谋,以免损害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他们也认为,美国是一个独特而优越的国家,需要保持自身的独立和自由,以免受制于他国的意志和影响。他们还认为,美国是一个富饶而广阔的国家,需要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和扩张,以免错失历史的机遇。

其次,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是美国内部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反映。在独立战争后,美国面临着一系列内部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建立一个稳定而有效的联邦**,如何平衡各州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如何处理奴隶制度和种族问题,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美国人民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来解决,并且往往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和分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民更倾向于关注自己的内部事务,而不愿意涉足外部事务。同时,在美国社会中也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反对战争、反对干涉、反对联盟、反对贵族、反对**、反对欧化等等思想情绪。这些思想情绪也影响了美国人民对外交政策的态度和选择。

最后,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是美国地理位置和地缘战略的结果。美国位于北美大陆上,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接墨西哥湾,北靠加拿大。这种地理位置使得美国相对于欧洲列强而言有着一定的安全优势和距离优势。

在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时代,欧洲列强很难对美国构成直接而有效的威胁,并且也很难及时而准确地了解美国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与欧洲列强保持距离或接触。

同时,这种地理位置也使得美国有着广阔而富饶的领土资源和市场空间。在独立战争后,美国开始了一系列的领土扩张和开发,例如路易斯安那购地、佛罗里达割让、德克萨斯并入、墨西哥割让、俄勒冈协议、加利福尼亚淘金热等等。这些领土扩张和开发使得美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并且也使得美国的外交重心转向了西部和南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自身的发展和扩张,而不需要过多地依赖或参与欧洲的事务。

综上所述,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是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一种主要的外交取向,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基础,也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影响。它使得美国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立和自由,避免了与欧洲列强的冲突和纠缠,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和扩张,成为了一个强大而富裕的国家。

然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它使得美国缺乏对世界事务的了解和参与,失去了与其他国家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也忽视了自身在世界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世界的发展,孤立主义外交政策逐渐失去了其适应性和有效性,并且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受到了挑战和冲击。

例如,在2023年战争中,美国不得不再次与英国开战,以维护自身的海上权利和领土主权;在2023年门罗主义中,美国不得不对欧洲列强进行警告和抵制,以保护自身在西半球的利益和影响力。

在2023年西班牙-美国战争中,美国不得不介入古巴独立运动,并且获得了一些海外殖民地;在202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不得不加入协约国阵营,并且参与了战后的和平会议;在202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不得不对日本实施制裁,并且遭到了偷袭;在2023年联合国成立中,美国不得不担任常任理事国,并且参与了多项国际组织和协议。

在2023年冷战开始中,美国不得不制定马歇尔计划,并且建立了北约等多个军事同盟;在2023年朝鲜战争中,美国不得不出兵支援韩国,并且承担了联合**队的指挥权;在2023年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不得不与苏联进行紧张对峙,并且达成了妥协协议;在2023年越南战争中,美国不得不撤出南越,并且承认了北越的胜利;在2023年伊朗革命中,美国不得不面对伊朗人质危机,并且遭到了伊斯兰教徒的反对。

在2023年苏联解体中,美国不得不接受苏联的崩溃,并且支持俄罗斯的改革;在2023年9·11恐怖袭击中,美国不得不发动反恐战争,并且介入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局势;在2023年金融危机中,美国不得不面对经济衰退,并且与其他国家进行协调和合作;在2023年阿拉伯之春中,美国不得不应对中东地区的动荡,并且支持民主运动。

在2023年乌克兰危机中,美国不得不对抗俄罗斯的干涉,并且制裁俄罗斯;在2023年新冠疫情中,美国不得不应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并且与世界卫生组织发生冲突;在2023年美国**中,美国不得不面对内部的**和动荡,并且遭到外部的干预和质疑。

这些事件都表明,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复杂和多变,美国必须与其他国家进行更多的沟通和合作,以应对共同的挑战和威胁。同时,这些事件也表明,美国在世界上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责任,美国必须承认自身的优势和弱点,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价值。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外交政策是一种以孤立主义为基础,以争取独立为目标,以保持自由为原则,以发展扩张为动力的外交政策。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基础,也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影响。

它使得美国能够打败英国,获得独立和主权,并成为一个强大而富裕的国家。然而,它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它使得美国缺乏对世界事务的了解和参与,并且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受到了挑战和冲击。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世界的发展,孤立主义外交政策逐渐失去了其适应性和有效性,并且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

拜登言论引发争议,美国外交政策再受质疑

美国 拜登的最新言论在国际舞台上引发了广泛争议。在巴以冲突和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之际,拜登宣称向以色列和乌克兰提供支持是一项 明智的投资 这一表态立即引来了俄罗斯 发言人扎哈罗娃的回应,她在社交 上反击,并引用了电影 教父 中的著名台词,强调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本质。这一争议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涉及...

中国面临的巨大决策 战争还是外交?

目前,中美关系恶化无疑是一个事实,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在各个方面都试图遏制和孤立中国,从南海到台海,中美之间都存在着擦枪走火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美之间必然会有一场战争,但问题是这场战争将在 爆发。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战争是一件后果严重的事情,即使我们能够获得胜利,也必定会对我们带来巨...

推行中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印度,难成领导者,对中国友好难保

你的关注就是我的动力,你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关注我,你可以看到我最新的文章。领略国际风云变化。印度一直以来推行中立主义外交政策,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一级国家,可以批评任何国家,又不需要与任何国家敌对。这种外交政策使得印度在全球事务中能够站在道义制高点上发出呐喊,提出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案。然而,由...